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为何仍然需要“英语人”?外国语学院2025级新生见面会上,通过专家解码、朋辈对话、集体宣誓三个环节,为新生绘制AI时代的专业成长地图。

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以“稀缺的意义”为切入点,揭示在注意力经济中,人类独有的文化解码与伦理判断能力将成为外语专业核心竞争力;他从“语言学+文学+医学人文”“数字写作+AI协作”“伦理与跨文化敏感”等三个方面引导同学思考,本科四年应当如何开展专业学习;建议新生到舒适区外实习,通过与母语者的真实对话锤炼自身能力。
教师代表杜安以“追本溯源,不失其所”为主题,引导同学们思考,什么是大学?如何做好新时代大学生?他提到了求知和修身这两门大学生的“必修课”,希望新生要及时转变观念,学会探究式学习,要深究知识的体系性、逻辑性和应用性,将“想到”变为“做到”。他勉励同学们广泛阅读,深刻思考,并推荐了部分书籍作为学习参考。
现就读于中山大学MTI英语口译专业的郑麒麟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了英语专业的价值和意义。在新生代表发言环节中,黄雅星代表2025级新生郑重承诺:将珍惜大学时光,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成为一名合格有用的外语人才。

不负时代,不负年华。新生见面会在学生们庄严的宣誓声中结束。这场见面会既是专业启蒙课,更是时代应答书。当AI接管基础语言服务,外国语学院正以人文为内核、技术为翼,培养具有算法素养的跨文化沟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