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
侯金林:历尽千帆,“抗非”壮士再出发
我出生在山西平遥古城,
17岁背起行囊坐着绿皮火车
离开家乡去西安学医,
一晃快40个年头了。
细细数来,
自离乡后只有一次
如愿回到家乡过年,
但转念再一想
这也已经是32年前的事情了。
——侯金林《我的四十年乡愁》
这些年,侯金林出色地完成了包括非典、H7N9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登革热等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任务。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他放下了对故土四十年的乡愁,义无反顾地投入为之奋斗一生的传染病医生工作岗位。这一次,他依旧不辱使命。
忆当年,披荆斩棘
2003年“非典”肆虐,侯金林仍记忆犹新,“那一年,广州非典疫情暴发,我取消了节前休假,节后临时接到了紧急通知赶往首都,向总后勤部、卫生部领导报告有关广东地区不明原因非典的情况。”
他回忆着,当时北京三〇二医院最先遭遇冲击,十几位医务人员和一位年近七旬的副院长均已感染。在他报告广州专家组认为病因最大可能是病毒感染时,在座的领导非常惊讶,因为他们得到的消息一直认为可能是衣原体感染。
侯金林回到广东后,带领着科室医护人员奔走在“抗非”救人的第一线。有一次,他在抢救了重症SARS患者后,突然感到咳嗽加重,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打电话告诉当时一齐参与抢救的同僚,让他们赶紧用药,提前预防。对于他来说,关心战友的安危胜过关心自己。
为全力救治SARS患者,同时避免与他人产生感染,侯金林和医护人员一道,曾连续三个多月吃住在隔离区。当年,他所在的医疗团队创造了广东省和全军综合医院单个科室收治“非典”患者最多、治愈率最高、死亡率低和医护人员零感染率的成绩,他荣立了一等功。
惜今朝,义无反顾
17年后,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湖北武汉拉开序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快速蔓延,57岁的侯金林义无反顾,再一次投入抗击疫情的工作岗位中。
“我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临时取消踏上回老家过年的路,家里人似乎早已习惯,从未埋怨过一句,这也更让我从心底感到深深的愧疚。”侯金林说道。2月10日,他加入广东省医疗队,三日后冒着风雪启程,支援湖北省荆州洪湖。
在抗疫的日子里,侯金林先后走访了洪湖市内6家医院,调研重症病人治疗状况,提出了“五色病区分区”管理方法。“红区主要收治为危重型、重症患者;橙色区域主要收治普通型患者,是重症危重症的预警区;黄区主要收治轻型和普通型;蓝区收治疑似病人;绿区收治出院患者康复区。”他耐心讲解道。
除了身体力行,侯金林还致力于科研攻关,为了更好地识别危重指标,他联手汉口医院,开展回顾性研究,发现年龄和C反应蛋白(CRP)及其它因素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一研究成果更好地帮助临床医生辨别确诊和疑似病人的病情,提前介入采取干预措施,最终减少疾病进展和降低死亡率。
率当先,潜心科研
在感染病领域传染病防控、慢乙肝优化治疗临床和科研方面,侯金林有着较深的造诣,他还勇于创新,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
侯金林率先在国内发现独特的乙肝病毒基因重组体和突变株及耐药进化规律,拟定了“三个时间点”和“四化”的“慢性乙肝抗病毒个体化治疗路线图”,并通过一系列创新性临床研究,用适合中国的方案、技术改变了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现状和格局,治疗5年耐药发生率从42.5%降低至3.3%。
他还首次提出并制定了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流程,形成国内首个专家共识,可使60%-80%慢乙肝患者免于肝活检,验证了结构学定量创新肝活检诊断的新技术策略。“优化治疗方案的临床推广应用,超过26.17万例乙肝患者受益,5年间共避免产生约10万例耐药患者,减少因乙肝耐药带来的沉重负担。”侯金林如是说。
守初心,投身公益
2015年初,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乙肝母婴零传播”理念,创造性地开展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公益项目,构建了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乙肝母婴传播全程防控跨学科跨社区临床管理体系。为了调整防治方案,他因地制宜,曾前往西藏岗巴、青海玉树、新疆喀什等地开展实地考察,了解这些偏远地区的情况。
“截至去年年底,已实现覆盖31个省市区的132家项目医院,注册医生达1660名,入组乙肝孕妇30700多例,阻断成功率达99%以上。”侯金林表示,通过建立多学科合作机制、医师培训、患者随访管理等方法,制定、推广和落实临床管理流程,规范项目运行等措施,实现了“百、千、万”既定目标。
多年来,侯金林坚守着医者初心,致力公益项目。他组建了“心肝情缘”志愿服务队,每年开展义诊、赠药、免费体检等服务超过3次,惠及民众达1万人次。他还多次带领团队前往江西赣州、山西平遥启动慢性疾病防治基层筛查项目,探索可推广的慢性肝病的社区筛查、早防早治和随访管理的慢病防控管理模式。
侯金林在感染病领域传染病防控及慢乙肝优化治疗临床和科研方面有较深造诣与创新,享有国际声誉,首次提出制定了我国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流程,首次提出“乙肝母婴零传播”新理念。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曾获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秀共产党员、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教育卫生系统职工道德建设标兵、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荣立军队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2020年2月10日,侯金林支援荆州洪湖,带上科研小分队及8000多份抗体试剂盒,在汉口和洪湖为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抗体检测,提高了筛查速度与效率。
图文来源:《广东科技报》
【优秀毕业生】
秉持内心,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葛增政,第二临床医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020年作为学校优秀毕业生,保送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时光如白驹过隙,很快就到了和南医大说再见的日子了。还记得第一天踏进校园的时候,懵懂无知,对大学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的想要快点融进大学生活,开启新的旅程。
那时的自己,没有想象过五年后的生活,却偶然中在心底埋下了五年中要走的路的种子,培养它呵护它,生根发芽,走到这段路的终点,也会是新的起点!
