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报》数字版链接:nfydbao.cuepa.cn/index.php
对话科学家(三)
徐湘民: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
徐湘民教授, 博士生导师,现任我校遗传学教研室主任,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主任,南方医院产前诊断和遗传病诊断技术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遗传学会产业促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分会遗传学会主任委员。通过前任张基增教授和现任徐湘民教授二代人带领的课题组近三十年的研究,他们阐明了我国南方α和β地贫的人群基因频率、基因突变谱和中间型地贫的分子基础,发现和鉴定了一批导致中国人地贫的新突变,并发现了可减轻b地贫临床表型的重要遗传修饰因子。并针对中国人遗传变异特征,发明了一套快速、准确、简便实用的检测基因分型新技术。同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适合现行医疗制度的地贫人群防控模式,并推广应用于我国发生率最高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他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广东省丁颖科技奖一项;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级科研课题27项, 总经费超过3000万元;发表论文120篇,其中国际期刊70篇;主编专著2部。
两次碰巧的接班事件,成为人生小插曲
“这是一段比较有趣的人生小插曲,也让我与出国留学的机会擦肩而过。”早在1982年,徐湘民了解到,我校前身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血液科下属的一个小组,在张基增教授的带领下进行了血红蛋白病的研究。1988年徐湘民在暨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时候,张基增教授给予了论文方面的指导并参加了他的硕士研究生答辩会。答辩结束后,在征得张教授同意后,他壮着胆子找到学校干部处,道出了愿意师从张教授进行研究工作的想法。当得知需先要报名参军才能进入学校工作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1991年,徐湘民正式和张基增教授一起开始从事科研工作。1993年,张教授赴美探亲,临走前将负责课题组的重任托付给了他。当时正在积极准备出国留学的他,考虑到团队不能没有“领头雁”,决定留下来先做好手头上的工作。两年之后,又发生了相似的事情:1995年,他在同时兼任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期间,又一次因为组织需要主持当时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的工作,而与出国留学失之交臂。
“两次碰巧的‘接班’事件,让我决心带领团队把接下来的事情做好,也确实让自己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拿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后,我和同事们的自信心更强了。”1993年,徐湘民被评为副教授,1998年晋升正教授,1999年成为博导的他开始带着博士生继续坚持在同一方向上做科研工作。
是“牧羊人”也是“船长”,带领团队与时俱进
在他看来,身为科学家,一定要有在某一研究领域的专业特长,把事情做好并坚持下来,进行科学研究才有前途。据他介绍,我校对于地贫的研究已经迈入32个年头了,当属国内专注于地贫研究时间最长也是最有竞争力的团队之一。
从1993年起,徐湘民开始接手并带领他的团队一直走到了今天,从当年只有4个人的小团队,如今已经发展成为40多人的大集体。今年五月份,他的2010级硕博连读生刘顿在全球血液病专业顶级杂志《Blood》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研究论文,这让教研室的每位同事为之振奋。“这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效应,既然刘顿可以做得到,那么别人也可以。” 他强调,在科技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研人员需要有“荣誉至上”的想法,“人一定要有荣誉感,因为有了荣誉就会有更多追求的动力。”
“我像是‘牧羊人’,经常对年轻老师们‘拿着鞭子赶’,但平日里我和他们是朋友,喜欢跟同事和学生们共同切磋、讨论问题,并分享学习和工作的心得。我还像‘船长’,负责对团队制定规划,如果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没有方向,想要生存下来希望渺茫。”他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在自己退休之后,团队之中有更多的年轻老师能够成为优秀的接班人。
徐湘民用“与时代同在”这五个字总结了自己的科研感悟:“唯有努力才能够与时俱进,稍有松懈就会跟不上步伐,没有人会再给你机会,这是残酷的现实。在这个时代,我庆幸自己没有落伍,还有机会跨上下一个新台阶。”
为地贫研究做出显著贡献,每年都会有新收获
据徐湘民介绍,全世界有近3.45亿人携带地贫基因,我国的地贫高发区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海南和云南等地,广东人群中地贫基因携带率高达11%。由于地中海贫血是治疗代价昂贵且难以治愈的遗传病,不接受治疗的患儿多于幼年夭折。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首选预防措施是,通过产前诊断阻止重症患儿出生,即对患病胎儿进行选择性的流产。而社会上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
