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xcb@smu.edu.cn

联系电话:020-61648099

校报

您现在的位置:

2023年第十八期(11月30日)第四版

时间:2023-11-30     编辑:黄瑶   点击:
新闻摘要:南医人 罗仁:“我一直在‘治未病’的路上”罗仁,南方医科大学二级教授,广东省名中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师。从事中医教学、医疗、科研工作近五十年,对中医肾虚证、肾病、结石、痛风、高尿酸血症、糖尿病、风湿病、红斑狼疮、失眠、虚劳、亚健康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利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中医药学、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亚健康状态防治以及中医肾...

南医人

罗仁:“我一直在‘治未病’的路上”

罗仁,南方医科大学二级教授,广东省名中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师。从事中医教学、医疗、科研工作近五十年,对中医肾虚证、肾病、结石、痛风、高尿酸血症、糖尿病、风湿病、红斑狼疮、失眠、虚劳、亚健康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利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中医药学、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亚健康状态防治以及中医肾病、糖尿病肾病等基础与临床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和第七批中医师承制导师;曾受聘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肾病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综合医院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来源:党委宣传部 党委学生工作部

文字:柯佳 黄瑶


罗仁教授

青年与梦,结缘南医

1976年,当时的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前身)刚刚迁往广州,学校中医系只有几位教授,为了壮大中医系,学校向其他高校要了4位年轻的毕业生,罗仁彼时刚大学毕业,幸运地被选上了,就是这个偶然的机会,罗仁与南方医科大学结下了近半世纪的缘分。

“从我1976年毕业到现在,已经有四十七个年头了,我一直守在学校中医内科教研室,没有动过位置。从青年医生到老中医,从小青年到老人家,可以说我把整个青春献给了我们中医药学院,献给了南方医科大学,从这点讲我还是感到很自豪的。”罗仁说道。

罗仁从参加工作以来,到如今成为中医药领域的知名专家,他见证了学校的蓬勃发展,更见证了中医药学院的成长壮大,中医内科教研室从起初一个不知名的教研室到如今全国重点学科,中医药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初期只有几个人,到如今二千余名师生的学院,成为国家高水平中医药学院的代表,众多成绩的取得,罗仁深感自豪和高兴。

“中医药学院能够取得如今的成绩,是几代南医人,几代中医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在中医药学院的这么多专家教授共同努力下取得的。”罗仁说道。

基层义诊,医者仁心

罗仁擅长运用《周易》《孙子兵法》的哲学思维指导临床实践,倡导“医不厌奇”,凭借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提出“肾炎从肝论治”“补肾三十法”等观点,且以辨证准确、用方精炼、疗效肯定、价格低廉等特点,广受患者的好评。

自1991年始,他带领医疗队到东莞市进行肾虚证和风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利用工作时间为村民看病。当发现当地医疗条件较差、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后,他所在的中医科每年都会到这里进行“送健康到农村”的义诊活动,至今已经连续坚持了三十余年。

“三十余年的义诊活动,让中医科与道滘镇和石碣镇两个镇之间建立了良好的联系,每次中医科下乡义诊都受到村民的热情欢迎。每当老病号来复诊,了解到当时的病已经治好,我们都深受鼓舞,感受到义诊带来的成效,我们科室能够坚守一个点为老百姓服务,是为社会服务的良好表现。”罗仁说道。

随身带着处方纸,是罗仁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只要有需要,他就可随时随地为病人望闻问切、诊病开方。跟别人不同的是,他的方子“方里有方”,即除药方外,还有一个包括心理、饮食、运动、养生等方面的综合调养方。对于经常来就诊、熟悉病情的老患者,他还经常通过发信息、发微信等方式为他们开方,减少了患者频繁到医院看病的麻烦。2018年,“罗仁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获批准成立,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

“不治已病治未病,分析来说叫上工治未病,已病要治,但是在没有病以前做好预防保健才是更重要的,就是强调上工治未病,按照现在话来说是预防好,所谓上工就是高明的,即是好的医生。我们坚持中医辨证论治,根据病人疾病,按照中医辨证给病人开方治疗,我们中医给病人一个综合治疗方案,也是我们上工治未病的一个要求。”罗仁说道。

大道无术,科普健康

2003年,罗仁开始亚健康防治的研究,在他的积极倡导与参与下,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成立,2005年,广东省中医亚健康专业委员会成立,罗仁任常务副主任委员,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个亚健康指南——《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

