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新生快速融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科研生活,中医药学院设计、打造了迎新专属文化创意产品并精心策划系列入学教育活动。
萌新报道,未来可期
核验身份、收集资料、发放物资,研究生新生报到第一站拉开了帷幕。暑假期间,学院提前组织研究生会成员自主设计兼具中医药特色及实用性的文创礼包,内含鼠标垫、文件夹、证件卡套,并于迎新当天发放给每一位新生。在迎新现场,当天早晨熬煮的百合雪梨饮为炎热天气中舟车劳顿的新生们带来了一丝清甜。

青春集结,梦想开场
9月11日下午,中医药学院在中西医结合医院学术会议厅举行了2025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仝小林院士为新生主讲《经典的传承与发展》。他以流脑、新型冠状病毒为例,从中医角度重新认识现代疾病。仝小林强调,在学术探索的道路上,既要深入汲取经典智慧,也要勇于开拓创新思维。
院长杜庆锋寄语新生要牢记中西医结合科研范式的五点论,专注学业,珍惜在医院、学院的学习机会,加强身体锻炼,多与导师沟通,做好未来规划。副院长孙晓敏向新生系统介绍了中医药学院及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整体概况,寄语新生要在八个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院党委副书记皮玲寄语新生珍惜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时光,勇于迎接挑战,积极拥抱变化,努力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和专业素养的新时代中医药人才,迈向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

9月11日晚,学院举办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之学苑论坛。2022级博士研究生吴煜凡以“研途相伴,师门相处之道”为主题,与新生分享了其在研究生阶段与导师及师兄师姐们相处的经验与思考。
她指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仅依赖课堂,更依赖于与导师和师门成员的密切合作。良好的师门关系不仅能促进学术成长,也能为个人发展提供情感支持与实践指导。吴煜凡从师门相处的重要性、初入研途的应对策略以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既有实践建议,也有情感共鸣。她的分享为新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助力他们在未来的研究生生活中建立融洽的师门关系,实现学术与人生的双重成长。

启航新章,共绘蓝图
9月12日早上,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之学苑论坛于中医药学院中七教室续启。本次论坛邀请了2024级博士后胡义和2024级博士秦梦晨为新生们作经验分享。
胡义作了题为《经验谈:与科研的缘分一“触”即发》的学术经验分享。他从常用的科研技术、为什么要做科研、科研的兴趣与收获、如何做好科研这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为新生们分享了个人的科研经历,解答了同学们关于为何做科研以及如何做好科研的疑惑。
秦梦晨向新生们分享了“面临挑战,‘玩转’科研”,从如何认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如何做科研、如何发表一篇高水平论文这三个方面讲述了研究生新生该如何认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工作、生活。研究生阶段除了研究,还有生活本身,新生们应该注意劳逸结合,把研究生阶段经营得充实且有意义。这让新生们对于规划新阶段的学习、生活有了更加详细的参考。

为帮助新生们进一步了解学院情况,让新生们在学院平台上取得全方位的发展,学院研究生会骨干胡淑琪向新生介绍了中医药学院研究生会的部门组成具体情况、既往负责举办的活动和取得的成绩,同时诚挚地邀请新生们加入学院研究生会,在这个宝贵平台上发挥自己的才能、锻炼自身的能力、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最后研究生辅导员张佳向新生介绍了学院研究生日常管理的框架和要求,为新生们解决开学后遇到的学习、生活上的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