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卫生管理学院小坑寻琛“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在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小坑镇开展了为期6天的实践活动,忙碌充实的6天让团队成员收获沉甸甸的。

突击队的故事始于炎炎夏日。队员林晓敏穿行于乡村的胡同间、在田埂上、在集市里,调研时一些乡亲老人总是说:“你们辛苦了!”她感叹这份质朴关怀,正是调研超越数据收集的意义——它成为了村民与队员们心与心的碰撞纽带。
带着调研的厚度,队员陈雪莹将镜头对准小坑镇的景点,立于曹角湾村古建筑前,陈雪莹体会到文旅宣传无需华丽包装,重在唤起公众必须亲自去看看的冲动。
穿梭在桃园,队员陈元慎和果农详细了解了鹰嘴桃的种植过程,并指导队员用潮汕话宣传介绍桃子,他特别珍惜这段并肩奋斗的时光,在小坑的几天时间,留下了太多让人难忘的画面。
“祝小坑越来越好,祝国家繁荣富强!”——在醉氧鸡养殖场记录捕捉着镜头的队员刘堰清由衷感叹:“感谢团队给予我发光的舞台,在实践中,伙伴们的齐心温暖着彼此。“
在乡村田野,队员努尔加玛丽·努尔买买提深切感受到“百千万工程”就是惠民项目,更是基层干群连心的桥梁,当代大学生责任感更要在田野间生根。她特别致谢小坑镇镇政府领导、工作人员的帮助和食堂阿姨、司机师傅的关照,让这段不长的实践时光处处透射振奋与温暖的光芒。
队员李曾圆手持笔刷,头顶烈日书写着村民的村规墙,在汗水中体验奉献的开怀,见证着团队的成长,队员们撰写的每一篇推文、制作的每一段视频,背后都是反复打磨的细节,大家严谨认真、齐心协力的付出和努力,让小坑被更多人看见。
队员吴凡握着画笔,在黄洞村的墙上描绘勾勒乡土风情,稻田、山水,竹林与笑脸渐次在原本斑驳的墙面绽放,村民们驻足点赞的模样,让她懂得了乡亲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深深的乡土情怀。
而在暑期课堂里,队员卢雅洵教村里小朋友们合唱改编的《小坑欢迎你》,欢快清亮的童声,让她满心欢喜,更相信和孩子们的这段近距离接触、这些纯真美好的共处将成为彼此生命中的宝贵回忆。
队员平睦凡走入下坪村,为乡村留守儿童开展安全教育,他感慨:孩子们很可爱很纯真,但许多时候欠缺安全意识,安全教育要从孩子们身边做起,让孩子们在快乐成长的同时学会保护好自己。
队员于严策走上汤湖村的讲台,用知识播撒种子,为村民小朋友介绍讲解外面世界的精彩,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我想去上大学”的种子,“健康成长”的祝福,助力着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队员张甄莛是第一次加入这支队伍参与这样的活动,在实践中她总是虚心向队友学习,处处积极主动,希望自己能为小坑贡献一份南医力量。
六天的实践,突击队的指导老师孙敏对队员们的表现很欣喜,鼓励队员们:这个夏天正是因为有你们,不仅炙热而且非常有意义,感谢每一个认真而努力的你,让“百千万工程”有了靓丽的青春色彩。

在小坑镇的实践中,小坑寻琛“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员们身体力行、学以致用,在奉献乡村的点滴努力中,深刻体悟到投身“百千万工程”的使命和责任,感受乡村振兴的时代脉搏。展望未来,团队将继续以青春之我投身乡村沃土,用专业所长助力乡村文化传承,携手共绘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