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患者在院就能享受个性化康复辅具定制

时间:2025-08-05

来源:第三附属医院

点击:

骨伤患者不用再为一副康复辅具奔走了!近日,记者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了解到,医院成立的康复辅具中心四个月来已有近百名患者不出医院即可享受个性化辅具定制服务,让骨伤者真正减少了奔波。

不是只有残疾人群体才需要辅具

“康复辅助器具是通过工艺技术帮助功能障碍者改善、补偿或替代人体功能的设备与装置,除了我们熟知的假肢,矫形器、助行器等也算是。”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姜丽表示,康复辅具的范围很广,“并非只有残疾人群体需要辅具。一切因为疾病造成功能障碍的患者都需要康复辅具来改善他们的功能障碍水平和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三分治疗,七分康复,对于骨伤患者而言,成功的手术往往只是起点,康复训练是帮助受伤部位尽快恢复、助力患者回归社会的关键。而每个人的伤情不同,因此一副有针对性的辅具尤为重要。姜丽介绍,以往患者若有定制辅具的需求,需要自行前往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等地点,而骨伤患者往往行动不便,一来一回很是麻烦。

2025年3月,广东省卫健委等21个单位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拓宽应用场景”被率先提到,通知中表示,要重点推进符合条件的康复辅助器具产品在残疾人康复机构、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等应用场景的全覆盖。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已有部分医院将个体化3D模型重建、制备等项目列入医疗服务,而以骨科见长的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也在调研后旋即成立康复辅具中心。

针对不同部位的康复辅具

“作为广东省骨科医院,很多骨伤患者在患病后有较长一段时间丧失站立和行走的功能,对于康复辅具有迫在眉睫的需求。”姜丽表示,曾被视作耗材的辅具如今打通了从制作到应用的链条,患者在医院就能享受辅具定制服务,实实在在省去了奔波。

记者探访:不出医院,如何实现个性化辅具定制?

南医三院的康复辅具中心设置在门诊楼五楼的康复医学科,科主管康复治疗师张真真带着记者来到一个玻璃柜前,在柜子里展示着数十种不同类型的康复辅具,“腿部辅具可根据关节活动调整角度,手部辅具还特意设置了不同孔位,连接可以伸缩的线绳,这样不同的手指都可以实现固定与活动。”

张真真介绍,目前的辅具从制作方法上看分为两类,一类是低温,在院就能完成制作,另一类是高温3D打印,医生对患者伤处进行扫描,收集肢体数据后传送至制作厂家,完成模具的制作。无论哪类,患者都省去了奔波,不用离开医院,快则几分钟,慢也仅需几天就能收获一副定制辅具。

“比如这位患者伤到了手臂,在恢复期需要固定,但是又需要日常的活动,此时就需要一副定制化辅具。”现场,医生演示了在院的辅具制作流程,用材料比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标记,随后用剪刀裁剪,放置于六十五摄氏度左右的水中,这一特殊材料将会变得柔软,此时便可按照患者的手臂形态将模具打造成最适宜的状态,待冷却后定型,整个过程最多不超过一小时。

这一手部辅具如今在院就可制作

“有句老话叫‘伤筋动骨一百天’,伤到筋骨了,患者就要卧床,无法行走,但实际上在这一百天里还可能出现其他医疗状况。”姜丽如是表示,骨伤患者往往认为恢复期需要制动,一躺就是三个月,而肢体缺乏运动不仅会带来骨质疏松、心肺功能下降、肌肉萎缩等一系列问题,对于患处康复也有诸多影响,因此恢复运动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医生在为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究竟有多少患者需要辅具的支持?姜丽介绍,目前这一数据在院内大致为三到四成,而记者了解到,康复辅具中心成立至今,已有92名患者在院定制并实施康复训练,“有了康复辅具,就能帮助患者在最佳康复期内快速恢复关节的稳定性,早日开始安全地进行站立行走训练。”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