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普及金融知识,提升在校学生对金融业务的风险防范和识别能力,12月16日,由广东银监会、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送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来到我校博雅书院。活动以讲座的形式开展,主题为“金融资产安全知识主题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中国农业银行广州白云支行机构部经理刘珏铄担任主讲人。
刘珏铄从发生在身边的骗局入手,开始了这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她首先给大家介绍了“徐玉玉事件”——犯罪分子通过虚拟号码联系徐玉玉,诱导她将钱转入指定账户,发现被骗后,徐玉玉万分难过,报案后回家的路上,徐玉玉突然晕厥,医院全力抢救仍无效,一个18岁的生命因一场网络骗局而结束。刘珏铄借由这个事件,提醒大家提升对金融业务的风范防范和识别能力的重要性。紧接着,她给同学们介绍了互联网时代下安全用卡的常识,包括线上和线下用卡安全的注意事项。线上用卡时,要确保网络环境、支付工具、使用网页的安全性;线下用卡也不能马虎,为防止不法分子克隆户主的银行卡,在日常用卡中,要注意个人银行卡信息安全。银行卡保管时注意不与身份证放在一起,勿转交他人;刷卡时注意遮掩密码、保留消费凭条;密码设置切勿使用简单数字或者生日,建议线上线下对不同账户使用不同的密码。
刘珏铄介绍了今年新推出的利民便民的“银行卡新政”,包括:实行三类账户分类管理;同一银行异地存取转账免费;ATM转账24小时内可撤销。刘珏铄通过介绍个人征信业务,提到凡是涉及个人诚信问题的业务都可能会成为个人征信报告评分标准。她强调,未来个人信用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从现在开始就要加强个人征信意识,防止个人征信报告中出现“污点”。
刘珏铄表示,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泄露比较严重,不法分子通过多种形式伪装成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可疑包裹、法院传唤等手段恐吓持卡人,诱导持卡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同时,大学生越来越习惯于在互联网平台购买商品,部分平台或者代理商对客户信息有所泄露;不法分子趁机伪装成客服,利用所掌握的信息博取信任,进行欺诈。刘珏铄提醒,涉及资金安全问题时,任何情况下不要慌张,要谨慎,多核实对方身份,遇到诈骗电话或者收到可疑消息也可拨打110电话报警。
刘珏铄还现场播放了一些网络诈骗案例的视频。在最后的互动环节,现场同学踊跃提问,不仅分享了此次讲座的收获体会,还针对“P2P网贷”、租借账户的风险等方面提出疑惑,刘珏铄逐一进行详细解答。
此次讲座的开展,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金融行业的整体了解,引导学生树立了金融业务风险防范意识,帮助学生培养了正确的消费观念。
广州日报新闻链接: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6-12/20/content_18_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