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匆忙紧张的准备,我们一行人终于开始了期待已久的加拿大游学之行。虽然在出发前曾有小小的担忧,这次的游学会不会因为时间过短而收获不大,然而一周下来,虽是走马观花却也获益良多。十二月初的广州依然温度不减,然而当我们到达温尼伯市时,却也被告知遇上了一个最不冷的温尼伯,仿佛我们捎来了广州的暖意,而接下来的一周温城也展现了他的好客。
医院体验篇
作为加拿大曼尼托巴省最好的医疗中心之一,health science center的医院环境硬件水平自然是令人羡慕的,然而更令我赞佩的是这里无处不在的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医院的布局虽然有些复杂但是多样化的设计以及各种暖色调的色彩粉饰减轻了这里紧张的气氛;考虑到当地原著民较多,医院甚至还用了不同的动物代表不同的病区,以方便不认识字的他们也能快速找到位置;走进儿科病房或检查室,就仿佛走进迪尼斯世界一般,可爱的贴纸和玩具换来了孩子们的信任与合作。当然,最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地方在这里的医生身上。家庭医生Dr.Clayton在和我们讲述加拿大初级卫生保健时,就十分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问诊、治疗。他和自己的老搭档还进行现场模拟,从病人的主诉出发,结合他的家庭社会背景,了解他求医的主要原因,以及想要达到的结果。而并不是一种以疾病为中心的、症状体征加处方就结束的诊疗过程。
医学院体验篇
这里的医学生都是大学四年毕业后再通过严苛的考试,精挑细选选拔出来的社会精英,相比之下,我们在高考后作为高中毕业生就能直接进入医学院学习,实在觉得自己非常幸运。但是不得不说,正是由于这样严格的选拔,这里的每个医学生都十分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医学院以及社会也对这些未来的社会精英投入大量的精力、给予充分的支持,而这样产出的每一位医生都是足够优秀称职的社会健康保障工作者,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令人羡慕的良性循环。
在曼尼托大学医学院楼下的书店里卖着各种各样的记忆卡片记忆图表,解剖模型等等,想起我们学校楼下卖的都是一本又一本的练习题,其实我想他们更多的是会用巧劲来学习吧,让学生花更少的力气去学习,也许这才是他们的教学和学习的宗旨。有幸参观了这边的解剖学实验室,那里的老师介绍到,除了大体的实际解剖操作外他们还在一旁配套了模拟模型还有电脑上的数字模型,为的就是在各种手段的帮助下,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
实验室体验篇
因为在加拿大接待我们的孔教授是一名专注科研的教授,所以此次有幸参观了许多不同的实验室。其实在谈及实验室的硬件设施以及课题的资金支持时,很多教授都认为中国大学的实验室已经逐渐赶上甚至超越他们的实验室了。一位博士后师兄认为,相对于国内,国外的实验室的最大的优点在于他们逐渐完善的数字化管理。他们在做的就是要让每一条实验数据都可以追溯到最开始的来源。一张组织切片,是什么时候、谁、用哪种试剂做的,来自哪只小鼠,小鼠是哪里提供的,如何饲养的等等一切问题都有记录可查询。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参考性。
在参观实验室的过程中,很多教授都很热心地和我们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每当提到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及正在攻克的难题时,他们用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that’s really exciting!”,每每听到这句话时我都能看到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的光亮,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研究的热爱和激情,一种纯粹的、没有其他目的或压力驱使下的热爱。
文化体验篇
给我们讲加拿大历史文化的是一位很幽默风趣的老教授Dr Fred Drewe,提前准备了很多学习材料,认真得令人感动。提到加拿大的特色,也许加拿大没有悠久的历史,没有像中国、埃及一样鲜明特色的文化背景,但是他强调到,加拿大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最大的特色就是多元化文化。老教授的原话是“we have official languages, but we dont have official culture”,包容、多元化就是他们引以为豪的特色。
面对各种各样的世界问题,老教授说加拿大政府还有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其实是环保问题。在吃饭的时候我曾开玩笑地和教授提到,在温尼伯(地广人稀)一个人开两台车都不会有交通拥堵的问题,而在北京或者广州就绝对不行了。然而教授却很认真的回答说,不是的,环保问题是每个人的责任,不能因为我在温尼伯就有所不同。我确实是被这种责任感所深深打动了。
最后真的非常感谢学校以及曼大孔教授、蔡教授给我们提供的这次宝贵交流机会。我想在惊叹于外国的文明、外国的友好的同时,此行最大的收获不在于学到了什么样的具体知识,而在于跳出原来小世界,看到一个大世界。常听老师说现代学生应具有国际视野,我想千言万语都不及一趟走出国门更能唤起学生们的意识。正如一位队友所说,一路走来,遇到很多卓越、谦逊、友好的前辈,感恩他们的帮助,也想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