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教育“第一课”助力新生开启医学逐梦新征程

时间:2025-09-18

来源:基础医学院

点击:

9月6日-15日,基础医学院在本部与顺德两校区同步开展了内容丰富、导向精准的入学教育“第一课”系列活动,为新生扣好大学生活的“第一粒扣子”。本次入学教育围绕“思政教育、学业规划、科研创新、行为规范”四大层面有序展开,紧密衔接、层层深入,全方位助力新生开启医学逐梦新征程。

思政第一课:厚植情怀,点亮理想灯塔

9月6日,基础医学院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正式拉开帷幕。学院院长白晓春以“厚植家国情怀 铸就医学之基”为主题,为全体新生带来了一堂深刻而生动的“思政第一课”。

“一把刀、一台手术,只能救一个人,但一片基础研究的华盖能庇佑更多人”,白晓春从医学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担当娓娓道来,巧妙结合学院的发展历程和优秀校友的奋斗故事,鼓励新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医学事业紧密相连。“实验室的灯光将见证你们最专注的时刻,希望大家在课堂上专注、实验室中勤勉、学术交流时踊跃,让学院的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活力迸发”,在筑基计划/拔尖基地/101计划、国家大湾区战略、学校大湾区战略背景下,白晓春对新生提出了四点期许:要有科学探索的勇气;要有学术传承的担当;要有坚韧不拔的心性;要有终身学习的承诺。

学业第一课:规划路径,筑牢学业根基

9月14日,学院副院长吴砂聚焦学业规划,围绕“如何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主题,为新生们开启了“学业第一课”的智慧之门。

吴砂从专业介绍、培养模式、大学规划三个方面帮助新生解锁大学学习的新模式,明晰成长路径。他详细阐述了学院的学科专业优势,希望新生做到“早科研、多科研、久科研”,服务国家需求和临床需要。在学业规划上,建议新生做到课前预习、课中听讲、课后复习;将学分绩点作为学业表现的重要衡量标准;注意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自我管理,远离“宿舍”舒适区;遵纪守法,创造积极团体。

科研第一课:激发热情,开启创新征程

在学业规划的基础上,9月15日,学院副院长赵亮围绕“本科生如何开展创新科研”这一主题,结合自身多年指导经验与典型案例,为新生们讲授了一堂系统而实用的“科研第一课”。

赵亮指出,课外科研是教学模式改革关键。当下,学校已构建起完备的支持体系,从经费资助、竞赛平台搭建到奖励政策制定,全方位为学生科研创新保驾护航。谈及科研实践,赵亮建议:科研成果的产出,兴趣、时间、毅力与智慧缺一不可,同时合作也至关重要。他提醒新生们在科研选题时,要结合学科方向、导师研究领域及个人兴趣,做到“量体裁衣、围绕主线、把握前沿”。赵亮鼓励新生要以开放、坚持、合作的态度投身其中,超越自我、实现价值。

教育第一课:强化自律,规范行为准则

为助力新生树立规则意识, 9月15日,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小怡以“青春筑梦,志启新航”为主题,从“大学目标、心理健康、学业责任、纪律意识”四个维度,为新生们带来了一堂内容充实的“教育第一课”。

周小怡引导新生深入思考大学生活的意义与目标,着重指出基础医学专业旨在培养科研人才,鼓励新生树立远大志向,努力拼搏进取。他提出“健康、快乐、学问处世、责任担当、遵纪守法”四组关键词并展开阐述:要重视身心健康,学会合理调节情绪,遇到问题积极求助;要关注学业成绩,学会主动学习,提升科研能力和英语水平;要树立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培养无私精神和坚定信念;要明确纪律底线,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共同维护学校荣誉。

本次入学教育以“第一课”为载体,从思想引领到学业规划,从科研创新到行为规范,有机衔接、层层推进,为新生们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指导和支持。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环,也是适应大学生活的关键一步。未来,学院将持续关注新生成长,提供优质资源平台,助力学生在医学道路上茁壮成长,为医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