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放假
今年暑期,我校莘莘学子们积极投身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广泛开展健康宣讲、支教扶贫、临床见习、专题调研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这炎炎的夏日里,同学们通过各个不同的实践经历,收获了经验,锻炼了能力,提高了自身修养,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在这个假期里,他们的青春不放假。
临床见习:医相传 德相续
7月18日,来自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5名同学,在顺德区大良医院的内科、功能科、放射科、检验科开始了为期六天的见习。本次活动主题为“医相传,德相续”,活动由第一临床医学院团总支社会实践部主办。
所谓见习,是在医院中真真正正地成为半个医生,身着白大褂,与医生一起查房、接待病人,为病人检查、诊断和治疗,是让医学生提前感受、了解和熟悉医院诊疗流程和医生的工作和生活。
内科
在见习过程中,同学们每天早上8点钟准时进入科室办公室,与医生和护士一起参加夜班交接会议,然后跟随管床医生一起查房,监测病人的病情状况,并听医生解释病人的病情与治疗原则。内科查房结束后,同学们回到办公室帮助医生整理病例。内科医生的一天都在接诊病人和整理病例中度过,期间还要处理各种突发情况,从早一直忙到晚,即使到了下班的那一刻,如果病人有突发情况,医生都要及时地进行治疗与处理。
放射科、功能科、检验科
放射科、功能科和检验科属于辅助科室,同学们需要处理门诊部与住院部累积的大量转诊检查的病人。B超室的李秋平医生向同学解释到:“作为辅助科室,特别是像B超和检验抽血这种对病人检查前的饮食有要求的科室,在检查的过程中要做到又准又快,因为病人在检查前不能进食或者是憋尿,医生应该在保证检查质量的基础上,缩短检查时间,让病人早些结束检查,减轻病人的痛苦。病人就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才入院检查治疗的,所以作为医生,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解除他们的病痛。”由于辅助科室的病人流动性大,一天下来一个医生接诊和检查的病人达上百个之多,很多时候医生忙着为病人做检查,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没有时间喝水、上厕所。长年下来,很多B超医生因为需要侧身为病人检查,导致自己患有比较严重的颈椎腰椎病。
这六天
六天的见习见到过紧急的抢救,走路带风的医生和护士,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医院里生与死的距离;也见到过每天重复干同一件事的辅助科室医生,面对每天近百名的患者,指导他们配合工作并不停询问“能否做到”“有不舒服吗”,真实体会到了医生工作的忙碌和艰辛。经过六天的学习和训练,医院见习活动成果显著,同学们基本掌握了医院相关科室的工作流程和相关检查的操作,了解和熟悉了医生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更重要的是,作为医学生的我们,提高了我们对于学习医学知识的积极性,明白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
(文/张逸豪 李雪蘅 林华媚 吴泽琪 谢浈)
农村支教:共住同一片蓝天
2016年暑假的广东比往年更为躁热,但南方医科大学蓝天支教队的同学们并没有因此懈怠,而是整装待发。7月20日,蓝天支教队第一分队一行8人顺利抵达了韶关市翁源县桂竹小学,展开为期10天的志愿支教活动。
桂竹小学位于群山环绕的桂竹村,是村中唯一的小学,学校配套设施简陋,几张破旧的桌椅和一块小黑板便构成了村中孩子们求知的天堂。支教队的志愿者们虽初来乍到,但并没有表现出不适应,而是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他们先是了解了学校的作息时间,学校教学的具体进度,孩子们上学的交通及家庭大概情况。
21日开始正式上课,由于七八月的乡村正值农忙时节,而村中的大人们多半出去打工,因此稍微大一点的孩子都要帮助年迈的爷爷奶奶分担家里的一些农活,导致上课的学生比平常少很多。为了确保上课的气氛以及教学的效率,志愿者们将一二年级的同学们分为小班,三四年级的同学分为中班,四五年级的同学分为大班,既保证了上课的人数又调动了课堂的气氛。
