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小白”的蜕变
5月11-14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及首届中俄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设计大赛”在中南大学举行。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我校选送的6支参赛队伍获得了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的优异成绩,获奖等级及获奖比例创历史新高。同时,我校还获得了下一届大赛承办权。
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13所国内外高校,475个参赛队伍,近千名代表参会,是历届大赛中参会单位和参赛项目最多的一届。
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是由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是目前全国基础医学类教育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
关于参赛,关于获奖,关于科研,选手们感慨良多,让我们来听听他们讲述“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那些事。
一个普通的周末,值得我一生铭记
□ “国赛”创新论坛一等奖&中俄大赛三等奖获得者 董哲宇
对于许多同学们而言,可能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周末,在宿舍睡个懒觉,然后去图书馆或自习室认真学习,晚上再约个朋友出去玩。但是于我而言,却是大学生涯中最值得铭记的两天——在“国赛”上获得一等奖以及在“中俄赛”中获得三等奖。
自2016年12月进入实验室至今,这一年半的时光里,每个假期都因为实验而充实。尽管有老师的指导及师兄师姐们的帮助,但因为临床课程压力较大,所以自己的科研之路爬得相当坎坷。在今年四月通过校赛选拔以及中俄赛初赛选拔后,决赛准备也紧锣密鼓地开展着。参加中俄赛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全英展示及答辩),因此每天熬夜至两三点,第二天七点多起床面对满满的一天专业课更是家常便饭。也许是自己艺术天赋的缺乏和学术型汇报经验的不足,PPT的制作始终不能达到理想的水平。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日复一日的熬夜,几乎将自己推向崩溃的边缘。
而此时,同班同学认真开始考研的第一轮复习,我冒出一丝后悔的念头,我也反复问自己——付出这么多的精力、时间,放松专业课的学习,放弃正常开始一轮考研复习的计划是否值得。可最终这些焦虑和负担被我参加比赛的渴望压制了,我告诉自己:既然是自己努力争取到的机会和选择,那就由不得自己退缩。即使满脸泪水,也要坚持到底;而三心二意地兼顾考研与比赛,不如全心全意地让自己拼一把,在比赛中收获累累硕果;最后,不与他人比较,只做最好的自己。
直至坐上去长沙比赛的列车。第一天的“中俄赛”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我看到了自己和北医协和的参赛选手的差距,而自己也因为过于紧张导致发挥失误,这一度影响了我的心态。好在有家人以及同行小伙伴们的鼓励,我及时调整好了状态。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第二天的比赛相当顺利。当宣布成绩的时候,我好想找个角落躲起来放声大哭,有委屈,有开心,有感动,曾经所有的汗水、泪水在此刻被抹去,曾经所有的付出、努力在此刻被肯定。这一刻,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自己:值得!
