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谈】
一名医生的初心和动力
□ 珠江医院妇产科医师 王颖
行医的初衷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是一个军三代,爷爷和姥爷都是军人,上学时想考军校,我的初心是什么,是做军人呀。所以我毕业后选择了南方医科大学,因为他有着永远不会被遗忘的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47年的风雨树立了南医大的品牌形象,47年的坎坷历程铸就了南医大的精神基石。这也许是我军人后辈的一种情怀,但我想更多的是,军人身上吃苦耐劳、牺牲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在感召着我。
所以,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会问自己:我吃的苦,与坚守在天涯海角的军人相比如何?我做的牺牲,与甘愿付出生命的军人相比如何?微不足道,但所幸,我们竟有相同的职责,守护人民的生命,我们是值得托付生命的人,这是我唯一还值得骄傲的所在。
行医的动力
我的很多初高中同学现在已经是总监、经理等等,在同学聚会时,总不免被有爱的讽刺“还在受苦呐”。是的,医生的价值好像与别的行业相比总是有点不如人意,我们大多数医生都是用职业道德来弥补医疗服务行政价格的不足。那我们行医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追求的幸福是什么?
去年下半年发生的正弦波事件,我才真正体会了其中的含义。去年9月,我们为一名无家属、无住院手续、无化验结果的罕见“正弦波”孕妇开通绿色通道的事迹,相信大家都略有耳闻。其实行业内的同事肯定并不觉得稀奇,毕竟我们都是在刀尖上行走,每天闯着鬼门关的人。而这一例抢救也是我们当年抢救的二十例病患中病情最轻、耗时最短、投入最小的一例。在看到产妇发在朋友圈里的感谢时,我们也只是相视一笑,可是事件过去的一个礼拜后,我们接到了央视采访通知。我们能说什么呢?这不是再常规不过的抢救吗?这不都是分内之事吗?央视主持人董倩告诉我,我们想采访的就是你们的职业本能和职业道德。我似懂非懂。现在,我自己有了很多的忠实患者,上午出门诊、下午做手术、晚上回信息,我再也做不到脱了白大褂,我就可以混迹天涯了,因为总有人在我身后说:看,那就是王医生。时时刻刻,被人监督着,苦吗?更苦了,但真心快乐。是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有很多人忘了它的下一句“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但所幸的是,我们的人民对我们的要求仅仅是:实实在在做好一名医生;而他们给我们的回馈是托付生命的信任。就像著名医学专家、北京军区总医院原普外科主任华益慰曾说过,“我这一辈子做医生,就想当个好医生,做一个能给病人解除痛苦,受病人信任的医生,这就是最幸福的事”。
让留学生成为“中国通”
□ 国际教育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文授课) ODONG, CHRISTOPHER,中文名:欧东
我是国际教育学院的欧东,来自非洲的乌干达,我的专业是临床医学,我是一名中国政府资助的全额奖学金留学生。
对我而言,能够来到中国读书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我至今还记得当我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内心那份激动与紧张,经过同济大学一年预科的学习,我的中文从零基础到可以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我终于在2015年的秋天来到了南方医科大学,成为了一名医学生。我对自己未来五年大学的生活充满期待,对自己充满信心。
我的大学是从顺德校区开始的,我十分喜欢那里,虽然我现在已经到了广州校本部,但在我心中它永远是最美丽的校园。置身在美丽的校园中,我很快就遇到了“麻烦”。对语言还有点自信的我,发现自己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那些医学汉语词汇对我来说就像是“天书”一般难以理解。为了能够在课堂上听懂老师在说什么,为了能够取得一个好成绩,我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我要提前从课本上找出老师下节课要讲的章节,把书中的文字用英汉字典一个个翻译成英文,再去用英文版的教材通读理解一遍,直到把每一个词、每一个概念都弄懂。当我的中国同学已经休息的时候,我还在为着能够听懂下一节课而努力着。我的老师和同学们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宝贵时间帮我提高中文水平,帮我解读课本上比较复杂的内容。现在,我可以自信地说我已经能全部听懂老师讲课内容了。遇到的另外一个“麻烦”就是考试。因为和中国同学一起上课,我们的考试也是以机考的形式进行。每道选择题都有固定的时间,当我读懂题目意思的时候,时间可能就快要到了,所以很多时候我只能匆忙选择一个答案而丢掉分数。
