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抗美援朝医疗队与南医大

时间:2024-11-02

点击:

70年前,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火洗礼中,从东军区医学校起步,学校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六变隶属、七易校名、迁校址,从北国到南粤、从军队到地方,历经艰难困苦,坚守初心使命。在学校筹建初期,上海抗美援朝医疗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50年10月8日,党中央决定出兵援助朝鲜,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上海作为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和医疗中心,也进行了大规模的群众动员,号召医务人员支援前线。

上海医学院带头成立了“上医及其教学医院抗美援朝联合委员会”,并于1950年12月9日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一致决定:“愿意参加志愿手术队,负起救死扶伤的工作”。上海医学院的行为在上海医务界起到了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195012月15日,上海市医务工作者抗美援朝委员会成立,其宗旨为:“在志愿的基础上,组织上海医务界,以有效的实际行动抗美援朝。目前以组织医疗队、手术队,支援前线为第一任务。”

在上海市卫生局及医务工作者抗美援朝委员会的动员下,上海医务工作者纷纷报名参加支前医疗手术队,共计1164人。根据队伍编制需要,经过体检等程序,最终组建了三支队伍,共计320人,上设一个总队,队长为黄家驷。其中,第二大队前往齐齐哈尔,由黄家驷兼任队长,109人,主要由上海医学院、华东卫生局、同仁医院等单位组成

第二大队到达齐齐哈尔后,对学校筹备成立及组建初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帮助。第二大队1951年8月回沪。8月11日,由上海医学院组建的第二批抗美援朝志愿医疗手术队第七大队奉命赴齐齐哈尔第二陆军医院,中心任务是:协助陆军二院创建东北军区军医学校及担任教学工作;继续提高在职干部的业务及技术水平;对伤病员的诊断和治疗,并作各个方面的技术指导;贯彻和完善已订立的各部门常规制度。据此,第七大队将队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医院工作,一部分参与军医学校的创建和教学工作。沈克非、黄家驷、林兆耆等教授不仅指导了学校的筹备组建,还积极参与了学校的制度创建、教学开展等工作。在学校成立初期的干部人员中,近三分之一的人来自上海抗美援朝医疗队,其中教员全部为上海抗美援朝医疗队成员。

沈克非、黄家驷、钱惪、林兆耆四位医疗专家参与学校初期筹建

东北军区军医学校的成员

学校用当时的交通工具马车迎接医疗队队员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