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亚健康状态防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通过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亚健康状态具有既可发展为疾病状态、又可逆转为健康状态的双向性转化特点。研究团队研制了《亚健康评定量表(SHMS V1.0)》及其参考诊断标准,制定了《亚健康状态的三级干预方案》,创建亚健康疲劳状态的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探讨亚健康疲劳状态的发生机制,并筛选其潜在的分子标志物。

他在慢性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中,首次提出“二三九四”中西医结合慢性病防治的创新模式,推广“简、便、验、廉”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以健康帮扶、健康促进、体质调理为特色,解决了当前我国慢性病“重治疗轻预防”的客观问题。

“关于亚健康,我从2002年开始面对社会讲课,到现在为止讲了288场,这点我是比较自豪的,因为每次讲课我都说我是南方医科大学的专家教授,同时也是一名中医。讲完课后再给群众把脉开方看病,无形中宣传了学校,也进行了科普知识的宣教和中医中药的服务。”罗仁说道。

诲人不倦,硕果累累

罗仁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四十余年来,坚守传道、授业、解惑初心,主讲《中医内科学》《基础中医学》和《中医养生学》等课程。他在教学中重视教学改革,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他做学问的严谨、对科研和医生这一职业的热爱以及医德的魅力,深深打动着学生。

他言传身教,重视学术传承和交流,为培养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有高素质的学术继承人和良好的学术梯队。迄今为止,他已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及师承弟子百余人。

罗仁带领团队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联合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37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0项。获得10项发明专利,出版专著72部,发表论文350余篇。

罗仁寄语身处新时代的学子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同学们要服从国家大局和国家发展目标,要爱校、爱父母,热爱中医专业。无论是毕业或在校的学生,只要是学习中医,就要相信中医,练好本领,为病人服务,为社会服务,树立中药信心,把中医坚持坚守和传承下来。”

优秀学子

郭绍燊:理想伴热爱同行

郭绍燊,药学院临床药学专业2019级学生。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特等奖等奖项。

来源:药学院

作者:郭绍燊


郭绍燊

认真专注,成果随坚持而来

从顺德校区搬到广州校区,是生活和学习上变化较大的一个转折点。虽然在学习方面,没有取得特别优异的成绩,但也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在学习之余,我还参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有幸担任项目负责人。我开始进入实验室感悟科研操作的乐趣。

万事开头难,在项目开始时遇到了不少的困难,甚至连最基本的操作问题,都需要多次查阅文献才能解决。不仅是刚开始溶液配制,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再到最后的数据检测,都经历尝试、失败、查文献、再尝试、再失败的过程。在实验之中,很多事情与我们所设想的大相径庭,比如实验的过程状况百出,操作步骤频繁出问题,一种方法失败后,需要确定是对原有方法的修改还是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方法等等这些,都让我们几个科研小白手忙脚乱。但是,有问题才会有收获,从发现问题到结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做科研所需要的不止是热忱,还有正确的科研思维和需要清晰的实验方法与思路。这与平时的实验课不同,并不是通过已有材料,进行已知步骤,获得已知结果的过程。

另外还需要做好学习、科研和生活之间的时间分配。在最后也实现了当初立项时定下的目标——顺利发表文章以及参加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幸运的是我们的团队在姚新刚老师的指导下获得了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特等奖。

劳逸结合,挥洒青春的汗水

加入学校篮球队是这四年中最大的收获之一。在球队的四年里,教练吴建强的教诲和同伴的陪伴与鼓励贯穿始终。

最初,球队的比赛大多以失利为主,那是一段比较低谷的时期,但是队伍上下一心,做好每一次训练。最终在教练的带领下,球队逐渐能取得胜利,也能在更高的舞台中与更强劲的对手较量。能与球队共同成长,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球队宛如灯塔般照亮我前进的方向,给我带来了鼓励,使我收获良多。期间随队比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回望2019年,球队师兄们在毕业前的最后一次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之后随着师兄们的离开还有之后疫情冲击,重建球队的任务落在了我们这群新人菜鸟身上。于是,2020年的比赛三战全败。所谓知弱而图强,即便经历挫折我们也没有想过放弃,在吴建强教练的带领下,我们去了许多地方增长比赛经验,向不同的高水平队伍学习。正是这一次次的比赛经验,才有了我们后来广东省大运会的好成绩。与球队共度的时光,汇集成了我滚烫青春里最沸腾的一章。

