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19日,由教育部基础医学“101计划”指导的第二届拔尖学生创新论坛在上海举办。我校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吴砂率队,9名本科生代表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11所基础医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的114名师生共聚一堂,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汇报、大师对话等形式,深入探讨基础医学创新内涵与发展路径。



论坛开幕式上,教育部基础医学“101计划”牵头人、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乔杰院士系统梳理我国基础医学发展历程,寄语青年学子“以科学精神探索生命奥秘,以创新思维破解医学难题”。北京大学王韵教授以“神经系统信号通路研究——疼痛、神经发育与损伤修复的三十年探索”为题,通过跨学科研究成果串联,激发学生对基础医学研究的深层兴趣。复旦大学原研究生学院院长汪玲则立足研究生培养视角,剖析基础医学创新人才成长路径,为学科发展提供前瞻性思考。

在“未来之星”学生创新竞赛中,我校学子表现亮眼: 2022级院士创新班曾好、赵翎言和黄子仲(指导教师:白晓春、高学飞),获得“未来之星”口头报告二等奖。2022级院士创新班蔡心怡、吴婷婷、肖遥(指导教师:郑磊、刘春辰),2022级院士创新班杜可怡、张哲(指导教师:周丽丽、李洁枚),2021级院士创新班王泽辉(指导教师:赵小阳、刘昭廷),以上三组获得“未来之星”墙报展示三等奖。


作为国内基础医学拔尖学生交流的高端平台,本届论坛通过“学术对话+竞赛展示”双轨模式,为青年学者搭建了思想碰撞与能力提升的桥梁。我校基础医学院将持续深化“以赛促学、以学促研”的培养机制,鼓励学生参与高水平学术活动,为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基础医学创新人才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