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的中国梦”——“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在中医药学院落幕。学院围绕“品读经典,传承文明”主题,于暑期开展了研读《论语》和中医各类经典的征文活动,旨在引起同学们对于经籍的共鸣,活动共收到了来自2013级、2014级近300位同学的投稿。经过评审,娄丹丹获一等奖,吴家扬、洪睦铿获二等奖,王婉先、赵寅秋、陈佳芸获三等奖。
在活动中,同学们或捧读《论语》,或探识《内经》,或吟诵《诗经》等,抒发感怀。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悟和社会实际,解读经典文字,从而修己善德,提高对学习、对人生、对社会和历史的理解。
附:
医不远儒
泱泱中华烟波渺,首屈一指孔圣人。
新文化运动时期,为了破除封建古制、启蒙西方思想,《新青年》首将孔子推向靶前,高喊“打倒孔家店”口号,变革社会旧基础。孔教能被作为撬动封建社会的支点,即可见其对中华历史方方面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两千多年前,孔子及其门下留一部《论语》开儒学经河。自古以来,礼、仁、恕、学、孝等思想洗礼着一代代伟人,铸就着民族之魂。受此影响,无数医者既博于儒学,又专精医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特别是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儒医”文化,由儒入医,儒医互参,为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何为医?“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路问君子,孔子以“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层层深入回答。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面对疾灾,缪希雍纵马疾驰病家一心赴救,李东垣冥思苦想创新方治瘟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开“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先河。医者心怀怜悯,以仁德仁术竭尽全力,达到“泛爱众”的境界。《论语》中还可体现为医的另外一个目的--孝。受侍奉父母的思想影响而选择为医以行孝。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忧的是什么呢?“父母唯其疾之忧”。随着父母年长,健康愈来愈为子女心系。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的父亲病重卧榻不起,让他内心悲痛又充满悔恨,父亲受着病痛而自己却不懂医术,无颜面立在天地。从此吴鞠通“弃举子业,专事方术”。正如理学家程颢所说,侍奉双亲不可不知医,若委以庸医误治,就是不慈不孝。
然学道使道,又谈何容易呢?《论语》中对道的掌握分为五个层次。“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即先学习道、领悟道与之相融适;学到之后要坚守道,随宜权衡应变;在以后,更要像唐棣花相依翻飘那样与道不相离,时时思之。的确,理论和实践是融合的,实践出真知,在医院见习之时,我看到了临床上老师的实际应用和对经典方的坚守,随证立方,活法园机,不离根本。
医学的学习道路漫长,也如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论语》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开篇《学而篇》第一句。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繁冗的知识点,我们可以看孔子反问弟子端木赐,你以为老师是学习很多并一一记住的吗?不,孔子是以“予一以贯之”的方法去解决,这种链式记忆如今不已经被得到挖掘了吗;面对很大的记忆量,《论语》中孔子和弟子子夏都讲述了自己的办法,核心便是重复记忆,温故知新已经是为老幼传诵的了,“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具体告诉我们要每天知道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每月不能忘记已经掌握的;善于思考,贵于坚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成为学子孜孜不倦所追求的高度;医学教育中非常强调见习实习的实践性,初出茅庐的我们怎么在医院学习呢?在传承班的讲座上,刘晓伟教授教导我们应当先看少说、提问题前先动脑子,这与孔子所讲的“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不谋而合,多看多听多想多思,谨言慎行,这样才能少一些后悔。
学年两年,似乎开始沉默,越来越不能放开手。审视自己,是心虚,责备自己学的不好?是失望,没有体会药到病除的喜悦?是静待,看有没有厚积薄发的一刻?翻开《论语》,豁然心里有了底,原来千年前的孔圣人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学犹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就像追赶什么而又追赶不上那样,追上了还恐怕再失去它。寻到前人的足迹,对于我便成了一种宽慰和勉励。
在《大医精诚》中,阐述有大医之体和为医之法。医生诊治之时,须看起来认真庄重,气度宽宏。对待病人应当“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论语》中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用于医场也很适当。在整个治病过程中,医生的态度让病人感到有三种变化。起初见医生时觉得他严肃,接触之后他温和可亲,听医生的话觉得说得严而精确,使自己信服。我们知道,医患应该是一种“目标共同体”的关系存在,我们共同的目标是战胜疾病。医生护士在工作压力面前、在无穷知识面前,能力也是有限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包容,更要做好沟通、疏通,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医者态度之正。只有这样,才能让心提前一步触达病人。又有弟子子贡问政,孔子答有三点,有足够的兵力、粮食和子民的信服。接下来子贡并不止于这个答案,一步步问出三点中哪一个最不可缺。在千年前饥不果腹、战乱纷飞的时代,孔子却先后舍弃了“足兵”和“足食”,最终选择留下“民信”。只有当信任凝聚在人与人之间,邻里亲朋才能和睦相处,将军士兵才能安心把后背留给战友,同样,医患之间才会破冰,面对同一个敌人--疾病,从而避免医患纠纷的闹剧、悲剧再次次上演。
《论语》广博丰富,包罗万象,除了道德、政治、教育、历史等,还与医学有着联系。“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先点明恒心是为医的必要品质。“仁者寿”、“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等讲明一个人应当形神合一,以保持身心愉悦开朗的情志疗法来维系健康长寿。在饮食和起居上,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食不言寝不语”等生活原则,具有远见卓识,对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大有裨益,也对后世养生学的形成发展带来一定影响。《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指出了人一生不同阶段的生理状态,与《黄帝内经》中女子七七、男子八八的生长化老时气血情况的描述有相通之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学、祖国医学等传统思想精华在现代逐步展露锋芒,为大众渐趋认同。正如于丹所说,“我想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灵魂。”身怀儒家的道德品格与学识,潜于医道,志存救济,社会越来越呼唤这样优秀的医生。儒与医,像是两条交相缠绕的藤蔓,不断向前,永远长青。(娄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