【南方都市报】声波驱蚊理论上有效 实战不靠谱

时间:2014-05-30

点击:

安装使用手机驱蚊软件毫无作用,只会浪费电量


 随着这波持续降雨的结束,广州的天气已逐渐入夏。可以预见,到时又将有一大波恼人的蚊子袭来。根据蚊子的习性,26℃左右正是最适宜它们繁殖的温度,六月的广州即将迎来第一波“蚊子潮”。这时,网络上又开始盛传许多真真假假的“防蚊秘籍”,有喝啤酒驱蚊啦、吃维生素B 1驱蚊啦、甚至包括吃大蒜驱蚊的怪招。这些“秘籍”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致力于蚊虫防控研究多年的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副院长陈晓光教授为你揭晓真相。

    秘籍1

    口服维生素B1能驱蚊

    真相口服驱蚊类药并无数据支持有效

    陈晓光表示,他尚未发现大蒜和维生素B 1能有效驱蚊的实验证据,他说:“可能大家觉得大蒜的味道不好闻,我们人不喜欢,估计蚊子也不会喜欢。但其实人和蚊子毕竟不同,至少我暂时还没发现大蒜对蚊子有什么特别的趋避作用。”

    出自科学松鼠会的《维生素B 1驱蚊不靠谱》科普文章中,曾引用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 D A )对市面出售的非处方类(O T C )驱蚊剂的说明,里面提到,口服维生素B 1是市面上一种驱蚊类O T C药品。目前,尚无充分数据表明这种做法是有效的。那些在药品标识上表明是口服驱蚊类O T C药品的,是虚假的、误导的,并无科学数据支持的……总之,任何宣称含有驱蚊成分的口服O T C药品,并不能确保安全有效。

    同时,鉴于维生素B 1在水中难以保持稳定,在热水中分子结构的分解还将加快,因此用“维生素B 1泡澡可驱蚊”的说法同样不靠谱。

    秘籍2

    茉莉花、米兰、玫瑰、夜来香能驱蚊

    真相 除虫菊、烟草、薄荷等有一定功效

    “这是有根据的,”陈晓光说,“我们曾经对《本草纲目》里列举的部分植物做过实验,发现确实有部分植物有驱蚊功效,它们发出的气味确实令蚊虫很不喜欢,比如七里香,蚊子闻到它的气味就会主动回避。”

    长期使用化学药剂防制蚊虫,蚊虫会产生抗性,于是人类开始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灭蚊剂。植物源灭蚊剂具有对天敌及人畜毒性低、易降解、环境中无残留、作用方式独特、蚊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也正是人们偶然发现了除虫菊具有杀虫功能,才有了近代商品化植物性杀虫剂。

    据统计,己研究过的具有驱蚊、灭蚊活性的植物总数应在500种以上。我国农业学者田永清、徐汉虹曾对84种植物的驱虫功能进行过研究,其中除虫菊、艾、烟草、蒜、胡椒、樟、薄荷、薰衣草、柠檬、野菊等等植物都具有一定的驱蚊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植物种类在盆栽状态下就能释放出挥发性气体,对蚊虫具有明显的驱避作用,但有些植物必须经过复杂的化学程序,制成相应的化合物,才具有明显的驱蚊作用。不过,这些“天然”产品的防蚊效果,比起现阶段主流的驱蚊产品,比如D E E T (又称避蚊胺)、伊默宁(又称IR 3535,驱蚊脂)等,效果其实并不理想。根据2002年《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成果,包含香茅油、薄荷油、天竺葵等天然植物提取物的七款产品,对抗埃及伊蚊的保护时间都小于20分钟。

    秘籍3

    橘红色光线能驱蚊

    真相 暂时还没有确切科学证据

    对此,陈晓光说:“我们发现,蚊虫确实对不同颜色的光线有一定的敏感度。比如一些野栖性的蚊子,就有趋光性,所以我们会在早晚时的窗纱上发现它们。至于白纹伊蚊,则喜欢黑色,所以夏天少穿深色衣服对趋避白纹伊蚊也是有帮助的。”但到底橘红色光线能不能驱蚊,暂时还没有确切的科学证据。

    秘籍4

    声波软件可以驱蚊

    真相实验证明没有功效

    从原理来来说,声波驱蚊确实有一定的科学根据,陈晓光说,“雄蚊是通过翅膀震动的频率来吸引雌蚊,雌蚊也要通过雄蚊翅膀的震动频率来识别雄蚊,但是一旦雌蚊完成交配,它就会主动回避雄蚊翅膀发出的声波。所以,只要在这时我们去模拟雄蚊的声波频率,雌蚊就会远远逃开。”理论虽如此,但早有各路理论分析乃至记者亲身体验证明,其功效是相当不靠谱。

    陈晓光解释:“我们也做过这样的实验,使用在北美效果很好的驱蚊器在广州做实验,确实没什么效果。据我推测,应该是蚊虫的种类不同,发出的声波频率也不同,显然一种驱蚊器无法趋避所有种类的蚊虫。”

    曾有科学家做过一系列试验,评价了11种超声波驱蚊器在不同距离对埃及伊蚊、尖音库蚊、四斑按蚊、白纹伊蚊和趋血蚊等雌蚊的驱避效果。结果发现在野外和实验室条件下,测试产品没有一种能成功阻止这些蚊虫的叮咬。

    现在有的手机软件号称可以驱蚊,安装这些软件后,手机可以发出“嗡嗡”声以达到乱真的目的。但使用这种软件只有一个效果:浪费手机电量及流量。

 

新闻链接:http://epaper.oeeee.com/G/html/2014-05/15/content_2072210.htm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