不经意的了解成了人生的转折点
大一开学前,我报名了二临的新生志愿者,提早了十几天到顺德校区,帮忙准备学院的迎接新生工作。其中有一项任务是在春风一楼的墙壁上贴往届优秀师兄师姐的海报。当时有张海报上面写了一个我未曾了解过的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正纳闷的时候,旁边的女同学指点迷津。那时的我挺羞愧,愧于自己的了解甚浅,对于自己未来要走的路了解甚少;但同时我也挺兴奋,自己有了新的目标,尽管它还遥远,却还是得心无旁骛地冲锋向前。
不久之后,学院举办了一次保研经验交流会,刚入学的我以凑热闹的心理前去旁听。这一听,便让我了解到了以前从未了解过的保研。那时起,我便也希望自己能和学长学姐那样,保研到自己最想去的医院深造。
顺德校区的早读声是很响亮的,不少同学6点就会在春华堂读书。就算有着赖床的习惯,我也强迫着自己加入到早读的行列,用洪亮的声音去唤醒充满元气的自己;课堂上的举手回答,从无到有,从跟风到发自内心,每一次都锻炼着自己。大一大二的课程会有不少展示,常以小组方式进行,和组员围绕着一个问题展开讨论,确定解决方法,再回到课堂分享出去,成了必不可少的“家常便饭”;下课后,图书馆是我最想去的地方,三楼的书架、书桌、阅览室、饮水机,我都好喜欢。喜欢坐在书桌复习着讲过的内容,加深印象。喜欢站在书架旁认真专注地刷着习题,查漏补缺。喜欢走在堆满着无数书籍的阅览室里,看着一本本书的书名就像是跃动的音符,挑选自己喜欢的,放松心情。这段时间真的很充实很难忘,学习的动力充斥着我的每个细胞,督促着我尽自己所能,搞好自己的成绩。
课外活动与科研生活的碰撞,悲乐交织
我是一个喜欢“玩”的人,所以顺德校区的社团活动我会经常参加。配音、手语、元旦晚会、医警活动、演讲比赛,好多好多。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当中,不仅能多方面发展下自己的能力,培养综合素质,还能认识很多的好朋友,一起度过那大学生活。不管获奖与否,开心快乐很重要。不过课外活动是需要耗费不少时间的,面对生理生化病理病生等一系列的课程,课余时间便变得十分宝贵,不少同学开始磨刀准备着自己未来道路的一把利刃“科研”了。零基础的自己,没有任何的头绪,甚至充满着对未知的恐惧。有段时间自己苦苦思考也未能开拓自己的科研思维。有句话说得很震撼:“由零到一的突破是最具挑战性的。”我纳闷着自己始终未能迈出科研这一步,直到我的好朋友将我领进他的大挑省赛,那未知的阴霾终于慢慢消散。
本来就不多的课余时间,在课外活动和科研比赛的双重压榨下显得格外珍贵。有时候不想熬夜的自己需要在而这种进行取舍。
敬畏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大三开始搬到了校本部和珠江医院,开始了见习和实习。面对新一波的知识冲击,从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并为之不断努力,成了大学后半段主要的生活。从见习时的胆战心惊,到实习时的勇敢尝试,病房的学习,充斥着喜怒哀乐忧思,每天都要以全新的姿态去面对患者,面对自己。在整装待发后,紧接着是挑战夏令营。各方面并不拔尖的自己,吃了不少挫折。很庆幸自己没有被挫折给打败,而是勇敢地坚持了下来。在面对外校优秀学子的时候,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自己未曾踏足的空间。这些空间让我眼界大开,也让我对未来的征程充满了期待。
在夏令营拿到优营,在学校内拿到推免资格后,保研的事情便告一段落了。不过后面还有一场考验个人、考验团队协作的临床技能大赛。在珠江医院临床技能中心,那里有活力四射的老师,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为了让自己对各项操作更加熟练,起床时间提前,睡觉时间推后,一度头上冒出了不少白头发。可回过头来却发现这段经历独一无二,无可替代。
未来的路上还会有很多的离别,可青春岁月只有一次,把握住了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在今后的日子里,怀着虔诚的心,乘风破浪,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