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肢体乏力两个多月,去医院看病竟然确诊脑膜瘤。近日,60岁的罗阿姨(化名)总感觉身体右侧的手脚使不上劲,在家人的建议下,她来到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三院”)就诊,诊断结果让人大吃一惊。最终,南医三院神经外科主任彭玉平团队创新应用前沿的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事先颅内手术的实时精准“导航”,帮助罗阿姨恢复健康。
脑膜瘤是什么?
手脚无力怎么就查出了脑膜瘤?这是癌症吗?拿到诊断结果后,罗阿姨心生疑问。专家介绍,实际上,脑膜瘤通常不是“癌症”,大多为良性,是一种常见的脑部肿瘤。它长在大脑和脊髓中间的那层“脑膜”上,所以叫“脑膜瘤”。脑膜瘤由于生长缓慢,在早期患者通常没有症状,但在变大后就可能会压迫神经,出现像罗阿姨这样手脚乏力、甚至头晕头痛、眼花的症状。
在经过进一步检查后,彭玉平主任发现,罗阿姨的脑膜瘤位置非常特殊,病灶紧邻控制肢体运动的关键脑功能区,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瘫痪。这意味着医护人员在手术中不仅要彻底切除肿瘤,还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每一根重要的神经纤维和血管,手术操作难度极高。

前沿技术精准助力高难度手术
面对这一高难度手术,彭主任团队创新应用了MR混合现实导航技术。借助这项新技术,医生为罗阿姨创建了精确的脑部三维模型,通过这一模型,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肿瘤位置,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正常脑组织。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智能眼镜实时查看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立体关系,实现精准定位和操作。
手术成功切除了罗阿姨的肿瘤。手术结束后不久,罗阿姨便清醒过来,意识清楚。经系统检查显示:其右侧肢体活动自如,肌力完全正常,未出现任何新增的麻木、无力或功能障碍。“这一次成功应用MR混合现实技术,是精准神经外科理念的生动实践。这不仅是技术的创新应用,更是以患者为中心,追求最佳疗效和最小创伤的具体现。”彭玉平教授表示。
据悉,目前MR混合现实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复杂手术的术前规划和术中实时导航,同时在远程医疗协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技术在神经外科、骨科、口腔科及急诊等多个临床科室得到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手术精准度,特别是在需要避开重要神经血管的精细操作中优势明显,并有助于缩短医生的学习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