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 写影评】
以我满腔热血,换个太平盛世
--评《湄公河行动》
□ 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 方若蕾
或许是凉山烈士的红衣还在灰烬中,燃烧着点点星光,亦或许是蓝色海军们正一路劈波斩浪,纵横万里海疆。因为题材的相似,我对很久之前看的湄公河行动总是念念不忘。终于提笔写下这篇迟到了很久的影评,献给满腔热血的缉毒警察们,也献给所有为太平盛世而热血奋斗的中国英雄们。
我总是习惯将一部好电影,比做一幅美画卷。当《湄公河行动》这幅荡气回肠的画卷,在看客眼前徐徐展开时。有人为沙石飞扬,扣人心魄的打斗而叫好,有人为步步紧逼,环环相扣的节奏而握紧手掌。可最让我流连的,却是一个被嚼烂的字眼:情怀。我看过不少差评,很多人都说湄公河这部电影越来越偏向好莱坞式英雄主义,就连情怀也有些孤胆英雄的色彩,对人物的塑造也不够用心。“不。”我在心里为他们正名着。这部电影里有像高刚这样铁汉柔情的好儿郎,也有像郭冰这样胸怀天下的奇女子。他们的感情隐秘而热烈,需要看客们自己细细咀嚼,品味,才会唇齿留香。
心有柔情,细嗅蔷薇。中国的英雄们总是带着特有的含蓄与柔情的,一点点渗透在这个电影里。柔情可以是硬汉高刚放下枪,与自己的家人打通视频时那个舒心的微笑;可以是方新武与高刚在决战前,那个无言的拥抱;也可以是哥哥郭旭在枪林弹雨中护住妹妹的那个肩膀,宽阔而温暖。我感叹林超贤导演的匠心独具,为冷冰冰的战争赋予了友情,亲情,人情这些个柔情的香气。让中国铁血英雄们宛如那朵蔷薇般,带着温柔在观众的心中悄然绽放。
人性抉择,国家为先。这部电影揭露的是血淋淋的现实,将人性的抉择赤裸裸地摆在观众的面前。尤其是电影最后,当郝部长下达了必须要将糯康这个癫狂的魔头活着带回去的命令时,所有人都面临着尖锐的抉择。是就地解决,以拯救年轻的英雄们的生命;还是浴血奋战,哪怕牺牲,也要将糯康这个魔头带回以挖出背后更大的阴谋?高刚停顿的那几秒钟,仿佛也是对观众的质问:如果是你,你当如何?可中国的好儿郎们从没有退却这一个选择,人性抉择,国家为先。当彭于晏扮演的方新武驾着快艇迎难而上时,眉眼飞扬,尽是快意。影院身边的姑娘们都是一片叹息,我的内心却升腾着自豪,热血沸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且看看,这就是我们中国的英雄儿郎!纵然前方一片黑暗,可他们也势必要当那烈烈惊雷,划破最后一丝黑暗,守护这个国家。
《湄公河行动》这部电影,无疑是一部好片,无愧于它的口碑与票房。为我们塑造了那些惊艳绝绝的英雄们,纵然剧情塑造还不够完整,有些故事还没交代清楚。但它展现的中国式情怀,也足够让人热血沸腾,为它买上一张电影票。我感谢它,因为它让中国英雄们在我心中又重了几分。
写至此,搁笔。天色也有些晚了,窗外有星子点上屋檐。我在一片静谧中听去,还能听见呼啸而过的消防警笛声,再远点,有缉毒警察的凛冽枪声,海军军舰划开波浪的涛涛水声……可能这个夜晚并不宁静,可我却觉着无比的安心。因为中国的英雄们,还在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为我们守护着这个太平盛世。最后,献给所有的中国英雄们:你们在哪里,太平盛世就在哪里,而我们等着你们凯旋。
愿你仍是少年
--评电影《城南旧事》
□ 中医药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 陈玙
我儿时是看过《城南旧事》这部电影的,不提它眼熟的名字,听到送别歌响起的时候,我就恍然,原来是这部电影啊。
现在重温这部电影,我发现已经无法再像小时候那样天真的把自己代入进去,只关注英子一个人,只需要分出好人坏人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看下去。
列夫·托尔斯泰曾在《安娜·卡列尼娜》开篇写到“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电影里的四个家庭,秀贞因为孩子丢了而疯了,青年因为家庭负担而走上偷窃之路,奶妈为了养家离开了自己的孩子,英子的父亲最后得病去世。他们的不幸各不相同,却每一个都让人沉默,让人不禁惆怅。我本来并不是一个多感性的人,但那份无奈,甚至是难受总是萦绕在心里,挥之不去。以前无动于衷是因为不懂,现在的坐立不安是因为知道电影里的故事其实是有多沉重。
找回孩子的秀贞和回到亲生母亲身边的妞,原本该过上快快乐乐的日子,但命运终究是开了个致命的玩笑——惨死在车下。从某种意义来说,我认为这姑且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早已被枪毙的学生以及秀贞母女会在天堂团圆。
那个迫于生活压力而做了小偷的年轻人,结局是被抓了。之后会如何,我们是不得而知,但只要熟悉那个年代的历史,也知道不会好到哪里去。
