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下午,学校第四届科技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云山大讲堂”在枫叶厅开讲,广东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文学院院长熊育群受邀主讲“岭南文化与中国现代国家转型”,分享其作为一名移居广东20余年的作家对岭南文化的体悟与思考。讲座由党委副书记昌家杰主持,副校长宁习洲和学校师生代表约350余人现场听取了讲座。
熊育群指出,岭南文化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他首先从岭南最古老的百越文化的消失谈起,他举例雷州半岛的石狗雕塑、客家人的围龙屋、潮汕人的语言和广府的商业文化,说明岭南文化生机勃勃,充满人性,冲破了中原儒家文化伦理道德的束缚,客家、潮汕、广府三大民系成为岭南文化的基础。
他还指出,广东之所以挺立潮头、敢为天下先,还得益于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兼容并蓄地吸收西方文化。他梳理西方的“地理大发现”来到澳门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分析了近代广东地区的革命历史,都使岭南文化形成了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这也成为中国现代国家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昌家杰指出,熊育群引经据典,将平实、平等与平权的岭南文化基因和波澜壮阔的中国国家现代转型结合起来,并告诉我们中国的现代转型在相当程度上源于岭南文化以及传承这一文化的岭南人,这样的认知逻辑令人耳目一新、思路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