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项技术立项,让疑难病诊疗更精准

时间:2025-10-24

来源:第三附属医院

点击:

近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陆续公布三大临床技术项目名单,第三附属医院在重大临床医疗成果、重大疑难(罕见)病诊疗中心、临床高新重大特色技术三大类别中表现突出,共9个项目成功立项,涵盖创伤骨科、脊柱外科、足踝外科、运动医学、康复医学、骨肿瘤科、肩肘外科等多个领域,充分彰显医院在临床技术攻关、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的综合实力与引领态势。

重大临床医疗成果(特等奖)——骨盆髋臼骨折精准微创诊疗体系的创建与推广应用

首席专家:创伤骨科负责人 樊仕才

项目简介:本项目构建了涵盖诊断、治疗与手术入路的全程微创诊疗体系。创新提出“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神经损伤”诊治理念,开发三维图像融合技术,并发明“个体化定制髋臼解剖接骨板”。团队研发4种符合国人解剖的骨盆髋臼解剖钢板,首创“腹直肌外侧入路”“直接后方入路”等微创术式,将手术切口从20厘米以上缩短至8–10厘米,显著提升手术精准度与康复效率。

重大临床医疗成果(二等奖)&高新技术项目——LUSE技术微创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应用与推广

首席专家:脊柱外科二科负责人 黎庆初

项目简介:LUSE系统为团队自主研发的国产脊柱软质内镜手术平台,具备“软、小、清、灵”四大特点:软质镜头直径仅1.8mm,可360°弯曲无盲区;高度集成摄像、光源与显示;支持8K高清视野;配套器械齐全,适用于全脊柱微创手术。该系统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已在全国近200家医院推广,累计完成手术超2.5万例。

重大疑难(罕见)疾病诊疗中心——“先天性脊柱侧凸”诊疗中心

首席专家:党委委员、副院长、脊柱外科一科学科带头人 王亮

项目简介:中心构建“基因筛查—影像评估—个性化方案”一体化精准诊疗路径,融合AI技术与大数据分析,实现脊柱畸形个体化分型与手术规划。依托多学科协作机制,整合脊柱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康复科等资源,专注于“罕见病合并脊柱侧弯”等复杂病例的诊治,提升整体诊疗水平。

高新技术项目——基于数字智能导航的自体肋骨“骨-软骨移植”精准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体系的构建与临床推广

首席专家:足踝外科负责人 曾参军

项目简介:团队于2021年在国内外率先开展自体肋骨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距骨损伤。该技术利用肋软骨保留永久软骨细胞的特性,实现高质量软骨修复。结合3D打印与数字智能导航,术前CT建模规划,术中毫米级精准截骨,有效避免传统手术经验性误差,提高移植物适配度与关节稳定性。

高新技术项目——LUSE技术微创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应用与推广(和第2项为同一项项目,分获重大和高新立项)

重大技术项目——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个体化精准治疗

首席专家:运动医学科负责人 曾春

项目简介:项目依托每年近千台手术量及完备的运动评估设备,建立覆盖全年龄段、不同重建方式的个体化治疗体系。通过术前术后精准运动功能评估,结合8类核心术式与计算机辅助技术,实现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精准重建与康复,满足多元化治疗需求。

特色技术项目——超声影像引导的神经疾病精准介入技术

首席专家:康复医学科负责人 姜丽

项目简介:该技术在高清超声实时引导下,于神经间隙实施药物注射、松解或再生治疗,精准作用于病变神经,快速缓解疼痛、麻木与功能障碍。适用于常规保守治疗无效或未达手术指征的患者,具有定位准、创伤小、起效快的优势。

特色技术项目——恶性骨肿瘤规范化切除及个体化重建

首席专家:骨肿瘤科负责人 李浩淼

项目简介:本项目以“肿瘤彻底切除、功能最大保留、风险严格控制”为核心理念,融合前沿影像技术、3D打印精准重建与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形成一套覆盖“术前评估—术中操作—术后康复”全周期的诊疗体系,具备“个体化方案、微创技术、全程康复”三大核心诊疗优势。临床数据显示:四肢长骨恶性肿瘤保肢率达90%,局部控制率超过90%,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30%,实现肿瘤切除与功能保留的平衡。

特色技术项目——髓内支撑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首席专家:肩肘外科负责人 王义隽

项目简介:团队提出“由内而外、先核后壳”理念,采用髓内支撑钢板结合外侧锁定钢板构建三维稳定系统,有效处理Neer 4型粉碎性骨折。该术式可在同一切口完成肩袖修复与骨折复位,保留血供与肌腱功能,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