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xcb@smu.edu.cn

联系电话:020-61648099

教学

您现在的位置:

校园走访:青年学子眼里,劳动还“光荣”吗?

时间:2014-04-30     来源:中国教育报    点击:
新闻摘要:编者按:近年来不断有关于大学毕业生卖烧饼、从事烧烤生意的报道,引起社会热议。

 编者按:近年来不断有关于大学毕业生卖烧饼、从事烧烤生意的报道,引起社会热议。而南昌大学试点大学生自己清扫宿舍楼的制度也引来广泛关注。普通劳动者,对今天的青年学子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眼里的劳动还是“光荣”的吗?大学生愿意当普通劳动者吗?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把这些带着问题的目光投向青年学子们。

  “对于教学楼的清洁阿姨,从来没有奢望她们的生活会过得很好。阿姨总是用笑容面对采访,我们却很难笑着面对阿姨。走基层让我们走进了她们的心里,看到了属于她们的不平凡。学生能做的不多,带走教室的垃圾就能减轻她们很多负担,每个教学楼如此,每个大学亦如此。”这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一学生刘学强写下的一段采访手记。

  从4月份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张中华建议:校报组织学生记者分头跟随学校食堂的厨师、教学楼清洁工、宿舍楼管、校车司机、维修工等工作人员劳动一天,体验和采写他们的酸甜苦辣。

  同劳动,从好奇到感动

  【当他们真的与师傅们同劳动之后,好奇心就变成了满满的感动】

  都说如今的大学生在就业压力面前功利心越来越重,越来越习惯等价交换的契约精神,那么对于他们身边那些默默提供服务的劳动者,步伐匆匆,目光专注前行的大学生,还会停下脚步关注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报学通社记者李智超、定世豪、易凯、刘学强等20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他们拿出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寻访身边的劳动者。

  但当他们真的与师傅们同劳动之后,好奇心就变成了满满的感动。采访学校某食堂厨师班班长朱亮强的刘畅、李瑾、江杰、阴晓明4位学生认为,如果没有这次采访任务,恐怕大学4年甚至一辈子都不会想过到食堂的厨房去看看,更不会了解食堂师傅为我们的付出:从凌晨4点上班,一直忙到晚上8点才能下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重复每天繁重而琐碎的工作。阴晓明说:“当知道这间食堂一年14000斤面粉、大米89000斤、84000斤蔬菜、55000斤肉类都是几位师傅亲手变成几千人一年的一日三餐时,既震惊又感动。像朱师傅在这里服务了7年,烹调的食材数量惊人,但朱师傅始终如一地重复着这些看似简单却工序繁琐的工作,早出晚归,每年休息不到30天。”

  而采访校园电瓶车司机、校园清洁工、宿舍楼管的学生,同样带回沉甸甸的感动。特别是采访电瓶车司机的几位学生,他们专门选择刮风下雨的天气跟班采访。4月下旬是武汉的雨季,瓢泼大雨中,电瓶车又是全敞开式的,乘客从学校东边到西边,坐着都是受罪,而司机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必须不断巡回。

  触灵魂,从感动到行动

  【从好奇到了解,再到感动,再到同情,之后就是他们更擅长的行动】

  关注身边劳动者可能不算太难,但大学生能够拿出真心来对待劳动者吗?组织学生采访报道校园一线工作者的活动,近年来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也时有开展,让默默无闻的劳动者走上前台,赢得更多人的尊重,将“劳动者光荣”这一朴素真理继续发扬光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殷修林介绍了这样一个情况:该校文泰教学楼的楼管大爷有一个5岁的小外孙,经常在双休日时来看爷爷,他会在学校下晚自习后跟着爷爷清理教室抽屉里的垃圾。有个学生觉得很有意思,拍了张照片传到网上,感动了许多读者尤其是本校学生,他们纷纷对自己在教室里遗留废弃物表示惭愧。该校法学院志愿者更是行动起来,开展“给清洁工放一天假”的团日活动,不仅广泛宣传尊重楼管劳动,更发动数百名志愿者参与到义务清理教室垃圾行动中来。这个行动的影响十分明显,有楼管反映,教室里的垃圾数量较以往明显减少。

