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传帮带”,为“鸡爪”少年成功解“石”

时间:2025-08-25

来源:第五附属医院

点击:

“医生,我没喝酒也没吃海鲜,手指怎么就伸不直了?” 在韶关市曲江区人民医院诊室里,高中生小李举着呈 “鸡爪” 状僵硬的左手,满是困惑与焦急。

谁能想到,让他手指 “失灵” 的 “真凶”,竟是他两年间几乎不离手的可乐!

寄宿生活的小李,习惯了靠可乐“续命”提神。两年下来,手指却渐渐不听使唤,最终弯成了尴尬的“鸡爪”状。父母带着他跑遍多家医院,得到的诊断总是“扭伤”,治疗无果。

就在一家人陷入绝望时,今年七月,他们偶然得知一个消息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创伤骨科专委会主任委员、第五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主任、三级主任医师钟华教授,正长期驻点在曲江区人民医院。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一家人赶到了“家门口”的医院。

“隐形杀手”:900μmol/L尿酸与“致命结石”

钟华教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一检查就发现了关键线索:小李的血尿酸值高达900μmol/L,远超正常上限两倍多。检查发现,其手腕部肌腱通道内卡压着一颗体积约板栗大小的痛风石,这正是导致其手指活动障碍的“罪魁祸首”。

“医生,可我没喝酒,也没吃海鲜啊!”小李的惊呼,道出了无数同龄人的健康隐患。“你看这片阴影,”钟华教授指着X光片解释,“这就是你每天喝的可乐变的‘水泥’!”

“饮料里的果糖比酒精更危险。”钟华教授用打火机比划着说,“它像双面胶——既让肝脏拼命制造尿酸,又堵住肾脏的排泄通道。”

最新数据显示,像小李这样的青少年患者正爆发式增长:郑州痛风风湿医院统计发现,近三年25岁以下痛风患者增加两倍:每10个年轻患者中,就有7个有把奶茶可乐当水喝的习惯。广东部分城市体检显示中学生尿酸超标率高达15%。

◆取出的部分痛风石

“家门口的省级医疗”:成功解“石”恢复功能

明确病因后,钟华带领着曲江区人民医院骨科团队实施了精准的手术,从小李腕部肌腱里剥出了灰白色的“石块”。“看,就是它让你手指报废的!”护士把取出的结石放在托盘里,“就是这些尿酸结晶像干涸的水泥,死死地糊住了肌腱纤维。”

术后第二天,小李僵硬已久的手指很快恢复了活动能力。“以前总想着怎样去广州的哪家大医院,没想到家门口就有名医轻松解决,真的是太感谢了。”小李父亲激动地说道。

“双百行动”赋能:基层诊疗能力显著跃升

这改变的背后,是“双百行动”的扎实成效。作为第五附属医院派驻专家,钟华不仅主刀手术,更身兼曲江区医共体副院长,扎根基层“传帮带”。正是他凭借丰富经验,精准揪出了“痛风石卡压腕管”这一易被误诊的罕见病因,避免了小李继续走弯路。

依托“双百行动”平台,第五附属医院与曲江区医共体总院开展深度协作,通过专家驻点帮扶、手术带教、人才培育等创新举措,全面提升曲江区医共体诊疗水平,助力区域医疗高质量发展。半年来,在钟华教授的带领下,曲江区人民医院已成功开展近20项首例手术! 在“双百行动”持续帮扶下,连复杂的心脏消融手术都能在当地完成,真正实现了“大病不出县”。

专家提醒:放下“快乐水”,守护真健康

“现在门诊每天都能遇到‘小李’!”钟华教授不禁感叹。数据显示:我国18-30岁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高达13%,且逐年攀升。更令人震惊的是,12-25岁患者数量近三年激增200%!

“看着学生用奶茶‘干杯’,就像见他们往关节里灌石膏。”钟教授向曲江区骨科团队展示着近期手术照片,青少年痛风已从“罕见病”变成了令人揪心的“流行病”。

钟华呼吁,广大青少年及家长一定要树立健康饮食观念,减少高糖饮料摄入,定期关注尿酸水平,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真正的快乐,从不是靠‘快乐水’换来的,放下手中的含糖饮料,才能守护住健康的身体与自由活动的权利。”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