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中医药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心晴阁特邀中基文史教研室教师庞杰为学院学生开展中医心理知识讲座。
庞杰在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方医院中医科出诊,并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讲座以《红楼梦》为引子,运用“医品红楼”的方式,巧妙地将中医与心理的联系层层展开。
首先,庞杰以《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病案为例,从七情内伤的角度向同学们剖析林妹妹得病的前因后果。从中医学角度观察,林黛玉缠绵的病程就是情志致病和久病伤神相互发作的过程。她旁征博引,历数林黛玉得病前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因心理变化而牵动的疾病反复,同学们逐渐了解了林黛玉情志与病情的关系:肝气郁结令她脾胃受损,饮食不思;木侮肺金,又使气不流精,凝而为痰,最后血随气涌,自然咯血。一直以来被大家认为是爱使小性子的林黛玉实际上是“不知者疑为性情乖戾,其实因肝阴亏损、心气衰耗”。
讲述完林黛玉的病案后,庞杰又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林黛玉的心理状况,结果发现,林黛玉竟然是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而林妹妹如此严重的心理问题,无疑加剧病情。在引述最近的川师舍友杀人案时,她满怀担忧地提出,当今抑郁症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大学生因不同程度的抑郁而导致的不良事件时有发生,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她呼吁同学们调整心态,运用中医思维和中医理论调整情志,回归内心的宁静。
庞杰着重介绍了古代以孙思邈、朱丹溪为代表的中医心理养生智慧。她认为心理和身体的作用是相互的,运用中医心理调节的方法,无疑会促进我们的健康。她援引孙思邈“养生十要”和“十二少”的观点,向大家说明保养精神的重要。同时又以朱丹溪“收心养心”“(心)主之以静”的名言为例,论证了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的论述。师生互动中,有同学提问如何从中医角度保持平静、拥有良好心态、平衡生活中的压力,庞老师引用《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一句,表示心灵的宁静并不意味着彻底的无欲无求,而是克制不必要的欲望,让心灵回归平和,这样自然得以拥有健康心理。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还围在庞杰身边不停追问着中医与心理的相关问题,他们表示通过这一次讲座,不仅增进了中医思维应用于心理学的了解,同时也加深了心理学作用于养生中的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