英子的奶妈为了养活家庭,离开了自己的孩子,最后却得知,孩子都早已寻不到了。她无声地哭泣令人心碎,更让人不知所措的是,她没有选择,也毫无办法,生活得继续过下去,跟随着那个无能的丈夫,重新回到乡下。
还有那个从小疼爱英子,温柔可亲的爸爸,因为肺病,离开了人世,留下妻小。
可能越是知道被留下的人会经历些什么,越是能感受到,英子天真的视野里真实世界的残酷。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有句风靡一时的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那种在孤寂中徘徊,在黑暗中爬行以致绝望,才让挣扎着生存的人们觉得感同身受。
有人说,只有孩子才做选择,大人当然是全都要。电影里非圆满的结局让我耿耿于怀,想他们所有人的结局都好,希望他们的未来都是幸福的。但就是这种现实无法实现的躁动,更让我感到难受,就像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猛兽在不断嚎叫质问“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
可能,是因为这就是生活。生活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并非都是跌宕起伏的。我们在成长中懂得越多就越难快乐。时至今日,我也很难再找回当时看英子的那种单纯。
在不同的年龄看这部电影,带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一次,我看懂秀贞的疯,看明白了小偷背后无奈与苦涩,为奶妈的不幸而辗转反侧,更为英子父亲的去世而流泪。
除开那个年代复杂的社会背景,电影里人物的生活不禁让我眼前氤氲着泪。要说我最放心不下的,当然是主人公——英子,她天真,聪慧,因为她的纯真可爱,没有人不喜欢她。她单纯的快乐让我想起了童年,她的童言童语让我想起了自己……
因此,电影外,我涌起了一股冲动,我想去了解她的作者,去了解真正的英子。果然,她没有辜负我的期待,林海音先生即使经历了丧父之痛、姐弟之殇,她仍然是聪明,自强,独立的女性。这也是我所希望的英子未来的模样。
怀揣着这莫大的欣喜和满足感,我感觉自己已经汲取足够多的勇气,去面对人生道路上的点点滴滴。我希望等我年龄再长那么多岁的时候,我仍能像英子那样,像林海音先生那样,乐观而坚强,独立又不失热情,仍能用澄澈的心去看这个世界。
愿我们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缺氧痛
--评析影片《唐山大地震》
□ 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 吴滟泓
人生如肺,我们来自同一个地方,携带着自己爱的氧气,沿着气道缓缓行进,经过一个又一个支气管的分岔口,与沿路上的每个肺泡打了个照面,最终不计后果无谓得失,把自己的氧气全数交付与选择的那个,然后开始一场新的冒险。冒险本身不难,难的是带着缺氧的疼痛去生活。影片《唐山大地震》正是讲述了这样一个爱与疼痛的故事。影片原著《余震》的作者张翎曾说:“我们都很关注战争,却忽略了战争的后遗症。”,在影片讲述的这个故事里,“余震”的疼痛甚至超过了地震本身。
伴随着火车鸣笛、一声闷响,铺天盖地的蜻蜓使劲扑腾着翅膀来到主人公龙凤胎方登方达的身旁,这一场爱的选择与冒险由此拉开序幕。1976年7月28号唐山的一个平凡不过的燥热夏日夜晚,最终将方达方登与母亲三个人推上了缺氧的旅程。一块板,一头压着女儿,一头压着儿子,两个极度干瘪的肺泡都急需氧的滋润,“救弟弟”,母亲爱的氧气在此刻给了弟弟生的希望,同时也拔掉了女儿最后的氧气管。
影片里有几处对西红柿的特写,一处是盆子里冰着两个西红柿,弟弟回家后拿走了一个;一处是晚上睡觉前盆子里只有一个西红柿;一处是方登32年后回家母亲在她的“遗照”前冰着五个西红柿。
两个西红柿,两个孩子。在弟弟吃掉一个之后,另一个的分配明显而自然,一句“登,让给弟弟吃”,轻易将这种平衡打破。“凭什么都给弟弟吃”,可是最后发现无可奈何只能妥协。
地震过后压在水泥板下的方登听到妈妈的声音后敲打石头的小手努力地加快加重,在听到自己跟弟弟只能活一个的时候,已经没有力气停下来的小手重新敲响了石头,眼里的光却似乎越来越暗,好像早就知道了在这场氧气的争夺战里获胜的会是弟弟,几个小时前的西红柿风波好像早已经告诉了我们最后的结果。方登在母亲即将做出选择时睁大的眼睛,最后噙满的是自己悲伤绝望的眼泪,一声“妈”也淹没在向自己压过来的废墟里。
有时候,活着的苦楚不会比死亡少多少。
从方登醒来的这一刻起,她的世界似乎已经没有氧气了。从身体的重压下逃离,又困于缺氧的痛楚。
我们常说:都过去了,没事了。对于人们来说最痛苦的是生离死别,在影片开始对灾难来临时的描绘也许是很多人印象最深刻的点,其他的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对于一部名字叫《唐山大地震》的影片来说,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灾难,可在影片里描绘灾难的场景实在是不多,大部分篇幅都放在了对劫后余生的生活上。生活从不曾停下脚步,影片大量日常生活的镜头,也在告诉我们大家都开始了新的生活,灾难已经过去了,但在小细节的塑造里时时可见经历了生死的人心里的房屋还没建起来。过去了,但不是没事了。
