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动态】火线淬炼彰显医者仁心

时间:2020-02-29

点击: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第一批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李慧敏正在查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挽救病患、防控疫情,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党委周密布局、科学决策,全院医护人员全程参与、全力以赴到抗疫工作中。

闻令而动 彰显责任担当

疫情来袭,南医三院党委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应急处置预案,21次召开疫情应对紧急会议,成立医院新冠防治指挥部;分批次召集全院员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培训,开通发热门诊及疑似病例隔离病区,制定预检分诊筛查、隔离观察和报告机制,对医疗用房进行调整布局等;不仅要求医护人员驻守疫情一线,还号召全员取消春节休假返岗就位,立即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线。

为避免群众就医产生不必要的感染风险,医院开通由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影像科等科室专家组成的新冠肺炎互联网免费网上门诊,目前已为数万名群众提供义诊咨询、心理安抚等线上指导服务。

武汉离城通道关闭,脊柱外科一区护士长陈晏的父母和孩子滞留武汉,她心中万分担心。但在医院召集发热门诊值班人员时,她拖着行李第一个报名。急诊科护士长郭嘉带头承担发热门诊及预检分诊等重担,从腊月二十八到现在,每天近距离为每位患者测量生命体征,严格筛查把关每一位通行者,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口。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药学部陈文瑛深知要让患者及时得到救治、保障医护安全,就得有充足的药品和防控物资。她一边着手清点库存,回收各临床科室防护用品,一边紧急联系相关医药公司、发动平时储备的资源提供货源信息,一边又做好负责采购但屡遭挫折人员的思想工作。在她带领下,药学部通过各种渠道为医院筹集采购了一系列急需防控物资,加上社会捐赠、开源节流,有力保障了医院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逆风出战 两派精锐援助湖北

疫情就是命令。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南医三院两次主动向广东省卫健委请缨出征湖北。第一批医疗队17人披坚执锐,于1月28日星夜出征,支援武汉市汉口医院。医疗队队长、呼吸内科张达成有两个孩子,一个两岁多,一个刚满月。虽然家里有老有小,但是家人都支持他去武汉前线。张达成说,大学时我经历了非典,当时有医务人员保护我,现在该我去保护武汉人民。临时党支部书记、重症ICU主治医师李慧敏是一个两岁孩子的妈妈,爱人也是一线医生。得知没有被批准参加医疗队,她径直去找科室主任:“我有家庭负担,但我更愿意在这时候舍小家为大家,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请再次考虑我的申请。”在她的坚持下,医院最终选派她前往武汉。

根据省卫健委“增兵”指令,南医三院第二批医疗队于2月21日下午再次出征,增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病区。33名队员,大多数来自呼吸内科和重症医学科,其中有一半是党员。

第二批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副院长程燎原的父亲93岁、母亲87岁。他从2017年开始为期三年的援疆征程,春节前刚结束挂职,还没来得及休整,马上联系远在美国的哥哥,请他回国照顾父母,同时主动向医院党委请战出征,可谓才下火线又上战场。程燎原说,党员就应该越是艰险越向前,快退休了,要尽量为党和国家多做点有益的事情。

能回家乡支援,一直是医疗队队长、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程远雄教授的心愿。第一次请战,医院考虑他担任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没有批准。他再次请战,医院最终同意。作为钟南山院士的学生,程远雄表示,钟南山老师不顾年迈,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逆行奔赴最前线,让他深受感动和鼓舞,也更加坚定了他奔赴一线的决心。2017年,神经内科王晓锋副主任医师作为广东省第七批援非医疗队副队长,在非洲加纳执行为期一年的援外医疗任务。他不仅妙手仁心救治患者,更用汗水和热血筑起中非友谊的桥梁。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他又再次请战支援湖北。

“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作为一名党员,这就是使命,作为一名医护人员,这就是职责,我们就应该冲在最前面。”南医三院的医疗队队员们怀着使命和责任,剪短自己的秀发、吻别熟睡的孩子、惜别新婚燕尔的爱人和年迈的父母,带着组织的重托毅然决然出征武汉。

火线淬炼 践行初心使命

1月31日,第一批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在前线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李慧敏书记在疫情一线发展党员,除原有5名党员外,其余12名队员均积极申请“火线”入党,希望以党员的身份与病毒作斗争。医疗队副队长郑国栋、郑佩瑛在会上郑重提交入党申请书。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脉氧饱和度低于93%,就属于重型病例。张达成主管的患者方先生那段时间血氧饱和度多次低于这个临界值,而且重症监护室先后3位患者死亡,方先生时时刻刻都被死亡的恐惧包围。张达成安慰他:“你一定要坚持下去,我会一直盯着你,不用多想,我一定把你救回来。”为了恢复患者的氧浓度,寻求更多的氧,张达成到处“刷脸”,最后找来制氧机与含储氧袋的吸氧面罩辅助方先生治疗。看到血氧饱和度升高,张达成更有信心。经过十几天治疗,方先生转出重症监护病房,在普通病房继续观察治疗,并鼓励其他患者,和张达成一起号召大家坚定战胜病毒的信心。

一名武汉护士确诊后,感觉自己扛不下去,提出要给家里有个交代。李慧敏和同事们一边及时给予其镇痛镇静、高流量面罩吸氧和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一边细心开导,加油鼓劲,该护士最终转危为安。医护一线没有护工、清洁人员,男护士吴垒会主动承担体力活,为患者清理大小便、擦身,清理堆积如山的垃圾;女护士拖着重达几十公斤的氧气罐在病区穿梭更是常事;为缓解病患心理压力,护士陈晓敏、李桂林下班前还会到患者床边拉拉家常,消除他们的顾虑。

疫情是一次大考。在多项数据呈现向好变化的关键时期,南医三院党员干部也将毫不松懈,把支援当使命,把病区当战场,把岗位当战位,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为坚决打赢这场人民战争作出积极贡献。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