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孟枫
2020年6月24日
亲爱的2020届的同学们,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各位校友:
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举行一场特别的毕业典礼,共同见证2020届4141名毕业生神圣而庄严的人生时刻。为了让同学们这段求学生涯画下完满的句点,上个月学校决定让大家在符合防控安全的前提下返校,让同学们有机会与同窗、老师当面话别、互道珍重,再看一眼这承载青春记忆的南医校园。为减少聚集,今年我们只能邀请部分学生代表来到仪式现场,没有密集拥聚的场馆,没有盛大繁复的布置,但不变的是庄严隆重的典礼氛围,不变的是母校对即将远行的你们的不舍牵挂,不变的是母校对你们的真挚祝福和拳拳深情。此刻,在典礼现场和守候在屏幕另一端的同学们、家长们、老师们,我提议,让我们把满怀祝福的掌声送给4141名毕业生们,祝贺大家!今天,你们毕业了!
回首几年的寒窗苦读,你们终于手获这沉甸甸的毕业证书,它背后承载了一段长达三年、四年、五年、八年甚至更长的青葱岁月,它见证了你们废寝忘食在课堂、实验室的日日夜夜,见证了你们勤勤恳恳奋战临床的辛苦付出,见证了你们日复一日埋首文献的执着坚守,也见证了你们网络答辩、“云端”求职时的沉着淡定。你们在这片热土收获了苦乐,积淀了知识,练就了能力,涵养了独特的南医品格。学校为你们坚守医道,孜孜以求而倍感骄傲!
你们告别南医的这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新冠疫情猝然而至,迅疾席卷全球,一时间让原已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这无疑是对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的中国的一次大考。过去5个月中,数万医务工作者以“去留肝胆两昆仑”、“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大无畏精神,闻召而动。那张在除夕前夜刷爆朋友圈、感动全国人民的请战书,正是来自我校南方医院曾赴小汤山医疗队的全体队员。这个曾战胜过非典的英雄集体,在请战书上毅然印下的24个红手印映照出南医人深植于血脉的“舍我其谁”,诠释了“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英雄本色。自除夕夜起,学校先后派出288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和荆州一线,学校医疗队肩负起荆州疫情最重的洪湖支援并圆满完成任务。在疫区后方,南方医院承担了广东省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任务,成建制派出援助秘鲁抗疫医疗专家组;深圳医院仅花36小时,将禾正医院病区改造成传染病隔离病房,开启深圳抗疫的“第二病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国无数医护工作者勇往直前,临危不惧,书写着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凸显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情怀。
身为南医学子,你们学以致用,发挥所长,为抗击疫情贡献一己之力,彰显了医学生应有的担当和精神风貌。你们中有主动请缨担任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员的刘小婷,有作为负压救护车转运员投身抗疫长达一个多月的钟俊达;有带领“战疫”服务队参与学校防疫志愿工作,全队累计服务达1600小时的队长王佳宁,还有组建“击冠”志愿队全情投入省市疾控中心疫情防控、流调工作的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同学……以及许多在此无法一一提及的优秀毕业生们。学校为你们尚德济世,发扬优良的南医校风而倍感自豪!
