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3项科技成果获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本报讯 (通讯员/南宣)3月27日,从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获悉,2018年度,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其中,由基础医学院高天明教授牵头完成的成果《抗焦虑新靶点的基础研究》获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由公共卫生学院陈晓光教授牵头完成的成果《重要媒介蚊虫防制的关键科学技术》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由南方医院蔡绍曦教授牵头完成的成果《哮喘气道上皮损伤修复新机制与临床表型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抗焦虑新靶点的基础研究》围绕焦虑症发病新机制和新药靶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并获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研究工作在以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等为代表的SCI杂志上发表论文17篇,被国际一流专业杂志正面他引250余次,并获得国际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多次应邀在国际或全国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或专题报告。
《重要媒介蚊虫防制的关键科学技术》针对媒介蚊虫防制中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从白纹伊蚊的基因组分析、杀虫剂靶点研究到媒介伊蚊种群防控机制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并获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部分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对我国媒介蚊虫及其传染病的防控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具重要社会价值。
《哮喘气道上皮损伤修复新机制与临床表型研究》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和国基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下,围绕哮喘气道上皮损伤修复在哮喘发病中的关键作用,对哮喘气道上皮损伤修复的机制进行深入地研究,并获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部分理论研究成果在全国多家医院进行推广,为提高哮喘的精准诊治做出了贡献,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
学校2个项目入选2018年度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本报讯 (通讯员/曹旭)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结果的通知》,来自全国186所高校的296个项目获认定。这是继2018年6月教育部公布首批10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后,教育部再次认定这一重量级教学项目。我校获认定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目前学校共有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在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
我校获认定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为:2019年,公共卫生学院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事件卫生应急演练虚拟实验》(项目负责人:李华)、第一临床医学院的《虚拟临床实验室漫游-临床实验室规范布局与生物安全防范的虚拟仿真》(项目负责人:郑磊);2018年,第一临床医学院的《情景化综合急救智能训练系统》(项目负责人:郑维扬)。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实验教学项目、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延伸实验教学时间和空间、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理念、准确适宜的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先进可靠的实验研发技术、稳定安全的开放运行模式、敬业专业的实验教学队伍、持续改进的实验评价体系和显著示范的实验教学效果。
学校将“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纳入“十三五”期间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的重要内容给予支持。项目负责人将按照《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服务规范(2018版)》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技术接口规范(2018版)要求,做好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开放共享服务工作。项目认定后1年内面向高校和社会免费开放并提供教学服务,教育部将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对外联通和服务情况进行持续监管。
学校召开“十三五”规划中期工作推进会
本报讯 (通讯员/南宣)为加强对学校“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推进规划既定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位,3月中旬,学校召开“十三五”规划中期工作推进会。校领导、学校机关各部(处、室)、各直属单位、各学院、各附属医院、资产经营公司、顺德校区管委会领导及有关人员共计60余人参加会议。副校长文民刚主持会议。
文民刚首先介绍了学校“十三五”规划的中期建设情况,对规划目标涉及的50余个关键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通报,指出了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职能部门对目前未完成的关键指标任务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下阶段工作计划。
副校长黎孟枫对学校“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予以了充分肯定,并从着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推进学科资源整合、完善学科人才梯队、推进国际化建设、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加强科技创新及附属医院建设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设要求。
黎孟枫强调,一定要充分发挥“十三五”规划对于学校发展的引领作用和综合调控功能,规划既定目标必须不折不扣坚决落实。对进展缓慢、未达预期的指标,责任部门要善于抓住解决问题的“牛鼻子”,深入基层、一抓到底,加快工作进度,努力实现目标任务。各单位要在落实好“十三五”任务的基础上,创新思路、超前布局,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提前谋划好下一个五年规划。
40所高校齐聚我校 研讨来华留学医学教育
本报讯 (本报记者/黄瑶)3月29日,首届“高等学校来华留学医学教育管理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质量·创新·管理·发展”,旨在通过“以质量促发展、以创新促发展、以管理促发展”,实现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为国内来华留学医学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与会者围绕当前来华留学教育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
