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第一期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会举行。据悉,我校将于两年内分批次完成对在岗研究生导师的培训,随后转为新增导师岗前培训,逐步实现“岗前必训、在岗轮训”的总体目标,待在岗导师培训工作完成后,导师持有培训结业证书将成为获得招生资格的前提条件。
坚持优良学风 弘扬科学精神
研究生导师要做科研诚信的示范者
□ 科技处 赵醒村
近年,学术界的科研诚信问题频亮红灯,学术造假、学术不端之风逐渐抬头。2017年4月,世界著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撤销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涉学术不端的107篇论文,创下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此次被撤论文全部来自中国,对中国科研界造成了巨大打击。这些事不得不让我们每一位从事科研事业的人深入思考、吸取教训。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科研队伍,我们不能只注重人才的数量,科研队伍的质量才是国家科技的核心竞争力。
研究生应在开始自己的科研路之前,弄清楚、搞明白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的问题。对于刚刚踏上科研之路的研究生而言,导师对其无论是科研抑或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这些基本的学术修养、科研素质在他们以后的科研生涯中会发挥潜移默化、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科研素质和经得住考验的学术修养就是我们捍卫真理、迎接挑战的利器。所以说,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是每一位研究生入学前的必修课,也是每一位科研人员必须具备的品质。
科研诚信的重要性
科研诚信,也可称为科学诚信或学术诚信,指科研工作者要实事求是、不欺骗、不弄虚作假,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
为什么要强调科研诚信,因为求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石。科研诚信对于研究生导师有四个不同层次的意义:作为科研工作者,科学研究容不得半点虚假;作为老师,应为人师表,为学术树立良好的榜样;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科研工作者的诚信问题涉及国家形象;科研诚信问题已成为国际性问题,韩国黄禹锡事件、日本小保方晴子事件、中国韩春雨事件为国际科研诚信问题敲响了警钟。
与科研诚信相对的是学术不端。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对学术不端行为有以下定义: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研究成果;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注释,或者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未参加研究或创作而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而不当使用他人署名,虚构合作者共同署名,或者多人共同完成研究而在成果中未注明他人工作、贡献;在申报课题、成果、奖励和职务评审评定、申请学位等过程中提供虚假学术信息;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其他根据高等学校或者有关学术组织、相关科研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则,属于学术不端的行为(如第三方代投等)。
科研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根据近年学术不端事件总结,学术不端事件的发生主要有三个原因:部分科研人员学术道德意识淡薄、学术诚信知识不足,无意中触犯学术不端的底线;学生有学术不端行为后,导师疏于管教,未及时跟进后期撤稿事宜;部分科研人员急功近利、轻视学术不端带来的危害,明知故犯,为求速成铤而走险。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科研人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加强对有关法规的学习,加强科研诚信教育;二是研究生导师对学生应负起教育指导的责任,严审相关科研数据、论文等;三是严禁投机取巧、走捷径,如抄袭、剽窃等。
科研诚信体系建设
为肃清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我校不断改进科研诚信管理体系,建立预警-处罚长效机制,通过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及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责任人等方式,加强我校学风建设。
我校每学期针对新入学研究生及新晋研究生导师开展学术道德讲座,普及学术不端行为定义,剖析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考虑到近年来学术不端事件多涉及医院专家,学术道德委员会主任委员赴各直属附属医院开展学术诚信教育,得到附属医院的一致好评。
对已经发生的学术不端事件,学校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调查一起,处理一起,做到不护短、不姑息、不手软,根据学术不端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轻重,对违规者予以惩处。为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建设,我校制定并印发《南方医科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及实施细则》、《南方医科大学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术论文发表的通知》、《南方医科大学关于进一步防范论文发表过程中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南方医科大学专业期刊投稿及撤稿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文件,为我校科研人员提供科研行为规范。
为更好地处理学术不端事件、端正学术风气,我校成立学术道德委员会,专门负责处理学术不端事件,科技处任学术道德委员会秘书处,联动纪委监察处、研究生学院、学生工作部、人事处等相关部门建成学术诚信体系,针对学术不端处理流程中的各个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力求处理学术不端事件时有规可依、有理可据。
经学术道德委员会明确的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给予以下处分:如相关责任人为我校教职工,视情节严重程度,处理方式包括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暂缓职务晋升、撤销获得的有关奖励和资格、给予行政处分、党纪处分以及学校相关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其他处理措施等。如相关责任人为我校学生,视情节严重程度及学生是否在校决定,包括口头警告、通报批评、严重警告直至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学校取消其由此而获得的荣誉和资格;对毕业生通报其所在单位,直至撤销所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努力。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德立学、以德立业、以德立人,坚守自己的底线,在科研活动中,自始至终坚持对真理的信仰和追求。
