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也是第13个“国际幸福日”。为帮助同学们在亲近自然中舒缓压力、感受幸福能量,心理健康中心在校本部莲心花园举办了“幸福耕种”园艺疗愈活动,28名同学通过亲手劳作,在松土播种间开启了一场心灵疗愈之旅。

活动伊始,心理中心教师汤思尧向同学们介绍了“园艺疗法”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松土的专注能缓解焦虑,种植的期待可激发希望,而团队协作更能增强人际联结。
本次活动邀请资深的园艺爱好者段刚老师担任指导。在他的引导下,同学们分组投入实践。有人挥锄松土,感受泥土的厚重与温度;有人细心移植花草,体会生命成长的细腻;更多人蹲身清理杂草,笑称“烦恼也随杂草一起被拔除”。

随着一株株花草在春风中舒展,莲心花园逐渐被盎然绿意与欢声笑语填满。活动尾声,大家纷纷认养莲心花园的植物,成为莲心花园的园丁,感受正念园艺、开心减压的过程。
照料植物的过程亦是自我关照的练习——及时“除草”负面情绪,定期“松土”释放压力,耐心等待成长,幸福便会如春草生生不息。
今日埋下的不仅是种子,更是对幸福的期许。希望同学们能在四季更迭中感知生命力量,让心灵与草木共生长。
当天,由心理健康中心主办的“幸福传递计划”活动也吸引了来自各个专业,不同地域的学生参与。活动以“传递幸福,温暖彼此”为主题,旨在通过互动与分享,提升参与者对幸福瞬间的感受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参与者通过“幸福卡片”写下自己的幸福瞬间和自己独特的幸福小妙招,并将卡片传递给陌生人,同时自己也会获得一张来自其他参与者的“幸福卡片”。这一环节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让参与者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温暖与支持。

一位参与的同学在活动结束后表示:“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幸福其实很简单。当我收到陌生人的幸福卡片时,那种温暖的感觉让我一整天都充满力量。我也会把这份幸福传递给身边的人。”
另一位参与者分享道:“通过活动,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明白了倾听与理解的重要性。幸福不仅是个人的感受,更是一种可以传递的能量。”
心理健康中心老师表示,“幸福传递计划”不仅是一次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更多人关注心理健康,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