同学们,今天你们即将告别熟悉的校园,翻启人生篇章新的扉页。南医学子应当涵养何种气质秉性,坚守何种共有的价值,接续传承,形成南医文化之脉,源远流长,是学校始终在思索的命题。去年送别你们2019届师兄师姐时我曾送上四句嘱托,希望他们做到崇尚博学、心怀大爱、精雕技艺、追求专深的“博、大、精、深”。今天,在你们即将扬帆远航之时,我愿将这四句寄语再次赠予大家,与诸君共勉。
首先,希望你们继续崇尚博学,终身追求学问真知。知识是人类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艰苦探索得来的宝贵财富。对于全人类而言,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对于每个个体而言,知识是实现自身价值,成就人生理想的重要基石。正如疫情危机中,全球学者倾尽毕生所学,为社会提供与病毒斗争的知识根基,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因此,从几年前你们踏入校园的那刻起,就注定你们的未来要与学问相依,同真理相伴,和真知相守。然而,追求学问并非一种装点门面的表面功夫,更不是哗众取宠的炫耀手段,而是我们理性的基础、事业的基础、幸福的基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毕业绝非求学的终点,而是学习新阶段的起点。未来博学的人生既要向书本学,也要向同行学;既要向名家大师学,也要向普通劳动者学。既要继续学习基础理论,也要不断更新前沿知识;既要学专业知识,也要学人文社会知识。要学中学、干中学,学而用、学而行。唯有持之以恒终身学习,才能涵养大气,造就学者风采,不断开辟新的人生境界。
其次,希望你们始终心怀大爱,将爱的付出化为人生的收获。人类从智人阶段起便逐渐懂得关心同类的生老病死,尽管那时还没有科学技术,却已出现医护行为的雏形。由此可知,医学起源于对人类痛苦的回应,自其诞生之日起便蕴含着“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人文关怀,而技术的起源远在其后。因此,无论医学技术如何日新月异都始终改变不了医学作为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爱因斯坦曾说,“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全部的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这便是告诉我们:爱从不是抽象而虚无的,它是真切的存在,是同情和关怀他人的遭遇、精神和身体的痛苦,解决痛苦并创造快乐的过程,是由我们生命中一个个具体的付出所构建的,付出的同时也得到无数的收获。这一过程恰恰在所有医务工作者身上,尤其是在这场战疫历程中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唯有心怀大爱,医学的技术价值才能在人的身上得以实现,医者的职业价值和人生价值才得以达成,作为未来的医学工作者,我真心地期盼你们这种爱的付出最终化为人生的收获,给你们,也给所有人带来幸福。
第三,希望你们不断追求精湛的技艺,练就过硬的本领。为医之道在乎德,而为医之基在乎术。医学乃实践之学。但凡实践之学要有所成就,单靠知识和情怀还不够,皆需依靠过硬的技能和过人的本领。技能的锻造与一般的理论学习在方法和路径上有所不同,它需要不断重复、严格精准的训练,而“训练”是一类遵从特定规律的实践性练习,是有目的的、循序渐进的刻意练习。其特质也决定了技艺的磨砺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历经千万次的淬炼砥砺,方能利剑出鞘,无往不利。未来无论你们是坚守临床、履行医者使命,还是潜心科研、登临学术殿堂,或是扎根基层社区、践行报国理想,我都希望同学们不断求得精湛的专业技能,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
最后,希望你们立志走向专深之路。医学需要进步,进步依靠创新,南医学子应当还有创新医学,探索生命奥秘,推动医学进步的志向和作为。凡能有在创新上所成者,无不怀有专深之心,也无不用尽专深之工。专深二字首要的是专注。钱钟书先生曾说:“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钱先生所指的“笨功夫”其要义之一就是忘我的专注。这种专注与之前所说的博学恰恰是相辅相成的,学识要广博,而做事却要专注。当然,若是希望事有所成,光有专注还不够,还需要“深”,也就是俯下身子,在自己的专业领地上深耕细作,不断深造钻研。无论为学还是创业,最忌讳的是乘兴而来、浅尝辄止、败兴而却。唯有怀专深之心、下专深之力,尽专深之能,才能创新医学,造福更多的人。
同学们,你们即将与充满欢笑和泪水,充满豪情壮志,也充满青春活力的学生时代致敬和挥别了。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希望你们将这段难忘的大学时光装进行囊,让母校的牵挂陪伴你走遍海角天涯。请记得,无论你们身处何方,母校都是你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永远的坚强后盾,母校将深情注视着你们远行。希望你们博学笃行、尚德济世,博极医源厚积薄发,医者仁心胸怀大爱,孜孜以求砥砺技艺,心无旁骛追求专深,成为有学识、有情怀、有本领、有成就的南医校友。祝愿同学们乘风破浪,前程万里!后浪翻滚,来日可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