志愿者们精心地为孩子们准备了语文、数学、英语、心理、健康、百科、美术、手工、音乐、书法、体育等丰富多彩的课程。由于支教队的人数有限,因此每个人平均要负责三个以上的科目,但志愿者们依旧尽力为同学们上好每一堂课,课间还会带着孩子们一块儿游戏,每天从上午八点半到傍晚五点,他们不惧辛苦,只为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放学后,由于山中交通不便,志愿者们会送年龄小一点的孩子回家,此外,他们还根据先前了解到的情况到部分家庭状况较特殊的孩子家中去家访,并送上微不足道的一份关心和帮助。这些都使志愿者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村中的长辈们对他们也赞赏有加。
由于台风的影响,这场志愿者支教活动不得不在8月2日提前结束。离开前夕,志愿者们把带来的80多本课外书以及一些学习用具一一发放给孩子们,村委会对这些志愿者们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孩子们也不舍地与这些共同度过了难忘时光的哥哥姐姐们做了道别。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表示本次的支教活动为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和经历,以后会一直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服务活动。
(文/王洁仪)
蓝天支教队的队员们给韶关市翁源县桂竹小学的学生上课。
健康宣讲:行责任之船 扬梦想之帆
7月23日,南方医科大学暑期“三下乡”硕博医疗队如期抵达广东省乐昌市,开始为期一周的义务志愿服务工作,本次活动的第一站--乐昌市第五中学,便是队员们工作生活的地方。
24日一大早,队员们兵分两路,一组队员在乐昌市团委副书记吴曙光的带领下前往市区,为开展卫生调研及宣讲寻找合适场地,协商人员安排,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另一组队员则与校团委吴俭老师前往天井岗村进行实地考察工作,与村委会进行沟通协商。且由于正值农忙之际,队员们需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使更多人受益于本次活动。
次日的下乡义诊活动,第一项内容为健康教育宣讲,队员们精心准备了丰富的宣讲内容,包括健康保健、疾病预防、卫生环保等,旨在将新知识、新理念带给当地村民,帮助他们建立与提高预防疾病、及时就医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他们健康生活、科学生活;活动的第二项是为村民进行问诊与体检。队员们积极为村民检查身体,答疑解惑。由于参加义诊的多数为年老体弱的老人,为避免老人们路途劳累,下午特分出一队成员前往长塘村,与当地村民了解生活情况,询问疾病病史,耐心做检查问诊。在一次简单的义诊中,队员们不仅感受到村民的信任,更在一次次交谈中体会到淳朴善良的人心,让医路燃起感恩之光。
27日早七点,队员们抵达市内,开展环境卫生宣讲工作,并分发宣传册以及调查问卷。宣讲活动获得了市民的积极配合,不论是忙于工作的环卫工人还是行色匆匆的上班族都会停下脚步来倾听,并表示十分认可本次活动,希望环境卫生可以得到更多人的重视。
28日,整理好数据资料,细心地检查好每一项工作,下午队员们便踏上归途,为期一周的三下乡活动就此画上圆满句号。队长李正圆表示,三下乡是文化、科技、卫生走进基层,不仅可以给当地群众提供高水准、零距离的医学咨询和卫生指导,亦有利于提高在校生的综合素质,使专业知识添上实践精神。
(文/王丹琼)
“三下乡”硕博医疗队为村民进行问诊与体检。
文化探访:行到顺德处 深知文化蕴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划,实践营小分队行知顺德于7月14号展开了探访顺德文化的寻访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行知顺德之顺德魅力”,活动由团总支社会实践部指导并与社会实践营探访顺德文化小分队共同完成。
实践活动的队员们通过品尝“金榜题茗”的顺德家常菜感受了老顺德的味道,参观凤岭公园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了解了老顺德的抗战历史,游览清晖园的古色建筑感受了顺德文人的笔墨书情,品味民信老铺醇香的双皮奶、姜撞奶体会到顺德人民对于味道的追求……
