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至11日,学校2025年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赋能研讨会分别在广州校区和顺德校区举行,近500名来自30多个培养单位的2024年新增研究生指导教师及单位领导、管理老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培训,40余名培养单位领导、研究生辅导员和管理人员参加研讨会。

副校长刘叔文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面对新的形势和使命,必须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加强一流导师队伍和一流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加快推动研究生教育扩规提质。他强调,要增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感、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责任感、推动学校“冲一流”的紧迫感,希望研究生导师们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做科技前沿的“领航者”,做为人治学的“大先生”,做价值塑造的“工程师”,希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提高素养,增强本领,甘于奉献,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把思政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融入教学科研各环节,当好研究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黄文华作《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报告,介绍学校研究生教育平台、研究生创新成果、研究生培养与学位授予等基本情况。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张原英作《研究生指导教师立德树人职责和科研诚信》报告。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赵静波作《研究生心理危机的特点与稳定化策略》专题讲座,为构建和谐导学关系提供实践经验和科学遵循。研究生院分管院领导和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分别就研究生招生、学位授予和思政教育等工作,尤其是《学位法》实施下我校研究生学位工作运行体系进行介绍。
当天下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赋能研讨会在顺德校区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任映红作《筑牢信仰之基,弘扬科学家精神》报告,解读了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为做好研究生思政工作提供启示。
分组讨论环节,参会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围绕研究生德育与价值观引领创新实践、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协同育人能力提升、研究生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支持、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思政教育等专题展开交流,探讨做好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路径、新方法。

与会人员积极分享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经验,交流氛围浓厚。会议提出,要把党建和思政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奋力培育时代新人,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4月11日上午,与会人员前往顺德大革命时期革命历史展览馆进行红色研学。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场景,大家不仅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更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进一步增强立德树人的使命感。

各培养单位研究生导师、辅导员代表认为,此次培训暨研讨会既有宏观政策引领,又有一线实践经验分享,为大家搭建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为今后做好研究生教育各项工作开辟了新局面。大家表示,要适应新要求,应对新挑战,切实提升育人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