在南方医科大学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作为奖学金学生,学院每年都会组织我们参加以“感知中国”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和文化交流活动。入学以来,我参加了国际教育学院组织的体验河源、梅州客家文化之旅,也去过茂名参观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遗迹,并有机会与茂名石化进行交流,感受中国化工企业的先进生态理念。我还是一个运动爱好者,去年代表学校在广州地区第十届中外友人运动会上获得足球比赛第四名。上学期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上,我也拿到了3块金牌。我是班里的留学生班长,在工作中我亲身体会到中外学生交流互动的重要性,因此,从去年10月开始,我和其他几名留学生朋友在国际教育学院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搭建了中外学生语言学习角,我们组织了两期中外语言交流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响,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留学生们可以慢慢地变成“中国通”,而中国同学则成为“世界通”。
学习和活动之外,我也尝试着积极适应和融入到中国的日常生活中,感受这里的风土习俗和有趣见闻。作为一名外国人,这种适应和融入是一场更大的挑战。刚来的时候,我走在大街上,可能是因为顺德的外国人没有广州那么多,我自己能深刻感觉到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这让我有点失落,也有点担忧。但我一直说自己是个幸运的人,我在这里认识了很多好朋友,他们既有其他国家的同学,也有中国的同学,他们的善良与友好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和信心。现在,我已经逐渐适应了这里的饮食、文化和生活节奏,大概唯一没适应的就是广州的天气,夏天真的很热,比我的家乡要热很多很多。
与青年共成长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 谢耿
近十一年来,我一直在学生口工作,在接触辅导员和学生中产生了一些感想。
我对“80后”和“90后”的看法
我带过医工2005级、2009级以及目前管理学院1192名本硕博学生,年龄跨度是“80后”、“90后”,与一直在带学生的辅导员老师们相比,这次我重回辅导员队伍,这两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给我的感观更强烈。
首先,“80后”追逐梦想。从小就受着“四有新人”之类的熏陶,深刻受到“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理念的影响;90后找寻梦想。这一代学生的生活条件整体较好,环境安逸,对于“理想”没有深刻的概念。但是“90后”较“80后”大学生维权意识强,对平等、民主要求高。“90后”大学生在成长中,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等手段维权的教育内容增加,尤其关于“教师不能打骂学生、歧视学生”的观念深入观念之中。有的“90后”大学生生长在独生子女家庭,生活安逸,一旦经历挫折,心理承受能力不强。
其实我们的很多辅导员也是“90后”,从他们的身上看得出,“90后”的辅导员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有朝气、有想法,我个人认为,用“90后”去引导“90后”,是一个新的工作现象,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摸索,结合我校的办学特点和管理特色,尽快让新的辅导员成长起来。
做好一名辅导员和团干
前几天,一封来自北大学生的公开信传播甚广,信中提到的北大相关学院对这位同学提请信息公开一事的处置,引发舆论关注和思考。人民日报对此事做了评论,里面讲到:回到此次事件,要从根本上化解对立情绪,还需要我们对这样的背景有更多的体认,对这一代年轻人的成长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应该说,学生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
看完这个评论,更加坚定我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学习,做一名合格的辅导员。我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服务学生,把辅导员的工作岗位当成学习的岗位、锻炼的岗位、奉献的岗位、成就事业的岗位,自觉地在这个岗位上学习锻炼。坚持从小事做起,认真对待学生工作的每一件小事,增强工作的光荣感;不以事多而乱为,增强学生工作的责任感;不以事难而怕为,增强学生工作的使命感,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和素养,用良好的行为表现影响身边的青年学生。
二是加强履职,抓好学院团委自身建设。进一步熟悉并掌握团委工作的业务知识,了解岗位职责和基本的工作要求,把握校团委工作方向,积极调动广大青年学生的力量,努力抓好团的自身建设,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以“灯塔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院团委的思想建设、活动建设等。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以智慧团建建设为新起点,推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步伐,不断夯实组织建设基础。
