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20日,由我校联合贵州医科大学、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共同主办的2025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知行贵州——“畅游文旅贵州”暑期夏令营举行。我校中外学子与来自贵州医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学生齐聚一堂,在黔山贵水间行走研学,在文化碰撞中缔结友谊,为这个夏天留下难忘的印记。
共启征程:文化为桥连山海
7月15日晨光熹微,贵州医科大学云漫湖校区洋溢着青春气息,“畅游文旅贵州”暑期夏令营正式拉开帷幕。来自25个国家的中外青年学子在趣味横生的贵州文化专题讲座中,首次系统感知了这片土地“十里不同天,一山不同族”的多元魅力。
开营仪式现场
自然课堂:山水为卷写传奇
地质博物馆内,2亿多年前的“贵州龙”化石与喀斯特地貌标本,串联起跨越时空的自然对话。当研学队伍行至天河潭,伊朗留学生阿里用镜头捕捉飞瀑流泉的刹那,水雾中传来他由衷的赞叹:“这简直是大自然的水晶宫!”而在万峰林,峰丛如林,稻田似画,纳灰村寨的袅袅炊烟与青山相映,让巴基斯坦学生郑谦掏出素描本速写:“我要把这份东方美学带回阿拉伯海之滨。”

我校伊朗留学生阿里触摸岩石

营员于贵州省地质博物馆门口合影

我校师生于天河潭瀑布前合影
非遗体验:指尖绽放文明花
糍粑制作现场,木槌与石臼的碰撞声此起彼伏,中外学子轮流上阵,看着糯米逐渐变得软糯,再裹上黄豆粉,一口下去满是香甜;蜡染体验中,大家围坐一桌,在方巾上折叠图案,有人画下贵州的山峰,有人描出家乡的花卉,成品均承载着亲手创作的温度。
夜幕下的贵阳city walk,让学子们走进市井生活。街头的酸汤鱼香气、夜市里的热闹叫卖,让留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这座城市的活力,彼此的距离在分享美食的笑声中悄然拉近。

我校留学生在贵阳街头体验民情风俗
桥梁史诗:钢铁长虹跨古今
“桥梁主题”研学是此次夏令营的焦点。坝陵河大桥是中外学子最期待的目的地之一。在博物馆内,设计图纸、工程模型与建设影像,生动诠释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贵州精神。登上大桥,脚下是百米深渊,身旁是横跨峡谷的钢索,我校护理学院学生聂俊杰抚摸着铆钉感慨:“这些钢铁不是冰冷的,它们藏着建设者的智慧,让大山不再隔绝。”

留学生们听取坝陵河大桥讲解
文脉寻踪:荷池书院传薪火
安龙之行浸润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招堤的十里荷塘碧波荡漾,半山亭旁,张之洞与《半山亭记》的故事缓缓铺陈,学子们在荷香中聆听历史,感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家国情怀;兴义府试院的体验则充满互动乐趣——换上青衿服饰,布依族服饰的绚丽刺绣,让留学生们连连惊叹。进行书画体验、射箭挥毫,传统文化在欢笑中变得鲜活。

留学生们体验中国少数民族服饰
情满黔程:共绘友谊新篇章
7月19日下午,结营仪式在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正式举行。“畅游文旅”贵州暑期夏令营圆满落幕。作为主办方,我校与贵州医科大学、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始终以“架起文化之桥、缔结跨国友谊”为初心,让中外学子在“知”与“行”中深化理解,在“游”与“学”中收获成长。未来,学校将继续搭建更多国际交流平台,让友谊的种子跨越山海,在互鉴中茁壮成长,为中外教育合作写下更生动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