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xcb@smu.edu.cn

联系电话:020-61648099

图集

您现在的位置:

聚焦人才需求分析大赛(图文)

时间:2014-03-25     点击:
新闻摘要:3月22日,我校首届“行业-专业-就业人才需求分析”大赛举行,经过年级、专业、学院的层层选拔推荐,共有25组团队进入决赛。

3月22日,我校首届“行业-专业-就业人才需求分析”大赛举行,经过年级、专业、学院的层层选拔推荐,共有25组团队进入决赛。参与比赛的选手利用节假日进行实地调研和采访,运用多种调查研究方法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撰写出了《专业就业分析报告》。本期我们对获奖团队的分析报告(节选)进行转载,欢迎广大师生关注。

DSC_0165_副本行业 就业.jpg

持续更新中……

中药行业专业就业分析报告

团队名称:我“药”腾飞

队员:吴思远、袁圣恒、罗文浩、王荣婷、陈丽萍、唐明欣

指导老师:吕志平

团队简介:队员亲属大多在在制药厂、卫生局、医院等医疗相关岗位工作,因此我们得以在这些岗位上直接进行实地调查,对于中药制造行业我们可以从政策以及行业的上下游产业产业进行立体分析。另外我们队员中大部分是班级的骨干,在组织和领导能力上具有优势,这有利于我们在假期整理组织编写出一份优秀的报告。

行业人才综合素质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中药学专业培养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传统的中医药教育模式中的以单学科的知识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也应摒弃。这种以“书本一课堂一教师”为中心,重视的只是专业知识、技能传授,忽视人文科学和现代知识与创新培养的教学方式需要进行改革。由于国家对中药的重视时间较晚,中药的发展还未跟上时代的脚步,且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一昧追求分数,导致中药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不高,创新能力较差,这也将使中药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处于不利地位。当然,这种状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的不断探索,慢慢找到了一条适合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的道路。

比如,为了适应国内外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中药学专门人才需求的迫切需要和市场对中药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相继开展了药学、中药学专业学位设置的研究,设置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逐渐培养出了一大批横跨药学、医学、生物技术、农学等跨学科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了使中医药和世界接轨和实现中药产业的技术性变革与拓展,我国加强了对中药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力求培养出推广、管理、创新等应用型人才。

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教学与实践的接轨程度分析

我们在多次询问不同的药厂负责人对于当下中国大学的中药学教学是否有一些不同看法时,整理得到了如下一些我们认为有意义的结论和建议。

无论是药厂的员工或者是药厂的负责人对于四年的中药学本科教育都给出了“不重视实际操作”的结论,认为大学教育和高中教学一样都过多的强调理论,而忽视了对于仪器和设备的操作实验训练,这导致一些中药学毕业生(即使是硕士毕业生)都无法立刻适应工厂的实际生产活动,需要用人单位重新花费时间和金钱来进行培训。

在泰邦制药企业的采访中,我们从一位拥有硕士学位的总经理口中了解到了他对中药学教学的别样的看法和建议。他认为作为大学教材,教材本身就有其无法避免的局限性。首先,教材从编写到成书再到经过审批来到学生们的面前,时间大多可能要花费十年的时间。而目前全球的科技进步相当迅速,这时候书中所介绍的技术和理念可能已经过期,那么学生所接触到的已经是陈旧的理论,毕业之后很难适应工业化生产所需的创新性科技理论和思维。其次,教材追求严谨,不可能把前沿但是不成熟的理论和技术手段收入到书籍内容中。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于毕业后可能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一本只是追求严谨的教材显然无法适应当下社会对于创新和前沿技术的要求。

谈到如何解决,这位总经理结合自身给出这样的意见。大学显然不可能等同于高中,教材的局限可以通过让大学定期聘请药厂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来学校进行讲座来解决。这位负责人甚至建议大学与一些有实力的药厂建立战略合作,让一些优秀学有余力的学生以见习的名义到药厂工作学习,或者两者建立校企科研同盟,企业提供资金以及技术人员,学校提供实验室和设备,让学生可以实际感受前沿科技的开发过程,这同样也可以强化理论,对当下学生的辩证、质疑、创新思想有很大好处。

