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融合•推动健康管理护理学科发展——中华护理学会健康管理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召开

时间:2025-08-19

作者:李娟、侯艳飞、赵倩倩

来源:护理学院

点击:

8月15日至18日,我校护理学院承办的“中华护理学会健康管理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召开。大会以“交叉融合•推动健康管理护理学科发展”为主题,围绕健康管理领域的新问题,设主论坛、分论坛和工作坊。全国630余名护理同仁汇聚一堂,共襄学术盛宴。

中华护理学会吴欣娟理事长、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成守珍,中华护理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韩斌如为大会致辞,我校护理学院院长张立力主持开幕式及“科学管理体重,护士领航健康”启动仪式。

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吴欣娟系统回顾了我国护理专业发展历程,剖析现状机遇与挑战,强调需紧扣时代需求持续革新。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成守珍聚焦跨学科护理融合创新,分享了广东省岭南南丁格尔护理研究院的创新实践。中华护理学会健康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韩斌如探讨健康管理护理专业建设,介绍进展并重点剖析智能技术在健康管理中的赋能作用。美国纽约大学罗里•麦耶斯护理学院科研院长吴蓓报告直面老龄化与AI革命叠加的时代背景,分享了借鉴美国老龄研究优先方向开展的口腔健康与认知功能关联研究,为应对挑战提供融合创新思路。

16日下午,6位专家的精彩报告搭建起本次大会第二模块——“学科融汇,凭研究探索之径,共促健康管理护理模式跃升”。香港理工护理学院院长Janelle Yorke解析《健康照护中的数字赋能与ePROMs应用》。泰国清迈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Patraporn Bhatarasakoon探讨《居家精神心理管理》。香港大学护理学院院长林佳静提出《癌症症状精准管理》。澳门镜湖护理学院院长尹一桥分享《健康促进与护理教育协同发展》。新加坡国立大学护理学院王文茹介绍《健康老龄化背景下的慢性病整合管理》。南方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惠杰及其博士研究生黄陈思涵分享《肥胖的临床饮食疗法和药物》报告。论坛集中展现了数字技术在症状管理、慢病照护及健康促进中的前沿应用,为跨学科护理创新提供实践范本。

在健康促进与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日本大阪齿科大学理事长方一如从中医养生视角切入,提出“牙齿映射全身健康”理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健康管理科主任褚熙以“体检-评估-干预”三部曲为核心,解析医护全流程协作对健康管理学科建设的实践路径与宣医“四维一体化”成功案例。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护士长关华分享了构建包含六维能力的健康管理护士评价体系。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秦春香通过群组轨迹模型揭示生活方式与脂肪肝的关联机制,提出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新范式。

在健康管理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JBI执行主任Zoe Jordan呼吁全球合作构建证据综合生态系统,通过飞轮模型与ESIC协作提升证据转化效率及健康公平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护理部副主任刘丽丽系统解析健康管理从业者科普能力提升策略与实践技巧。我校南方医院健康管理科主任刘莉就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双路径探索健康管理学科体系建设,提出凝练方向、激活人才、建设内涵、促进转化四大举措。我校通识教育部杨晓霖以叙事医学赋能生活方式管理,强调人际叙事连接对全人疗愈的核心价值及叙事素养培养路径。

在论文大会交流环节,25位讲者围绕数智技术应用、慢病与主动健康管理、特殊人群干预及护理质量体系构建等多元领域,集中展示我国健康管理护理前沿成果。同期在我校南方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开展了“健康管理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坊”和“健康管理适宜技术标准化流程操作工作坊”。工作坊聚焦“全程健康管理中的护理质控闭环建设”与“AI赋能健康管理全流程标准化”,为推动全国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化进程与智能技术驱动行业服务模式重构与跨区域质控升级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路径。

在“科普领航,依社会服务之翼,共铸健康管理护理崭新伟业”专题报告中,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李虹彦提出“五维塑五力”护士培养框架,通过六种融合模式构建动态能力成长生态系统,系统提升护士的健康管理能力,呼应了专家对护士在科普中发挥主动性的期望。我校护理学院院长张立力以肺癌症状群研究为基础,结合生物标志物检测与数智化管理,构建全病程症状精准干预新路径。随后,韩斌如、刘丽丽、谢红珍和王灵晓主持了精彩纷呈的科普作品演绎环节。

22个优秀团队带来了以快板、小品、说唱等多元形式的科普作品,生动诠释疾病防治与健康生活知识,传递人文温度。专家点评高度肯定了这些从800余作品中脱颖而出的科普作品的选题广泛性、形式紧密性及逻辑清晰度,同时建议创作者需更精准匹配受众(如老人、儿童)调整内容深度与语速、强化创新性、注重素材合规性与版权、并强调内容应结合“早防、早诊、早治”,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塑造护士专业形象。

闭幕式上进行了办会旗帜交接仪式,下届会议将于吉林省长春市举办,推动健康管理领域持续发展。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