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HCC)作为我国高发恶性肿瘤,其异常血管网络与免疫抑制微环境形成的双重屏障,长期制约传统治疗疗效。近日,珠江医院潘明新教授、蔡磊教授团队联合多学科专家在肝癌治疗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发现趋化因子CCL16通过"血管-免疫"双向调控机制重塑肿瘤微环境,并创新性提出临床常用降糖药西格列汀与抗PD-1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策略。

本研究团队创新性地从肝癌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入手,发现CTC高负荷的肿瘤组织中CCL16表达显著下调,且与血管异常和免疫抑制密切相关。研究人员通过体内外实验证实,CCL16缺失会加重血管功能障碍和免疫抑制,而过表达CCL16可显著诱导血管正常化并促进免疫细胞浸润。
机制研究表明,CCL16通过与巨噬细胞表面的ICAM-1受体结合,激活JAK2-STAT6信号通路,促进IL-24分泌,从而诱导肿瘤血管正常化。这一发现突破了传统认知,首次阐明CCL16通过ICAM-1受体发挥调控作用。
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DPP4介导CCL16降解,而使用临床降糖药西格列汀(DPP4抑制剂)可有效稳定CCL16水平,有效改善肿瘤血管结构和功能。动物实验表明,西格列汀与抗PD-1抗体联用产生显著协同效应,增强效应性免疫细胞浸润,最终实现肿瘤生长抑制。

该研究首次阐明CCL16-ICAM1-JAK2/STAT6-IL24信号轴在肝癌血管免疫调控中的核心作用;发现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可通过稳定CCL16促进血管正常化;提出"西格列汀+抗PD-1抗体"联合治疗新策略,为解决肝癌免疫治疗耐药提供新方向。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肿瘤学期刊Cancer Research上在线发表,题为《Tumor-derived CCL16 Normalizes Tumor Vasculature through Macrophage ICAM-1 Receptor and Enhances Immunotherapy Efficac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珠江医院陈锟灵博士、广东省人民医院冯伙伦博士、南方医院张钰洁博士和珠江医院裴婧源硕士为共同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