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公共卫生学院开展师德主题巡讲活动,特邀2025年“南粤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获得者李华、吴娴波两位教授担任主讲。本次巡讲既是落实上级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决策部署,也是为全院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

学院党委书记申玉杰在开场致辞中强调,师德是教育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更是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基石。他介绍了两位主讲嘉宾的突出事迹,指出他们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先进典范,更是教师职业成长道路上的优秀标杆,希望全体教师能从中汲取经验、收获启发。
在分享环节,李华以“如何成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与“如何呵护学生成长”为核心,构建起兼具政策高度与实践深度的分享框架。他首先解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新时代教师需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等教育家精神内核,融入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全环节。结合公共卫生学科特性,他提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等“五大核心能力”的学生培养目标,强调教师需实现“理论扎实与实践过硬”的双向突破,并以学院“HEALTH”应急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分享了“优势学科平台+综合实践培训+虚拟仿真平台”的多维育人路径。此外,他围绕“兼父母之严慈,秉师者之道行”的理念,从教学、科研两方面分享心得——教学中以“知识传递、能力培养、素质塑造”为导向,融入爱国情怀与职业素养;科研上以“三段论逻辑”引导研究生建立科学思维,聚焦“六大能力”培养,助力学生成长为懂专业、有担当的公卫人才。

拥有31年教龄的吴娴波,围绕“育人实践-荣誉申报-PPT制作”全链条,分享教师成长路径。在育人实践方面,她以“共识、共享、共进”为理念,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实施差异化培养——指导低年级本科生开展顺德十街镇公卫服务调查,成果获“挑战杯”奖项;聚焦研究生科研思维培养,指导其开展新冠相关研究并发表国际期刊论文,所带学生累计获国家奖学金9人次、省级优秀研究生2人,涌现出多名行业骨干,真正实现“师生彼此成就”。在职业发展指导上,她结合自身经历,系统梳理“南医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等各级荣誉的申报要求与时间节点,并以2025年南粤优秀教师汇报PPT为例,详解封面封底设计、内容模块搭建等技巧,建议围绕“教学改革、立德树人、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维度,用数据与案例支撑内容,避免空泛表述。

李华的分享为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提升育人能力”提供了清晰思路,吴娴波的内容兼顾情怀与实用,尤其是荣誉申报指导为不同阶段教师指明了成长方向。通过两位教授的分享,教师们不仅深化了对师德内涵的理解,也收获了教育教学与职业发展的实用策略。教师们表示,将把所学经验融入日常工作中,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