三是加强与青年学生的沟通。青年学生思想时尚、富于竞争力和想象力,我希望和青年学生们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和生活的激情,共同在工作中磨炼与成长。
│十年记忆│
远去的是伤痛 留下的是真情
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十年间,我们不断前行,时间冲淡了伤痛,但那些真情的瞬间,永远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南医人不可磨灭的精神印记。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向抗震救灾的南医大勇士们再一次致敬。
南方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员陈建庭:
“震后的映秀余震不断,连日暴雨,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山洪经常发生,头顶随时遇到可能滚下的巨石。队员们每人仅带了两天的干粮,背上60多斤的药品器材,拄着竹棍,打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映秀摸索挺进。经过5个多小时艰难跋涉,15日凌晨,包括我校医疗队员在内的广东省医疗分队抵达映秀,成为第一支到达该镇的地方医疗队。”
珠江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员徐如祥:
“十几天没日没夜的奔波和体力严重透支,高血压和频发的心脏早搏让我的身体撑不住了,夜里高烧到39度,一天腹泻十几次,走路都感觉在飘。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给自己留点药,可看着那么多伤病员,是个医生,谁还会想着把药留给自己呀?傍晚,一个藏族小姑娘高烧被送到医疗点,我找出仅剩的消炎药,耐心哄她服下。孩子的手受伤肿胀,当地护士找不到穿刺血管,我强撑身体,借着安全帽头灯的微弱光线,为孩子打针输液。队员们看我眼窝凹陷,脱水严重,就想办法为我熬姜汤,用开水自制‘生理盐水’为我补液。”
珠江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员麦雪霞:
“晚上12点多钟,我和杨建成、蔡瑞君接班巡查时,一位双下肢和骨盆都有骨折的女病人要解大便。救治点没有便盆,连纸都没有一张,我只能拿一块地上捡的破布,在两位医生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地塞到她屁股底下,解完大便后替她清理,擦干净。没过两分钟她又要解大便,原来她在拉肚子。在替她擦拭的过程中,不小心手套破了,粪便沾了我一手,她看到后,哭着对我说:‘小妹,对不起啊!让你这么又脏又臭地来服侍我,我还不如死了算了!’情绪十分消沉。我跟她周围的人了解了一些情况,得知她丈夫已经在地震中去世,正在上学的孩子也找不到,自己又伤成那样,不知日后是否会变成残废,思想顾虑非常重。我想,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勇气,那我们治好她躯体上的创伤又有什么用呢?我试图用她的孩子去感化她:‘如果你的孩子还活着,那等孩子回来后,已经失去爸爸的孩子再去哪儿找妈妈呢?找不到妈妈的孩子又去哪儿找家呢?地震已经过去几天了,很多人还在废墟里尽力地求生存,你都已经被解放军救出来了,为了你的孩子,你也要勇敢地活下去!’听着我和她细细道来,她的情绪渐渐地平复了。”
我校抗震救灾医疗队深入灾区
南方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员张春华:
“我们4人在紫坪铺设了两个临时救护室,之后乘冲锋舟,经过1小时40分钟的行程,到对岸和战士们一起抬担架,运送伤员回紫坪铺的临时救护室做初步的清创处理。路况非常差,下了冲锋舟几乎没有路可走,除了粘湿的泥砂地就是陡峭的坡地,运送工作分外艰难。天气也非常炎热,两天下来,我们脸上都晒脱了一层皮。这两天,我们一天只吃一块压缩饼干。因为伤员非常多,我们常常一接上手就忘了饿。15日,映秀那边传来缺水的消息,于是我们在接伤员的同时,都会背着水坐冲锋舟去给映秀的群众和医疗组的同志们送水。有时候,天再热自己也舍不得喝一口,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老乡喊着口渴来要水。”
珠江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员余艳:
“在映秀的15天里,队友们每天顶着炎炎烈日,冒着塌方和余震的危险,负重几十斤,攀越了映秀镇附近十余个山头,走村入户,为受灾群众巡诊治疗、送医送药,成了名副其实的“赤脚医生”。灾后的映秀,医疗器械极度缺乏,没有手术台,就半跪在临时搭起的木板上,为伤员清创、缝合;没有手术灯,就用手电筒照明;手术缝线不够,就把纱布的线抽出来当缝线。就这样,我和队友们共协助处理伤病员1600人次,配合完成手术26台次,转运重伤员32名,从死神手里夺回了一个又一个生命。”
十载岁月,远去的是伤痛,留下的是真情。世事变幻,流逝的是时间,沉淀的是力量-----那是对生命的渴望,与昂扬斗志。汶川十周年,让我们再次感谢那些辛勤付出的南医人,致敬抗震救灾的英雄们,也希望所有人不负当下,大步迈进新时代!
供稿/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