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资培训到学生浸润:师生团队赴韶关开展心康教育系列帮扶

时间:2025-09-09

作者:汤思尧

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点击:

当县域心理健康教育遭遇专业师资短缺与活动形式单一的双重困境,如何破局?8月25日至29日,公共卫生学院专家团队携学生志愿者赴韶关曲江、仁化两区县,通过4场教师专题培训与400名学生沉浸式心理活动,创新打造心康教育帮扶模式。

教师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夯实教育基础

“心理访谈与症状收集”专题培训上,陈建斌重点讲解心理访谈的技巧与方法,李雪果开展“简易个案概念化与整合心理咨询方法的应用”培训,任鹤平从核心理论出发,结合团辅活动体验,帮助教师掌握团体辅导的设计原则与引导技巧。 “让家长正视孩子心理问题的沟通技巧”专题培训上,赵静波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剖析了家校沟通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与认知偏差,强调教师与家长交流时要保持专业性和同理心,避免指责与标签化,用积极引导代替消极批评。

在系列培训结束后,赵静波团队还在曲江区组织召开“心理健康室建设调研”座谈会,深入了解曲江区中小学心理服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优化与落地。

学生活动: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公共卫生学院学生志愿者团队先后赴韶关市曲江区与仁化县,开展了学生心理健康主题活动,累计参与中学生人次达400人。

学生志愿者团队在两天内分别开展了两场“心理小讲堂”活动。讲堂分别围绕电影《头脑特工队2》《勇敢传说》展开,通过观影、交流与探讨,引导同学们认识并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帮助他们学会正确表达与接纳自己的情绪。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踊跃发言,在互动中加深了对心理健康的理解。

学生志愿者团队在曲江区和仁化县举办了“心理游园会”活动。活动分为艺术创作区、心语区、游戏区和桌游区四个板块。在艺术创作区,学生通过心理曼陀罗绘画、情绪九宫格和扭扭棒创意坊,借助色彩和手工表达情绪,释放压力,提升情绪觉察与创造力;心语区设置了心理卡牌和心语书签环节,鼓励学生开展自我探索和自我对话,留下鼓励自己的“心灵寄语”;游戏区中,反应力大考验和接力故事会在趣味互动中锻炼了专注力、想象力与情绪表达能力;桌游区则通过拼字游戏与传情画意,帮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学习心理知识,增强团队协作与理解他人的能力。

志愿者团队组织了两场心理赋能团体活动,紧扣学生心理成长的核心需求,既注重个体的自我认知与价值感培养,也强调团队合作与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全面提升注入了新的动力。

通过教师培训与学生活动双线推进,不仅有利于提升韶关市仁化、曲江两区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水平与实践能力,也为基层心康教育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系列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内容贴近师生实际需求,为构建科学、有效的区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了坚实支撑。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