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技术如何重塑外科手术流程?5月9日至10日,在2025年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智能化外科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第六届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大会上,国内外1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的前沿应用展开深入研讨。

大会分为院士及主旨论坛、五大专题论坛和及手术视频交流会、诊疗示范行,通过主旨报告、指南解读、学术研讨等多种方式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
数智外科:从虚拟人到精准微创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易学锋在开幕式上回顾了广东数字医学领域的开创性历程。从2002年钟世镇院士团队开发我国首套数字虚拟人数据集,到方驰华教授团队在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的多项突破,广东在数字医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推动了数字医学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发展。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刘希华高度评价专委会工作。珠江医院党委书记苏广武介绍了医院肝胆一科依托广东省数字医学临床工程研究中心,历经20余年攻关,自主研发了“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等多项国际领先成果。
大会主席方驰华总结了中国数字医学23年发展历程。他指出,未来应聚焦肝癌早期筛查,通过分子探针技术捕捉肿瘤微环境变化,实现“细胞层面早诊早治”,从而大幅提升患者生存率。
院士领衔,共话数字医疗新突破
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樊嘉院士以“肝癌诊疗新技术和新策略研究进展”为题,全面介绍了肝胆外科治疗技术及新辅助治疗的新进展,系统解析了荧光成像、人工智能、机器人及5G远程手术、肝脏移植微创化及异种移植等技术的突破性应用,为未来肝胆胰诊疗指明了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等院校知名专家分享了前沿的研究成果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AI 技术在外科手术规划、术中导航、术后评估等环节的创新成果和技术如何重塑外科手术流程?本次大会还设置数智化肝脏外科、数智化胆道外科、数智化胰腺外科、珠江数智化微创肝胆胰外科以及AI外科技术创新与实践五大分论坛。其中,AI外科技术创新与实践论坛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外科领域的应用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专家们展示了通过 AI 算法实现对手术风险的精准预测、利用智能影像识别技术辅助手术器械的精准操作等,充分体现了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潜力。
本次大会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智能化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办,珠江医院、微创器械创新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南研究院、广东省数字医学临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承办。中国工程院钟世镇院士、中国科学院赵玉沛院士任名誉主席,珠江医院院长郭洪波、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智能化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方驰华任大会主席,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智能化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剑任执行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