在徐湘民看来,地贫主要面临疾病防控的问题。近二十年来,他的课题组通过选择产前人群作为疾病干预的重点对象,将整体技术应用于大规模的人群筛查和产前诊断,在查清携带率和疾病原因基础上,做出预防控制的实施方案。他和同事们长期致力于降低我国地贫高发区的患儿出生率,此外,经过多年对入选临床病例的系统研究,阐明了中国南方中间型地贫的分子病理学基础,针对地贫的分子诊断开发出一系列市场化的试剂盒产品,并在发现可修饰b地贫临床表型的遗传因子上取得突破。
对于地贫疑难病例而言,一般的常规实验室检测很难查到病因或进行准确诊断,但是徐湘民团队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查找新的基因突变类型,每年在研究上都会有新的收获。“此外,我们目前正在建立包括查找修饰基因在变异在内的地贫精确诊断体系,这类基因变异不是直接引起疾病的真正病因,而是能够把疾病‘变轻’或‘变重’的遗传修饰因素。”
“作为技术支撑团队,我们为医院提供地贫人群临床确诊的技术,包括制定技术标准和对当地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而且我们在查清病因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等方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徐湘民指出。在对广西当地的医务人员进行地贫防控的培训时,有学员在临走时写了“厚德载物”四个字送给他表示感谢,这幅牌匾至今仍挂在他的办公桌上方,“它也时刻提醒着自己,医学科学家应当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具备平凡的济世才能。”他说道。
文/黄瑶 图/赖兆浪
医工学院启动学生“职能体验”培养新模式
本报讯 (通讯员/蒲滢滢)10月24日,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启动学生“职能体验”培养新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大三同学实施,培养期为一年,于第二年7月初进行考评,考评成绩优秀的同学和团队将由学院在卓越工程师班重点培养。
体验式培养通过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自身特点主动报名分组,主要分为两大组:研究型人才组和实用型人才组,研究型人才组活动包括考研系列讲座和专业课题研究两个阶段,在专业课题研究阶段由学院副教授以上老师按1:3比例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着重培养学生研发探究与创新性思维。实用型人才组又包括研发、销售、售后、创业等相关专业方向的小组,主要是整合利用实习基地的优势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情境,通过导师引导、项目合作、参观见习等组织形式进行体验式学习。
据悉,此培养新模式于11月2日全面展开,届时,同学们将与企业人士和学院导师做好点对点的对接。
我校举行“广州科普自由行”活动
本报讯 (通讯员/毕振宇)10月25日,由广州市科协主办,我校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承办,主题为“畅游科学知识殿堂,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大型科普惠民项目——“广州科普自由行”活动举行。
当天,来自基础医学院和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志愿者深入浅出的讲解带领着100名参观者在探索人体的奥秘,在畅游科学知识的殿堂。尤其是把近期流行的登革热、埃博拉病的预防知识融入到讲解中,将科普知识与展馆内标本有机融合,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市民。
随后播放的数字医学视频,为观众们介绍了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数字虚拟人”技术等科普知识。期间还由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医鸣警人”团队成员为参观者宣传志愿捐献遗体知识,短短几分钟的《奉献让生命升华》演讲,让每一位参观者对大体老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2014年8月至12月期间,广州市科协在每月举行“广州科普一日游自由行”活动。全市市民和单位团体可通过广州市科协官方网站、微信、微博和大洋网等四种渠道自愿报名,每期由电脑随机抽取3000人参加活动。人体博物馆作为广州市科普精品游基地,承担了10月、11月的两期活动。
学生支持中心每周二推出清晨英语角活动
本报讯 (通讯员/贾晨露)10月21日,学生学习支持中心举办了首场清晨英语角活动。
当天,休闲装束的外教Mike在SLSC团队的陪同下早早来到了宽广的足球场。活动开始后,他跟身旁围成一个大圈的朝气蓬勃的学生,悠闲地聊起各种话题。从他的家庭,到来中国之后的经历,再到医学生的未来,他的诙谐幽默让大家感到亲切自然。
负责邀请外教Mike的同学介绍,Mike的清晨英语角今后都会在每周二早晨举办,具体时间会根据外教的情况进行调整。
学生学习支持中心于2013下半年由教务处牵头成立,实行学生自主化管理,现由6名大二学生以及14名大一新生组成二十人的管理团队。本学期中心已经推出了定期英语角、学习室预约、学业问询预约等服务,相关信息都发布在学生支持中心微信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