本次研讨会由我校发起,来自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40所开展来华留学医学教育高校的150多位教师和管理工作者参加会议。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执行秘书长刘宝利、广东省教育厅交流合作处处长李金俊、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文民刚等领导出席会议。
会上,多位专家分别围绕提高来华医学留学生培养质量、国际学生教育工作实践分享、国际医学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医学留学生现代化管理手段等多个话题展开研讨。
学校副校长文民刚指出,来华留学医学教育是来华留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教育部相继出台了系列文件,有效促进了留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面对全球化的人才竞争加剧,各高校必须在生源结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等方面都给予有力回应,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要与政府形成合力,一起推动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我校代表团访问斯里兰卡医学委员会和教育机构
本报讯 (通讯员/吴佩贤)3月11日至15日,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杜华带队赴斯里兰卡进行为期5天的交流访问。
代表团拜访了斯里兰卡医学委员会,详细了解该医学委员会认证的程序、注意事项以及我校递交认证申请的审批进度。代表团还访问了斯里兰卡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科伦坡大学和中国兰卡教育公司。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秘书长Priyantha Premakumara博士与代表团进行了友好会谈,介绍了斯里兰卡大学教育现状和国外大学在斯里兰卡的认证情况,分享了他的在华留学经历。他鼓励斯里兰卡学生到华学习医学,并表示将对我校的认证提供帮助。科伦坡大学医学院解剖系教授D.J. Anthony详细介绍了斯里兰卡医学教育体系,介绍了他们在解剖学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实践的有关经验,愿意在教师交流等项目与我校加强合作。中国兰卡教育公司Samantha先生就与我校共同拓展全新英文授课本科专业等项目合作形成一致意见。
访问期间,代表团还开展了招生推介会和组织了新生入学面试。加勒区议员Wijepala Hettiarachchi出席了我校在Siridhamma学院的推介会,他希望中国高校能经常性走入斯里兰卡学校,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升学渠道,他也将从政府层面努力为到我校学习的学生提供资助。推介会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当地媒体的关注。在新生入学面试会上,学生们良好的英语水平、对报读专业的认知给代表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访问旨在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增加留学生生源国,拓展招生专业,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访问达到了预期出访效果,深入了解了两国在临床医学等本科英文授课项目的相关政策,扩大了学校在斯里兰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我校下一步完成斯里兰卡医学委员会的认证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生入学面试
刘川获第七届“感动南粤校园”广东大学生年度十大人物
本报讯 (通讯员/南宣)近日,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体育局、广东省学生联合会联合举办的“青春引航,南粤榜样”——第十三届广东大中专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之第七届“感动南粤校园”广东大学生年度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中,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2013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刘川获得广东大学生年度十大人物称号。
此次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吸引了59所高校、近千名南粤广大青年学子的积极参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评选活动自2018年11月启动以来,经省内各高校推荐、个人自荐和相关领域代表组成的初审委员会的初步遴选,共有60位候选人进入终审评选环节,综合各候选人的报名材料和网络投票情况,最终在思想引领、创新创业、实践公益、文艺体育、对外交流和道德风尚等六大类别中评选出广东大学生年度十大人物10名。
(刘川人物介绍详见3版)
我校临床医学ESI学科建设有较快发展
本报讯 (通讯员/南宣)近日,学校召开临床医学ESI学科建设2019年度第一次推进会。会议由发展规划处处长肖炜主持,副校长文民刚、临床医学ESI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图书馆馆长顾萍作了《2019年1月我校临床医学ESI学科动态情况分析》的汇报。顾萍指出,我校临床医学ESI学科建设有了较快发展,1月份ESI全球排名第577位、国际排名百分比13.73%、总被引55374次,比2018年11月前进2位、国际排名百分比提升0.29、总被引增加2868次、新发论文317篇。
文民刚对学校临床医学ESI学科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指出,要进一步加快临床医学ESI学科的建设速度,各单位要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狠抓落实,发展规划处要定期召开推进会加强督导和辅导。
学校专家教授向图书馆捐赠图书
本报讯 (通讯员/黄晓容)2019年春季学期开学以来,我校钟世镇院士、姚开泰院士以及俞守义、赵克森、吴砂等教授积极向图书馆捐赠图书,共计350册,其中大部分是个人编著的中外文著作,如钟世镇院士先后两次捐赠图书200余册,不仅有他的个人著作,还有不少新版的医学图书,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捐赠图书,泽被后学,这是学人共同的理想。多年来,图书馆持续向广大师生、校友、社会团体及各界人士征集个人著作及所藏图书,并在图书馆网站设置“图书捐赠”栏目,公示历年来捐赠者的姓名及所捐赠图书。最早的记录始于1999年,张树欣等4名校友向母校图书馆捐赠了9册图书。
南方医院在全国率先开办《神经网络外科学》公修课
本报讯 (通讯员/南宣)近日,南方医院神经外科首次在我校开办大学本科生公共选修课《神经外科网络学》,3月23日在学校教学楼正式开课。这是国内本科院校首次正式开设神经网络外科专业课程,课程填报率100%。学生知识背景广,年级跨度大,在第一次课堂上,同学们主动发言,积极性高,互动性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功能组1998年开始帕金森病手术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三年时间完成1200多例帕金森病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影响力遍及东南亚;1999年开展了迷走神经刺激手术(VNS),同年,在毁损术的基础上开始开展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2003年正式开展伏隔核戒毒手术。2014年在国内较早的成立了南方医院“癫痫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MDT)”。DBS主要的适应症——运动障碍性疾病如帕金森病、扭转痉挛、特发性震颤等外,在DBS新适应症上开展积极的探索,近年来完成了华南地区植物人促醒、难治性癫痫、重度强迫症、药物成瘾的DBS手术。2016年还成立了华南地区“神经调控手术远程随访中心”。近年来,功能神经外科围绕伏隔核壳部与癫痫的关系深入研究,在动物实验、基础研究、理论综述、临床研究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