脚踏实地,目光所至星辰大海

今年二月,在期待与忐忑中开启,我步入了本科的实习阶段,实习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过程,让我对我所学的专业,其面向的职业和其在社会中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有了一个大致的系统的了解,也让我更加懂得怎么做好职业规划和把握好人生的下一步应该怎么走。这是一段从校园到社会,从学生到社会人士的过渡。

不知不觉,实习任务即将结束,大五学年的进度条亦将过半,离下一人生阶段也愈发接近。与当初相比,虽仍有所迷茫,但多了些许从容,新的生活仍在继续,希望自己能够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在专业知识方面再登高峰,继续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地走下去。

优秀学子

陈炳林:追随星辰的脚印

陈炳林,药学院临床药学专业2020级学生。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药学科学组“创新成果特等奖”与“优秀论文奖”。

来源:药学院

作者:陈炳林


陈炳林

科研启程:融入大创项目

我在科研领域的起步相对较晚,大一大二期间连续错过了大创项目的报名机会。

在大二下学期,我看着同学们都留在校本部参与大创课题,心中充满了失落与焦虑。然而,在今年二月,我有幸通过姚新刚老师的课程了解到了他的大创项目正在招募成员,于是我赶紧与姚老师取得联系,加入了项目组。老师详细讲解了项目内容,并安排研究生师兄指导我们后,我们开始研究相关资料,构思方案。在没课且师兄有时间指导时,我们就会来到实验室,打打下手、熟悉环境,学习操作实验仪器。

克服困难:提升科学素养

打击很快就接踵而至。在填写大创申报表时,我的不足之处一览无遗。我甚至连文献查阅都不熟练,只知道一个知网,不会查找英文文献,更别提阅读了。这导致我填写的内容没有深度,逻辑混乱,用词也不够专业。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反复修改申报表,才终于勉强完成。之后,我开始了文献阅读、实验和论文写作,与一般的大创项目无异。得益于前两年在团委宣传部积累的作图技能,我在这期间还为上一届大创师兄们的论文配图进行制作和修改。

积极备赛:提高专业水平

大四开学后不久,我便开始了“药苑论坛”参赛的准备工作,这一过程充满了曲折。PPT、演讲稿、论文在老师与师兄的指导下改了无数次,期间暴露出不少问题:配图不美观,语言不专业,衔接不流畅,甚至无法回答老师的问题。正如老师说的:你之所以写的和念的不通顺,是因为你没有真正理解你写的东西。这让我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我文献阅读不精,也没有深入理解实验内容。

为了改善这一点,我开始增加文献阅读量,对文献进行细致的分析。向老师和师兄请教实验细节,包括实验的原理以及组织切片如何对比,描述不同组切片的差异等。实验时也更加关注理解与分析每一个步骤,而不仅仅是完成操作。

激烈角逐:收获满满

在完成第一轮线上参评的视频录制后,我如释重负,也一度认为该止步于此了。结果却出乎我们意料,我们的项目被评为准一等奖。

经过第二轮准备,我作为代表参与了线下的评比。在老师、师兄的指导下,在项目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获得了第十五届药苑论坛创新成果特等奖,为这次比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获得这次“药苑论坛”特等奖,不止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要感谢学院和老师的支持,感谢师兄和项目成员的付出。

科研的道路永无止境,未来也许还会遇到更多未知的困难。但我坚信,只要坚定信念,追随星辰的脚印,不断提升自我,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走向更远的未来!

最新文章

南医人

更多>>

【教师节】郑磊:尽心尽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郑磊,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医学科主任。作为一名高教教师,郑磊以高尚的师德师风、精湛的业务能力和满腔的教育热情,孜孜不倦地培育着一届届医学人才,尽心尽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方面,郑磊担任第一临床医学院实验诊断学等课程教学任务,近一年来,授课人数达 1961人次,总学时达774小时;临床接收规培生25人,实习生20人,进修生51人。作为第一指导老师共培养硕士6...

【更多】

【援藏】第三附属医院程亮:践行援藏初心 扛起医者担当

图为程亮(右一)手把手指导当地医生开展脊柱内镜手术。(图片由程亮提供)在林芝市人民医院开展援藏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累计开展约200台脊柱微创手术;累计开展3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并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开展自治区首例颈椎内镜和自治区首例胸椎内镜手术;……2023年8月,带着对西藏这片高原的无限憧憬和一丝忐忑,2023年度“双百计划”援藏医疗队员、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二科副主任医师程亮来到林芝市人民医院,开启了自己的...

【更多】

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