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语言神经科学领域权威学者谭力海教授受邀为师生带来题为“人脑语言功能的可塑性及中文阅读障碍研究”的学术报告。作为大脑语言功能区“文化特异性理论”(Culture-specific Theory)的主要创立者,他以翔实案例与前沿成果,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语言研究的跨学科价值。
大脑可塑性并非儿童期专属,正常成年人同样具备显著重塑潜力。通过分析国际顶尖机构的研究,谭力海证实早期双语习得者在大脑结构上存在优势,如顶叶灰质密度更高、神经纤维髓鞘化更完善,为“语言学习能物理性改变大脑”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一发现颠覆了传统认知,强调持续学习对神经重塑的关键作用。
在探讨语言与大脑关系时,谭力海对比了两种主流理论:语言中枢统一论认为不同文字由相同脑区处理;文化特异性理论主张不同语言存在特异性神经机制,其中左脑额中回在中文阅读中扮演核心角色,这一发现使汉语神经机制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
谭力海展望了神经科学新技术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潜力,如神经电极片与超高精度Neuropixels单细胞记录技术。这些工具正以“分子级”精度解析大脑处理语言的奥秘,为阅读障碍干预提供了新思路。他强调,阅读能力是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石,尤其在信息爆炸时代,提升全民阅读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本次讲座由省社科基地执行主任李清华主持,外国语学院副院吴让科长、王中强,省社科基地研究人员与部分学生代表聆听了讲座。整场讲座内容翔实、深入浅出,融合了前沿科研成果与深刻的教育洞察。互动环节中,师生就“双语教育对神经发育的影响”“阅读障碍的临床干预”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讲座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还为学院在临床语用学、神经语言学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提供了重要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