【大学生年度人物】
惠佳亮:为梦想全力以赴
惠佳亮,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本硕博连读)2012级在校生。
“既投身医海,必全力以赴”这个实实在在的梦想和愿望是他的导向标,让他在大学生涯中潜心科研,热心公益。在校期间他撰写SCI论文16篇;积极投身各类竞赛,多次在“挑战杯”等大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2017年惠佳亮投稿摘要被亚太肝病年会组委会接收,受邀出席第26届亚太肝病年会并作题为“Virtual CT Imaging-basedPrediction of Portal Pressure Gradient”的口头报告,同时,以课题《基于虚拟肝静脉压力梯度新技术的硬化门高无创诊断研究》申报广东省“攀登计划”科技创新培育计划,通过重点项目审查,获得直接研究经费4.5万元。其课题通过结合三维模型重建、有限元分析和流体力学仿真技术,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无创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手段。通过与临床实践门脉高压的诊断金标准相比较,进一步验证了该无创新技术的准确性和诊断价值。在临床应用、疾病诊断与筛查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他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等多项科研基金。
大三从国防科技大学回到校本部后,惠佳亮提前主动联系基础科研导师,在学习之余,积极投身科研工作,在法医学院参与“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作用”相关课题,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完成与申报,以3篇SCI论文的满意成果为他为期2年的基础科研阶段画上圆满句号。同时作为参与人,成功申报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获批科研经费200万元,以及南方医科大学科技开发培育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国家级)。在完成基础科研同时,热心医学教育教学,参与创立“南方医科大学临床技能协会”,并以此再次成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目前参与设计与制作的执业医师临床技能考核微课正在制作中。
在积极参与医学研究的同时,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以科研论文形式发表,获得国内外同行的审阅与认可。本科期间参与研究并撰写SCI论文16篇,其中已录用8篇,在投8篇,其中第一作者3篇。
惠佳亮在挑战杯等学术竞赛中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多次获得校优秀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等荣誉称号。2017年所带领的团队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斩获特等奖,并获得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其团队还曾获得“挑战杯 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以及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聘果杯”广东省分赛铜奖。在2012-2017年多次获得南方医科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等荣誉称号。并多次担任南方医院学生处助理。
他还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现任第六届八年制青年医师协会主席及第一届临床技能协会副主席。在青医协工作期间,积极与广州37度公益促进会合作,参与中国福利基金会919大病救助活动,加入919大病救助华南平台;在医院实习期间,积极协助有需要的患者联系中国福利基金会救助事宜,让患者获得有效救治。作为志愿者,在实习期间用心发现需要帮助的家庭,为患者的康复提供自己的能量。
蔡少仪:不求止于至善,但求无愧于心
蔡少仪,药学院2014级药学(临床药学)专业学生。
蔡少仪是家中长女,父亲早逝,但她不向命运屈服,逐梦而行,承担使命,竭力奋斗,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独有的风貌和气质。“即便生活给了我各种阻碍,可我仍然努力开启一个新世界”。蔡少仪在校学习成绩专业排名第一,曾多次获国励、校奖学金,2017年9月被推免至中山大学医学院就读研究生。她热爱科研,是国家级“大创”项目负责人,以一作发表SCI论文一篇,二作发表中文论文一篇。曾担任药学院第十届科学技术与创新协会主席及学院行政助理,获广东省优秀学生干部。
蔡少仪是图书馆的常客,亦是师生眼中的学霸。大学四年最终绩点3.46/5.0,位居专业排名第一,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南方医科大学校奖学金、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不仅如此,她钟爱英语,大学英语六级考试539分,为今后的科研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求止于至善,但求无愧于心”这是她的座右铭,鞭策着她不断前行。在2017年6月她所参加的中山大学医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中,因表现优秀被评为优秀营员。同年9月以专业第一的总成绩获得药学院推荐2018年面试攻读研究生资格,最终被中山大学医学院录取。“没有过人的聪慧,没有富裕的条件,常怀一颗赤子之心、拼搏之心”这就是同学心中的榜样。
蔡少仪不仅专业知识扎实,也十分热爱科研。她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常去实验室做实验、搞科研。为了督促自己,她给自己定下规定:每周来实验室时间不少于15小时。有时候,为了某一个实验数据,她常常做到深夜,甚至一夜未眠。
为了更好地了解药学学生的就业前景,她利用假期调研药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撰写的《药学生的现在与未来》一文被院团委评为优秀论文。受益于学院的“导师制度”和“弹性实习制度”,她以第二作者身份在《广东化工》(2017年10月)发表《本科生参与药物化学课题研究的体会》;在国家级大学生大创项目《肿瘤免疫调节剂的发展及其机理研究》(2016-2018年)中,她作为负责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杂志上发表题为Synthesis,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and preliminary mechanism study of N-benzylideneaniline derivatives as potential TLR2 inhibitors (2018年)SCI论文一篇。
在蔡少仪的心中,不仅有“小我”,更有她生活的集体。她曾担任药学院科学技术创新协会主席、药学院年级行政助理。身为科创主席,她推动学院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志愿服务,服务师生,并受到一致好评。作为年级行政助理,她展现出其卓越的组织能力,将学生骨干紧密团结在老师身边,带领大家一起落实好学校的各项工作,因为虚心求教,甘于奉献,深得同学拥戴,群众基础极好。她是一名平凡的学生干部,也是一名平凡的学生党员,她知行合一,以学习为己任,充分发挥先锋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