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第二临床医学院团委组织召开 “弘扬五四精神 青春挺膺担当”青年交流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苏广武与各岗位的团员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共话青春使命,共谋学院和医院发展,激励青年骨干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座谈会上,全体人员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志愿者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予肯定,勉励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7位青年医护人员、学生代表结合自身岗位实际与工作经验,踊跃发言、各抒己见。院团委副书记、龙门总医院副院长陈容平从“三链融合”角度,为激发“珠医青年”活力提出建议。他鼓励年轻医生和护理骨干主动融入 “临床 - 科研”创新链,参与各类科研项目;无缝连接“技术-服务” 双向链,聚焦智慧医疗等领域,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积极拥抱 “人才-成长”全链条,对照医院人才培养要求,提升自身能力。
普通外科团支部书记罗桂芝分享了创建人文病区的实践经验。科室每月组织团员开展“如果我是患者”活动,建立标准化“包裹式”服务链,为患者提供全链条服务。针对肠造口患者,设置爱心小屋,开展多学科医护患教会和病友座谈会,还推出线上免费咨询和上门服务,使患者并发症从15%降至1.5%。今年4月,科室病区作为免陪照护服务试点,进一步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
临床生物样本资源中心主任孙海涛讲述了在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的挂职经历。他以临床问题驱动科研创新,在神经检验交叉医学领域,通过多学科交叉团队研究,揭示颅内动脉瘤患者肠道微生物群变化,提出新的生物标志物,相关成果发表于顶刊并申请专利。挂职期间,他还通过健全人才培养制度、完善学科管理机制等举措,推动挂职单位发展,促成其与珠江医院构建紧密型医联体。
临床营养科魏文婷分享了科室在提升患者营养诊疗服务方面的创新实践。科室优化营养诊疗一体化流程,从入院筛查评估到出院随访,形成完整服务链条;营养医师驻点重症病房联合查房,推进标准化营养管理病区建设;通过多样化科普宣讲,如病房讲解、创作情景剧等,普及营养知识;还定期修改食谱、举办营养餐试吃活动,让患者在住院期间既能获得康复所需营养,又能感受人文关怀的温暖,有效增进了医患互动与信任。
麻醉科青年团员蔡伟莲介绍了科室将专业服务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的举措。术前,通过精细化访视消除患者对麻醉的恐惧;术中,利用前沿技术与设备保障患者安全与尊严;术后,开展 “个体化镇痛管理” 加速康复。同时开设 “麻醉科普微课堂”、为儿童患者打造 “玩具角”、推行 “温暖苏醒计划”,让患者在诊疗全程感受到尊重与关怀,积极践行“麻醉+人文”服务模式。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忠丽分享了青年医生在助力医院建设一流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征程中的担当。在下乡帮扶惠州龙门总院时,深刻体会基层医疗需求,决心将先进理念和技术带到基层。在日常工作中,青年医生积极学习新技术,参与疑难病例讨论与临床科研项目,探索疾病诊疗方法;同时主动参与医院管理和服务工作,关注学科前沿,推动学科发展,为医院科研和管理水平提升贡献力量。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钟毓灵以自身经历诠释青年医学生的担当。在学习与实践中,她认识到医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作为“全民来急救” 项目负责人,她带领团队走进社区、中小学开展急救培训,将急救知识传播到更多角落;团队创新打造院前急救互联平台,结合互联网与急救科普,在全国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展现了青年医学生利用创新思维推动医学发展的决心。
苏广武对青年代表们的发言给予高度肯定,称赞大家的发言有思想、有情怀、有担当,充分展现了珠江青年的良好精神风貌。寄语全体珠江青年,要树立更高远的目标,与国家一起,与医院一道,携手创造美好的未来。他寄语全院青年做讲政治、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年;做敢担当、善作为的新时代青年;做重创新、谋发展的新时代青年;做有情怀、讲人文的新时代青年;做守廉洁、树新风的新时代青年。

随后,苏广武书记向各团支部和青年代表赠送书籍,将学院党委对青年的关心与期望传递给每一位青年。此次青年交流座谈会不仅为医院青年提供了思想交流与智慧共享的平台,更激发了青年一代投身医院建设的使命感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