玉不琢 不成器
□ “国赛”实验设计一等奖获得者 郭子豪
5月13日,历时三天的“国赛”在长沙落幕,伴随着比赛结束,我终于能够暂时从紧张的比赛节奏中解放出来,整理自己从准备比赛以来的心路历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所有参赛选手,从设计实验到准备比赛,经历了漫长而充分的过程。同学们参赛的项目都是自己亲身参与的课题,对课题的设计理念、方案和结果都十分自信和熟悉,因为充分的准备和对课题的百分之百熟悉,加上同学们的自信展示,从而能够让我们在大赛中有所斩获。
古人云:“事以微巧成,以疏拙败”。是的,对细节的把握能够让我们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更加顺利。在“国赛”前,我们经历了项目初筛,学校的大赛,经历了老师的指导和多次预答辩,每一次的经历都让我们的项目更加完善。以我的汇报为例,比赛最终版PPT和校赛答辩PPT有云泥之别。我经历了三次大改,从最初的课题汇报思路到最终比赛思路的调整,从先说现象还是先说背景的思考,从介绍语言复杂冗长到简洁直观的转变,每一次调整,虽然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都让我离成功更进一步。所以,通过这次比赛也让我意识到:“玉不琢、不成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比赛的成功,离不开各位恩师的指导。陈英华老师是我课题和实验的领路人。我在大三加入陈老师的课题组,在此期间,陈老师毫无保留地悉心指导我进行实验,我们一起反思失败的经验,也体验过成功的喜悦,是陈老师提供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有机会展示自己。在准备比赛期间,实验教学管理中心的董为人主任为我们的课题提供了中肯的建议,并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自信。还有组胚教研室张琳主任、病生教研室黄巧冰教授……指导老师们为我的课题设计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为我们的比赛保驾护航,也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和保障。
把心种在哪里,哪里就会开花,希望我能够不忘初心,在实验的道路上慢慢求索。
十分耕耘 一分收获
□ “国赛”创新论坛一等奖获得者 郎欣月
直到现在我还没能从看到自己的名字投映在硕大的屏幕上的激动心情中平复下来,毕竟,这一路走来有太多的挫折和挑战。
回想起2016年暑假初进实验室时,对一切都很好奇,什么都想尝试,什么都想学。虽然每天站着看师兄师姐做实验无聊又疲倦,但是当自己拿起镊子解剖小鼠,从战战兢兢满头大汗到信心满满手法纯熟,那些疲惫就全部都烟消云散了。
但是面对科研,仅有最初的好奇是远远不够的。当100多份样品要提取RNA,跑qPCR时,当大拇指开EP管开到指甲劈断时,实验的繁琐和冗杂总是让人心力交瘁。真的想过要放弃,但是心中的梦想把我一次次从绝望边缘拉回来。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尝试。
所以在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后,如茅塞顿开一般重新设计了实验,并有了良好的结果。没有什么比好的实验结果更能鼓舞人心了。从这里我意识到阅读文献的重要性,即便满屏密密麻麻的学术词汇让人焦头烂额,一天都看不完一篇,但阅读到一定数量之后,这些异国的语言也会变得亲切,并且自己也掌握了快速阅读的技巧。虽然经常半夜还在实验室,一周五次被宿舍楼下保安记名字,虽然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是十分耕耘之后,你一定会看到成果。
带着这来之不易的成果,我参加了这次的比赛。最初总是觉得自己的实验结果不充分,实验过程也相对比较简单,演讲也缺乏技巧,所以没有太多的信心,而同时连出的两门成绩都低于我的平均成绩,更让我一度陷入绝望。不过在及时调整了心态后,我虚心听取老师们给出的意见,不断地完善PPT的内容,并在朋友们一次次不厌其烦的陪伴下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真的很感激她们在忙碌的考试周还愿意挤出时间一遍又一遍听我展示,并提出十分中肯的建议。
当终于踏上了“国赛”之路时,随行的队友也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看到其他学校的选手如此流利的演讲,我真的有点紧张和害怕,紧张自己会忘词,即便已经对讲稿熟悉到刚说完上一句,不用思考的下一句就接着出来了。还好,努力得到了回报。不管对手有多么强大,只要自己用十分的精力准备了,不管结果如何,问心无愧就好。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
□ “国赛”实验设计二等奖获得者 邵若洋
此刻再坐在电脑面前竟有些恍如隔世,就在今年寒假立项开始的那一刻,我正式推开了在当时的我眼里还颇为神秘的科研大门。这一刻来的远比我预想的要早,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短短三个月的倒计时就已经开始。
一开始的我们毫无科研经验,缺乏科研思维,在陌生的新领域面前手足无措。最初的调研阶段中,一篇篇文献在我们眼里犹如天书一般,每一个字母都令人望而生畏。然而正是在这种摸索的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实现了从零到一的跨越。
随后的设计阶段中,由于缺乏相关的基础知识,我们自学了多门相关课程。从教材到实验报告,一群新人翻箱倒柜,在前人的足迹中寻找着实验设计的蛛丝马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历尽艰难从文献中获取的碎片逐渐连成一个整体,第一个实验设计在无数个语音会议中逐渐成形。
