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子】康复专业:从肌骨修复到心灵重建的使命之旅

时间:2025-08-21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康复医学院

点击:

王文碧,2021级康复物理治疗专业学生。

在南方医科大学的四年,康复专业的学习不仅是技术精进的锤炼,更是对生命尊严的深刻领悟。从解剖台上的肌骨研究到乡村夏令营的温暖传递,从创新项目的思维淬炼到临床一线的灵魂洗礼,这段旅程教会我:康复的本质是让残缺的生命重获挺立的勇气。

课堂上的每一块骨骼模型、实验室里的每一次手法练习,都在构建康复的基石。当指尖触摸到患者萎缩的肌肉,我意识到技术背后是生命的重量。

暑期支教时,在乡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夏令营中,我确信大学不仅仅是书本学习所定义,它最璀璨的维度在于将光传递到人们手中——从那一刻起我便发誓要将这份“温暖递接”写进未来履历的每一章节。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犹如另一场“智识康复”,我和同伴们曾通宵达旦、思路焦灼。从最初的点子构想到落地实施,其间的锤炼、质疑与突破让每个参与者获得了精神韧力与创新思维的“痊愈”,那些数据背后映照的是我们共同信念,最终使我们在挑战赛场上捧起荣誉。

而大四的时光,则是一次灵魂的淬火训练。实习于临床一线,每日直面病人挣扎、忍耐与期盼眼神,让我明白康复本质不仅关系恢复肌骨功能,更是重建人生信念的事业。

忙碌间隙中,我不得不将考研复习化入值班室角落里的夜灯影下,把碎片时间拼凑成知识谱图。纵然有时深感疲乏交煎,可每每当有病人因我们的努力重获一点能动之力时,便如同在灵魂深处点燃一炬光明,照亮着继续跋涉的前路,原来所谓的煎熬其实也是种“自愈”与前行力量的累积。

毕业不是终点,而是带着南方医科大学赋予的"仁术"与"大爱"继续跋涉。未来,我愿做那盏不灭的灯——以专业温存残缺,以信念照彻深渊,让更多生命在康复之路上,昂首走向天地间的无限可能。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