金榜题茗私房菜馆位于深巷老宅,门面不怎么起眼,但进入屋内却别有洞天。70年代的民居,依山而建,一砖一瓦都是古朴的格调,黑白照片见证着顺德的变迁,木刻的菜牌传递着历史的味道,石桌、木椅、一花一草都别有味道。最经典的美味莫过于其河蚌汤、五杯鸡、题茗鹅、茶树菇炒牛肉、肉崧茄子、金榜蒸水牛奶……与菜馆的阿姨们聊天,都觉得她们有很朴实的气息,看她们的工作与交流,就有种七十年代的融洽与和谐!我们细细品味顺德家常菜的味道,感受爷爷奶奶时代的生活,那都是老顺德最熟悉的味道。
凤岭公园坐落于大良西山山麓,宏伟壮阔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呈方形,上有一颗金色五星,正面书“革命烈士纪念碑”金色楷书大字,碑座底部正面镶嵌“顺德市革命烈士纪念碑志”,纪念碑前置水泥台阶,碑的两边是栩栩如生的雕塑,虽然简单却渗透着一种革命烈士昂扬的斗志;一旁的碑志帮助我们了解了烈士们的英雄事迹,对先烈的敬仰日益加深。
清晖园的面积并不大,但是布局极其巧妙,有着典型的岭南特色,从进入清晖园开始,每一步都是景色,转个身就能有不同的发现,面积不大但却让人有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清晖园是佛山龙氏家族几代人的努力结晶,体现了佛山人世世代代不停奋斗的精神,清晖园的位置紧邻新世界购物广场,一现代一近代这两座建筑虽然年份相差久远,但完全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不和谐。古老的文化生生不息,现在的文化蓬勃发展,二者完美的结合造就了佛山这个有着厚重历史又充满生命力的城市,大概这就是佛山的魅力所在。
顺德的双皮奶早已声名远扬,为此我们特地找到了华盖步行街的民信老铺一品双皮奶的美味。浅尝一口,口感嫩滑,浓浓的奶香随即布满舌尖上的味蕾,满口都是奶香味,爽滑可口。民信老铺是顺德的老字号,生意红火,或许就是因为它一直传承着最原始的做法,保持着最经典的味道吧。
探访之路充满乐趣,因为那是一个从发现到了解再到熟悉的过程。正如我们,每一次对知识的探索和运用都是一个从发现到了解再到熟悉的过程,只有经得起时间的沉淀,才会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价值。
(文/黄子殷)
专题调研:绿色方舟 环保起航
7月27日,南方医科大学“绿色方舟”普法宣传队10名学生奔赴韶关市乐昌下西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以“凝聚青年力量,共建文明新城”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主要以“城市乡村生态环保”为主、以“人文关怀”为辅,关注农村环保问题,结合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深入开展了环保调研、环保知识宣传、环保经验推广等实践服务,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环保宣讲活动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在乐昌市区内的初步宣讲、问卷调查和在下西村的深入调研。
29日,队员们在市区内分头展开采访和摆摊宣讲,调查范围囊括市区主要地段。市民与队员攀谈融洽,给出许多有启发性的建议。
30日,在下西村走访过程中,队员们采访了数位村民,详细了解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环境。
村民们表示,村里大多数人在住所附近修建了化粪池,池中堆积有机肥回田,以免肥力流失。秸秆的处理从以往的焚烧变为粉碎返耕。调查还了解到,去年村民集资铺设的自来水管道也确保了饮水安全。对于农田里化肥农药的使用,若农作物不使用化肥农药,那么就会导致相应减产,近几年农作物的农药残留问题也引起了农民的重视,尽量使用毒素污染更小的农药。
赵大伯向一行人反映了这样的情况,几年前乐昌市在附近山上修建垃圾处理站,垃圾因处理不及时产生臭气、渗出污水,对村民的生活和当地的土质造成影响和污染。当日,队员们还访问了村中30余家农户并调研当地垃圾处理站情况,结果已于随后几日汇总反馈给当地政府。
环境的改善需要从小事做起,队员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帮助下西村更好的优化生态环境,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文/周睿)
“绿色方舟”普法宣传队在韶关市乐昌下西村进行环保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