在影片后面对方登32年生活的描述里,随处可见后遗症的肆虐。
影片里,养父母曾多次提到唐山,一次在方登说出自己名字的时候,方登只是摇摇头说我不记得了;养父说想带方登回去看看,方登沉重却果断地回“绝不去”;养父说“唐山的姥姥姥爷见到外孙女得多开心呀”,“您就是她姥爷”打着哈哈却沉默着,良久才向父亲说出了自己藏了几十年的淤结,“我不是不记得,我是忘不掉”,强忍着泪水却向父亲的肩膀靠去。相似的表情在影片中医院门口即将打掉孩子时也出现过,“你哪儿知道什么是牺牲啊”决然抛弃了爱情跟一切带着孩子离开;在国外定居后听到见到汶川地震的场景时,那难以控制的恐惧与“我一定要回去帮他们”的信仰。那都是在和平时光里难掩淤结的痕迹。影片里对台词的塑造以及对情感的酝酿让这段安静的劫后余生时光充斥着不安静的悲伤。
影片由西红柿展开,最后也以西红柿结束,“妈没骗你”一句话赚尽了观众的眼泪。母亲给女儿下跪祈求原谅,如果说方登推开门已经意味着原谅,那女儿在墓地里见到母亲这份沉甸甸的爱时给母亲的道歉,就是郁结于心32年的悲伤的消融了。影片结尾安排了很多母亲与女儿的交流,因为在这场灾难里,劫后余生仍承受着缺氧的苦楚的不只女儿一人。23秒,32年,每个人都是在缺氧里带着疼痛苟且求生。
影片名字《唐山大地震》从纪念碑样名字里闪出时下面写着after shock,也许是在告诉观众:我们都很关注战争,也为战争的后遗症发声吧。
《我不是药神》:用现实打破乌托邦
□ 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临床医学(输血医学) 宁立军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谈到艺术与弱势群体时,有这样一番醒悟:“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些话没说出来,所以很多人译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少有影视作品为白血病人或药贩子发声,展现他们的生活情况或是为活下去做的挣扎努力。《我不是药神》把走私药品、卖假药、白血病这些平日里我们会选择回避和忽视的问题搬上荧幕,把命运的无奈、人性的中的善和恶拖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们了解到天价抗癌药给患者带来的绝望,从而形成舆论合力。这也许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
我们在看电影时经常会问一个问题: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但是在这部电影中这个问题没办法回答,因为里面没有人是完美的好人,也没有坏到无可救药的坏人。他们都不是神,只是一个个如你如我的普通人。男主人公程勇,是一个竭力想把儿子留在自己身边的父亲,是一个想挣钱给患病的父亲做手术的儿子,是唯利是图的药贩子,也是宁愿自己的亏钱也要让白血病朋友们吃药的商人。而剧中的假药贩子,骗财害命,却在最后表现出一丝善意,在知道程勇自掏腰包买药救人后,没有把程勇透露给警察。
他们不是神,更表现出普通人对命运无常的无奈。故纵然再留恋这世间,再深爱着家人,面对来势汹汹的疾病,也一样束手无策。毕竟,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复仇者联盟”这样的超级英雄,没有人可以起死回生。
现实主义作品的震撼之处就在于它的真实。没有笔挺干净的街道,没有一尘不染的墙壁,没有一脸麻木的路人,《我不是药神》里的场景甚至有点“脏乱差”。电线参差交叉的狭窄巷道,被小广告覆盖着的斑驳的墙壁,各怀心事的形形色色的人,仿佛就是自己家小区楼下的小胡同。所以,电影人物的快乐,幸福,痛苦,绝望也来的更加深刻。
《我不是药神》有一个很贴切的英文名,叫Dying to Survive,既表达了白血病患者对生命的渴望,也描述了他们的状态“dying”,奄奄一息。更要的是生与死的强烈对比,由死到生,向死而生,正呼应了2018年国家对抗癌药的降价降税政策让更多癌症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
一部电影如果可以增加公众对某个社会问题的关注,那么它就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有意义的电影;如果一部电影促进了某个社会问题解决,那么它就可以是一座里程碑。在这方面,《我不是药神》无疑为之后的现实主义电影开了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