  在北大、清华,一批批大学生志愿者协助学校办起了工友夜校,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志愿者,还将工友们的孩子教育问题纳入到服务内容,开展义务家教等活动。该校大四女生黄明欣甚至早在两年前,就发起了“守望拾荒老人”的志愿者行动,如今在武汉地区已经发展到十几个高校数百名大学生参与,颇有影响。

  重养成,从行动到劳动

  【开展学生公寓自主保洁就是要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中进行养成教育】

  独生子女、社会分工细化、高校后勤社会化等因素导致很多大学生没有体力劳动经历,那么,他们还能做普通劳动者吗?南昌大学、长江职业学院等高校重新发动学生参加劳动的尝试,给出了多少有些意外的结论。

  在上个世纪,参加义务劳动是大、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作为“70后”,大学老师余向阳记得,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参与打扫过教室卫生或大扫除。但当他在2005年开始留校担任辅导员后,除非是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学校和学院一般不会组织大学生参加集体劳动。

  但最近一些高校又开始尝试开展大学生义务劳动的举措。几年前,武汉长江职业学院出台规定,将义务劳动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还纳入素质学分,不参加义务劳动的学生就拿不到毕业证。学校出台这样的规定主要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意识,通过劳动课程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这一制度坚持至今,该校学生参加劳动已成习惯。

  不久前,南昌大学在7个学院推行学生宿舍自主保洁试点,辞退保洁人员,由学生自己负责寝室和宿舍楼的保洁,按照任务量得到保洁收入。试点学院的负责人介绍,保洁工人走的时候担心学生公寓卫生会一团糟,没想到学生自己动手,活干得比保洁工人更漂亮,宿舍比以前更干净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打扫学生公寓的队伍中来,承包方式也更加多样,寝室、班级都可以成为承包单位。

  因为不再提供专业的保洁服务,更多的学生改变了生活习惯。公共区域不能再乱扔垃圾、生活垃圾随手带出宿舍……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动手能力在加强。

  “在保证安全和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学校还将进一步拓展学生自我服务的领域,实现全员、全过程育人。”南昌大学的校长助理李培生说。他认为,图书馆管理、实验室管理、简单的维修等,只要搭建好平台,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空间非常大。

  对于大学毕业生从事与专业无关的普通劳动的问题,大学生普遍认为,可以作为权宜之计解决生存问题,但如果一生止步于此,对社会和自己都是很遗憾的浪费。而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劳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张中华说:“并非要他们放弃专业发展,成为普通劳动者,而是要学会理解劳动本身的意义,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通讯员 陈博 甘萍)

  点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张中华:

  大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对身心健康、个人成长都非常不利。在学校参加一些适度劳动,包括打扫寝室卫生、整治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而言大有裨益。

  最重要的是,大学生通过参加劳动,接近普通劳动者,具有特殊意义:能够更加真切了解社会,了解普通劳动者的艰辛,了解劳动的价值;增进对劳动者的感情,尊重珍惜劳动成果,比如不乱丢垃圾,不浪费粮食等;心中装着老百姓,养成“老百姓是天”的观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更好地站稳群众立场,特别关注普通劳动者,关注低收入群体。

 

 

最新文章

南医人

更多>>

【教师节】郑磊:尽心尽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郑磊,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医学科主任。作为一名高教教师,郑磊以高尚的师德师风、精湛的业务能力和满腔的教育热情,孜孜不倦地培育着一届届医学人才,尽心尽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方面,郑磊担任第一临床医学院实验诊断学等课程教学任务,近一年来,授课人数达 1961人次,总学时达774小时;临床接收规培生25人,实习生20人,进修生51人。作为第一指导老师共培养硕士6...

【更多】

【援藏】第三附属医院程亮:践行援藏初心 扛起医者担当

图为程亮(右一)手把手指导当地医生开展脊柱内镜手术。(图片由程亮提供)在林芝市人民医院开展援藏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累计开展约200台脊柱微创手术;累计开展3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并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开展自治区首例颈椎内镜和自治区首例胸椎内镜手术;……2023年8月,带着对西藏这片高原的无限憧憬和一丝忐忑,2023年度“双百计划”援藏医疗队员、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二科副主任医师程亮来到林芝市人民医院,开启了自己的...

【更多】

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