开学后的建模阶段中,刚啃下实验设计的硬骨头之后我们又一头扎进了生物信息学这个全新领域,开始了新一轮的自学和摸索。从获取序列、同源建模、设计连接子、分子动力学调整到最后的结构分析,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其间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在最后的成果面前,我们不由得喜极而泣。
万事开头难,用于形容科研尤为贴切。万幸的是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整个过程中,组长始终顶着各种阻力迎难而上,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保证进度的前进。组员们都对自己的任务尽心尽力,为项目的进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老师也抽出自己的宝贵时间为我们的方向和计划提供指导与建议。
比赛前的最后两周,汇报PPT至少经历了四次彻底修改和三十多次的小规模调整,每次的修改和调整之后讲稿也需要随之修改,经常是前一版的稿子刚刚熟悉,下一版的稿子又接踵而至。直到赛前第三天的凌晨我仍在打磨PPT和讲稿,对每一幅图,每一个字,甚至每一处停顿,每一个语调都精益求精。
最终没能拿到一等奖,也许是时间仓促结果不够丰富,也许是经验不足设计不够完善,但不论如何,顺利完成了比赛就是对三个月以来的努力的最大奖赏。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短短三个月,从科研小白到参加比赛,收获的除了名次之外,还有更加宝贵的团队合作能力、科研思维和高效的执行力,走出了科研路上的第一步。科研之路道阻且长,然虽千万人,而吾往矣。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报名开始
本报讯 (通讯员/南宣)5月16日下午,2018年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南方医科大学专场在我校秋水堂春江厅举行。广东省志愿者西部计划项目办刘淑贤、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藏专项项目办副主任梁温馨、校团委书记陈旭坚,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郑鑫,各学院、附属医院团委书记以及学生代表出席会议。
宣讲会上,来自西部计划西藏专项的3名志愿者根据自己在西藏志愿服务期间的经历和在座的同学分享了自己的见闻。服务于阿里地区地委宣传部的2017届志愿者贾曜榕为了实现五年前的目标和想法,毅然放弃了组织部服务的机会前往阿里志愿服务,感受到了西藏人民的热情,更增添了自己志愿服务的信心。
服务西藏自治区卫计委2017届的志愿者沈家琪是我校医学工程学院2013级学生,她在毕业后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前往西藏进行志愿服务,获得西藏自治区青年五四奖章。她分享了在志愿服务期间医疗方面的温暖故事,感受到了“医者,大功无利”的品质,也感受到了被认可的幸福。
服务于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志工部的2016届志愿者刘雷从大学毕业到博士在读,一直本着“为西部地区奉献青春的初心”从新疆走到西藏,在志愿服务期间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为祖国下一带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会议最后,梁温馨为我校同学进行答疑,从志愿者的生活方面、工作方面、志愿服务年限方面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等方面进行耐心解答,并号召大家加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加入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在大美西藏一起奉献自己的青春。
沈家琪服务于西藏自治区卫计委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团中央、教育部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和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要求而实施的,财政部、人社部给予相关政策、资金支持。该项计划从2003年开始实施,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西部基层开展为期1-3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志愿服务。
广东对口主要服务地:
新疆喀什,兵团第三师,西藏林芝,广西(主要是百色跟河池),云南(怒江,昭通),贵州(毕节),甘肃(面向甘肃籍学生)
服务专项:
基础教育、服务三农、医疗卫生、基层青年工作、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疆、服务西藏7个专项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6月10日
报名方式:在西部计划官方网站(http://xibu.youth.cn/)和微信公众号“西部志愿汇”或“广东志愿者”填写报名表并下载打印,交所在高校项目办(设在校团委)广东项目办咨询电话:020-8386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