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xcb@smu.edu.cn

联系电话:020-61648099

外宣

您现在的位置:

【南方都市报】纳入医保后广东首例!重度心衰患者植入“人工心脏”获新生

时间:2024-01-08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张淼   点击:
新闻摘要:近日,一位五旬大叔重度心衰,亟待救治。珠江医院心血管外科王晓武主任团队成功为他植入“人工心脏”,即Corheart®6左心室辅助装置,使其重获“心”生。据了解,这是该“人工心脏”在广东省医保准入后首例开展,将极大降低患者治疗费用。五旬大叔重度心功能衰竭57岁梁叔已有多年心衰病史,1月前活动后胸闷气促,伴心悸,双下肢水肿,症状反复且有加重,严重时不能平稳休息。当地医院诊治无法缓解。梁叔到珠江医院心血管外科进一...

近日,一位五旬大叔重度心衰,亟待救治。珠江医院心血管外科王晓武主任团队成功为他植入“人工心脏”,即Corheart®6左心室辅助装置,使其重获“心”生。据了解,这是该“人工心脏”在广东省医保准入后首例开展,将极大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五旬大叔重度心功能衰竭

57岁梁叔已有多年心衰病史,1月前活动后胸闷气促,伴心悸,双下肢水肿,症状反复且有加重,严重时不能平稳休息。当地医院诊治无法缓解。

梁叔到珠江医院心血管外科进一步治疗。经心脏超声、核磁共振及心肌静息灌注显像等检查,显示心力衰竭(NYHA分级 IV级)、二尖瓣关闭不全(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重度)、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瓣反流(少量)。

梁叔心功能达到IV级(最高危重级别),已处于心衰终末期。解决办法只有两个,一是做心脏移植,二是左心辅助装置植入,即“人工心脏”植入。但心脏移植供体奇缺,且植入后需长期服用大量的抗排异和激素类药物。选择心脏移植,患者很可能在等待供体的时间里不幸去世。

成功植入“人工心脏” 重获“心”生

面对如此危重的病情,王晓武主任组织院内外多学科专家会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深入讨论,决定为患者做“人工心脏”植入。

“人工心脏”模拟心脏运行功能,由血泵、驱动装置、监控系统、能源四部分构成。与心脏移植不同,“人工心脏”植入不需要摘除患者原先的心脏,实际上是在心脏旁边加了一个“机器泵”,代替心脏的泵血功能,从而维持人体的血液循环。

专家们一致认为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案,一方面可以避免心脏移植后长期的药物服用,另一方面,如果将来他的心功能恢复还可以撤除装置,不需要再进行心脏移植。

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术前医护团队充分评估术前危险因素、术中风险及术后的康复管理,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做好预案。

12月28日,手术如期进行。在麻醉、超声、体外循环及护理团队的配合协助下,王晓武主任团队联合院外专家吴敏教授成功将Corheart®6磁悬浮左心辅助装置植入患者体内。随着“人工心脏”启动运行,体外循环机顺利停机撤除,梁伯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正常、平稳,手术成功。

12月31日上午,梁伯成功拔除气管插管,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目前梁伯已从ICU转入普通病房,不久后将出院。

纳入医保后, “人工心脏”费用报销了一半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至严重阶段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6400多万心衰患者。而过去15年我国心衰患者总体发生率增加了44%,目前有1000余万患者,其中终末期心衰患者约100万。

王晓武主任说,规范化的抗心衰药物治疗对终末期心衰效果不佳,一年死亡率23%,再住院率高达47%。心脏移植供体有限,全国每年接受心脏移植术的患者仅为600余例。“人工心脏”植入无疑给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据了解,此次手术植入的“Corheart® 6”,是目前全球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植入式全磁悬浮人工心脏。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Corheart® 6已纳入广东省医保准入,也大大减轻患者负担。据了解,这款“人工心脏”价格数十万元,纳入医保后可以报销一半费用。

最新文章

南医人

更多>>

【南医人】珠江医院王沂峰:不懈创新,守护生育梦想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妇产医学中心主任王沂峰教授致力于宫颈癌治疗领域,创新改良术式,提高治愈率并保留患者生育能力,为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勇于创新 进行宫颈癌术式改良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年轻化趋势,35岁以下的妇女发病率明显上升,约占年新发病例的1/3。面对宫颈癌的年轻化趋势,王沂峰教授深知,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来说,治疗不仅是治愈,更是希望的延续。于是,他们借鉴国外创新术式并进行术式...

【更多】

经验谈:与科研的缘分一“触”即发

他硕士时才初次接触科研,与科研的缘分一“触”即发,目前已发表30篇学术论文,首次提出了抗氧化领域三个重要的规律,参与申请发明专利4件,指导企业申请发明专利5件。他是胡义,中医药学院2021级中药学专业博士,被评为中医药学院2023年“科研之星”。转眼间,三年的博士生涯来到了最后一年,在中医药学院度过的三年,我的生活很简单——做实验和写文章。初次相遇,是美好的启航初入科研领域,我满怀好奇和热情,渴望揭开它的...

【更多】

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