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论坛有深度更有温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理化阐释”论坛举行

时间:2025-09-24

作者:鲜于梦然 梁媛 邓雅馨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

9月20日,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理化阐释”论坛上,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通过8场专题报告、4组辅导研讨,构建了理论阐释-实践转化-学术服务的完整链条,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贡献了兼具深度与温度的学术样本。学校党委副书记张锅红出席会议并讲话,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老师及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张锅红表示,此次会议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实践路径与时代价值展开学术交流,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把握与学理化阐释,将有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思政课建设、医学人文教育的深度融合。

第一阶段报告围绕历史逻辑与理论突破,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朱文哲主持。清华大学教授郭建宁系统论证两个结合作为新时代理论创新的重要地位,揭示中国化概念百年演进历程;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金龙提出学理化阐释的三维框架:结构分析-体系建构-功能阐释;武汉大学教授项久雨深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结合的历史必然性及何以互相成就;湘潭大学教授吴家庆解析党的领导内涵从三位一体到全面领导的时代演进。

第二阶段报告突出实践路径与价值契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万东主持。中山大学教授林进平紧扣两个结合,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互补性;山东师范大学教授高继文‌阐释新时代理论创新的原理性贡献;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傅慧芳通过福建实践案例,揭示理论创新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辩证关系;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孟宪平论证中华文明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契合性。

本次论坛分四个小组召开了社科课题选题辅导会。专家们围绕与会人员提出选题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就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与学术规范等问题进行辅导,研讨气氛热烈,交流充分。专家们对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的阐释,进一步凝练了学术问题意识,有效推动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同向同行。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