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第四季度“广东好人”名单出炉,珠江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王晓武荣誉上榜。
治愈病例8000余例,成功率达98%以上,近两年义诊行程超10000公里,减免患儿费用320万余元,带出一支年轻、专业、特色的心外科尖兵队伍……王晓武33年坚守临床一线,从出生仅1天的新生儿到九旬老者,用心修复每一个“心发动机”。
“治病救人、解除患者病痛一直是我的理想及方向。”30多年来,王晓武主任初心不改,他“仁心”救治,精研各项疑难“心”病,极大提高病患生存质量;他“真心”助人,牵头多方慈善机构,为欠发达地区先心病患儿送去生的希望;他“同心”筑梦,感染带动身边人矢志奉献心外事业;他以一颗赤诚滚烫“医心”,换来无数病患们的重获“心”生。
30年刀尖起舞,以“仁心”修复八千“心发动机”
心脏被誉为人体“发动机”,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发动机”一旦停止运转,将危及生命。急、难、险、重是心脏疾病的特征,心脏外科手术好比是“在刀尖起舞”,对症复杂多变,技术要求高,术中风险大,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极高的心理素质。
不惧挑战,迎难而上,是王晓武与患者生之意志的双向奔赴。为出生后仅1天的新生儿实施心脏手术,创造生命奇迹;24天全力抢救,将感染性心内膜炎、一度多脏器衰竭的16岁少年“拉回人间”;为24岁先心病患者实行华南首例不开胸置换肺动脉瓣;手法精湛,帮罕见心脏胀大至常人三五倍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更换瓣膜,让“大心脏”不再气喘胸闷;大胆应用新技术,为心衰终末期患者植入“人工心脏”。
救命不等人,遇到就要上。“通宵达旦”已成为王晓武团队之常态。王晓武团队曾在30小时内,接连为三名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了紧急手术,也曾一周做了6台急诊手术,加上常规手术安排,连续四天通宵。完成手术后小睡一会儿,蓄满精力迎接下一台手术,是王晓武三十年如一日的日常,他感到劳累但甘之如饴。
王晓武带领团队每年完成疑难心脏重症病例500余例,先后完成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冠心病手术及心脏移植8000余例,近2年挑战性完成大于70岁高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2例;手术成功率达98%以上,手术最小年龄为出生后1天新生儿,体外循环手术最小体重1.2kg,最大年龄达90岁。
17载风雨兼程,以“真心”托举五千困难家庭
“呼……呼……呼……”梅州市义诊现场,王晓武眉头紧皱,4岁女孩晶晶的心脏杂音听来就如列车驶过的风声,这正是先天性心脏病典型的表征之一。
在我国,大约每100个存活的新生儿中就有1个先心病患儿。他们生长发育慢,喂养困难,容易生病,往往因错失最佳治愈窗口期,终身饱受病痛困扰,甚至失去生命。
痛心于此,王晓武作为主要负责人及参与者,于2007年发起“大爱救心”项目,每年率领团队定时定点到各地乡镇开展义诊筛查活动,经评估将适合手术的患儿转入定点医院治疗;并联合多家慈善机构,通过“医保报销一点、慈善救助一点、医院减免一点、家庭自筹一点”的创新救助模式,发动全社会慈善力量,合力托举一个个困难患儿家庭。“治愈一个孩子,就等于挽救一个家庭,我们提供专业的诊疗技术,慈善机构提供充足的资金,两者结合,可以发挥‘1+1’大于‘2’的公益效力。”王晓武说。
专业过硬,尽己所能,只要还有希望,王晓武决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患儿。2024年6月,在珠江医院心血管外科的病房里,16岁的小慈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她自幼患有复杂性先心病,且伴有语言和肢体残疾。由于没有及时手术干预,已形成重度肺动脉高压。更不幸的是,她的父亲十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病去世,留下单亲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生活异常艰辛。在接到小慈母亲的求助电话后,王晓武团队迅速行动,成功为小慈实施了手术,并积极联系社会各界力量申请救助基金。目前,小慈已返回特殊学校继续学习。
这只是王晓武17年义诊生涯中救治5000多名贫困先心病患儿中的一员,他成为“大爱救心”项目中救治患儿最多的医生之一。
日夜兼程,风雨无阻,义诊筛查与救治已是王晓武和欠发达地区患者之间的庄严承诺,“我们不管再忙,再累,都要进行义诊活动,这是我们医生、医护人员的责任。”仅近两年,王晓武率领的珠江爱“心”团队的义诊足迹便已踏足广东省汕尾市、梅州市、揭阳市,贵州省盘州市等多个地区,共计筛查人数860余名,义诊行程10000余公里,救助患儿超过 200人次,减免医疗费用320万余元。他通过多方努力,将珠江医院确定为“大爱救心”项目的第三个定点医院,并增加了心脏瓣膜病救助,让公益成果惠及更多患者与家庭,为他们带来“心”的希望。
初心不改,以“同心”筑梦健康未来
1985年9月,王晓武以优异成绩考入第四军医大学,以“军人+医学生”身份开启了他“治病救人”的光荣征程。从如海绵般疯狂汲取养分的医学生,到兢兢业业的住院医师,最终成长为心外科带头人,王晓武的初心一直未变,鞭策他不断前进:“干了心脏外科,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当我们把一个个先心病小孩、主动脉夹层老人救好了,由内而生的喜悦和骄傲,是什么语言都表达不了的。”
王晓武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目前,珠江医院心外科团队既有经验丰富的才俊中坚,又有奋发图强的青年博士,这个平均年龄30多岁的集体各有特长,配合默契,相互支持,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各自光芒。
王晓武一家都投身于医疗事业,为患者的赤诚真心形成了这个家庭的独特“时差”。妻子是一名ICU护士,忙碌的工作让夫妻二人常常见不上面。凌晨1点,刚下手术的王晓武也会收到女儿发来的微信消息:“爸爸,我刚做完实验,准备休息了。”眼看家人的辛苦劳累,王晓武感到心疼与亏欠,却也更感骄傲和自豪,“一定要让家人明白,心外科医生虽然辛苦但都是与死神搏斗,是很骄傲神圣的职业。我女儿一心要学医,也是从小受这种观念的鼓舞。”
王晓武曾写下自己的感悟与祝福:“我最幸运的事情,就是能够做我喜欢的事情,并称之为‘工作’。愿你也热爱你的工作,用爱及热心去工作!”这份热忱,也让他荣获2004年省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012年荣获集体二等功、2014年获“南粤楷模”称号、2019年获个人三等功、2022年获评“羊城好医生”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