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子】平凡之路因坚持而闪耀

时间:2025-08-03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药学院

点击:

陈熙妮, 2021级药学创新班学生。获全国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特等奖,主持省级大创项目1项。现推免至复旦大学药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学海无涯:以勤为舟,以恒为桨

回想刚入学时,面对全新的课程与知识体系,我感到有些吃力,对未来也感到迷茫。大一上学期,我的绩点排名仅为18名。在年级里,高手如云,看着周围同学成绩优异,我内心感到有些失落和焦虑,怀疑自己。可我不甘心就此放弃,我深知自己不能一直沉溺于这种消极情绪中。于是我开始自我反思,仔细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

我发现自己的学习方法存在很大问题,死记硬背多,理解运用少,考前抱佛脚多,平时积累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努力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与老师积极互动,课后及时整理笔记,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遇到不懂的问题,我就主动向同学请教,相互进步,虽然有时候花费大量时间反复研究,但是解答出难题让我颇有成就感。

就这样,靠着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儿,我的成绩逐渐有了起色。大一下学期开始我绩点位列前三,这给了我莫大的信心。此后,我始终保持勤奋刻苦的态度,不断努力,虽然有时候会因为学生工作或者参加某些活动导致学习计划不能按时完成,但我并不会为此焦虑,我会及时调整心态,重新投入到学习中。凭借这份执着,我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以及多次校奖学金,还荣获了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这些奖项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坚持和付出,也是我不断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见证。

科研之路:以创新为刃,以探索为翼

作为一名药学生,科研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接触科研后,我发现科研之路并非想象中那般光鲜。我主持的省级大创项目,在开始阶段就困难重重。首先是资料收集,面对庞大的文献库,我无从下手,不知道哪些资料是有用的,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收效甚微。而且,在实验操作方面,我也是初出茅庐,对一些仪器的使用不熟练,对一些实验的标准操作流程也不是很熟悉。

在唐斓老师和实验室师姐们的耐心指导下,我逐渐找到了方向。对于文献收集,老师教我如何利用专业数据库进行精准搜索,还教我如何快速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在实验方面,师姐耐心地教我操作仪器,从最基础的步骤开始,一遍又一遍地示范,直到我熟练掌握。团队成员们也互相支持,合理分工,大家齐心协力,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才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后来,我带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参加了全国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备赛过程同样充满艰辛,我们几乎每天泡在实验室反复练习,力求每一个操作步骤精准无误。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为我们讲解细节、模拟场景,让我们少走弯路。与我并肩作战的同伴也功不可没,我们互相鼓励,分享心得,调整策略。正式比赛中,我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顺利完成了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最终获得特等奖。这次实验技能大赛是我大学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所带给我的不仅是技能的提升、团队的友谊和比赛的荣誉,更是一次全方位的成长与蜕变,将对我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多彩生活:以热情为笔,绘青春华章

除了学习和科研,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全面发展。我积极参加各类校园活动,担任学生干部,做好学生服务工作。我担任了药学三班的团支书以及药学创新班的教班,我深知学生干部工作的重要意义,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工作事务繁杂,组织活动过程中,各种突发状况频出,尤其在举办的活动与考试周时间邻近时,同学们因学业压力大,参与热情不高,这无疑给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不小的阻力。

为了平衡好工作与学习,我首先在时间管理上下功夫。每天早晨,我会先拿出十五分钟,对当天的事务进行详尽规划,将各种任务一一罗列,依据紧急程度和重要性进行排序,把重点任务标注出来,确保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能高效地推进工作。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热爱运动,但不会把运动看成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更多是在享受运动。我是在不断尝试中最终才找到自己的节奏。我会提前规划好每天的时间,把各种任务细化到具体的时间段,然后在完成这些任务后,再安排运动时间。运动让我在紧张的学习和科研之余,能够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率。运动场上的竞争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这种心态也帮助我在学习和科研中更好地应对挑战。

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虽然这些活动会占用一些课余时间,但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快乐和成长,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同时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这一路走得并不容易,但我始终没有放弃。正是这些挫折和困难,磨练了我的意志,让我在学习、科研、工作和生活各方面都收获颇丰。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每一个平凡的我们都能书写属于自己的不凡篇章。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