相关指导者对学生就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1.就业指导单位意见与建议

就业指导单位表示,现在的中药学学生,就业不是问题。但是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在就业之前,应该积极地找他们咨询就业问题,认真考虑就业方向。并且听取家长的意见。

进入就业岗位之前认真选择、竞争。进入就业岗位之后,一定要认真负责,不要因为开始的工资低而对单位产生意见,认真务实,培养自身素质,就业单位会让人才在自己所应该在的就业岗位上的。

2.专业老师的意见与建议

锻炼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的知识面是广泛的,老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专业知识有限。学生要最大化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遇到问题时候,要学会自己找各种办法解决。找同学交流解决也是很好的方法,不能过度依赖老师。

看清楚就业现状,及时树立目标。老师表示,进入大学,还不算真正进入社会竞争,大部分学生体会不到竞争的压力,又没有了来自父母方面的管教,于是大学非常放松的学习,在没有考试的时候基本把时间花在了社团、游戏、校外活动上。建议学生及早地发现就业的困难程度,给自己压力学习。就业的信息可以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获得,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咨询本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树立一个努力后能够达成的目标,让自己的生活有动力。

3.中药销售以及中药制造行业用人单位的意见与建议

经过对药厂、零售店和医院的实地调研之后,对于我们中药学学生提出了几点建议。

(1)理性对待考研考博

通过对数家药厂的实地走访,并与药厂的负责人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即使是制药行业中技术要求最高的生物制药行业(如泰邦制药,深圳卫武,广东双林),目前国内的大多数岗位本科生已经足够胜任,一些本科生甚至在企业科研部门任主管职位。一位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大学的企业负责人表示,当下大学生考研动机并不单纯,有跟风和躲避社会竞争压力的消极思想。这位负责人建议,考研与否应该在参加工作3—5年后决定。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研究生阶段,学生所学的知识面窄且深入,现在国家对于普通研究生并不包分配,未来工作的需求和岗位尚未肯定,工作之前即开始研究生的学习,其学习到的知识可能未来根本用不上,几年过后,除了一纸文凭可能什么都得不到,还荒废了大好青春。所以该负责人希望以后大家可以先工作,工作期间如有科研需要再重回大学充电,企业在这方面也是相当支持的。

(2)临床药剂师是不错的发展方向

我们在数家医院的实地走访中多次听到医院领导对于临床药剂师人才的渴求和期待。“临床药学”和“临床药师”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在国外医学刊物中出现,随后,临床药学逐渐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蓬勃开展。在我国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国内医药市场的开放和繁荣,药品管理的逐步规范,药物动力学、生物药剂学等新兴学科的设置,医院合理用药才最终获得医药界的重视,临床药学工作才真正起步和发展。目前这一块的人才需求很大,一些二甲医院整个医院甚至连一名临床药剂师都没有,而医院的药品销售占到了整个市场的几乎80%,所以临床药剂师是同学们以后的一个新方向。

(3)对于药学工作存在误解

很多同学一提起药厂可能大脑里首先反映出来的就是一大堆生产设备仪器,成堆的药品原料和成品。对于生性活泼,喜爱与人打交道对科研不敢兴趣的同学来说,他们或与会认为药厂这样的工作可能是他们所无法接受的。

实际不然,我们在药厂的实地调研走访中了解到,一个正规药厂不仅仅在产品生产中需要技术人员。在原材料采集购买,新厂房选址,市场情报收集等方方面面中都需要特定的专业人才。

例如在一家中药厂的走访中我们了解到,该厂生产的一种名为“苦参膜”的药品市场需求巨大,但原材料的获得却因为当地政府限制收购的政策(一些中药材的收购需要国家划区限制收购)而无法大量生产。该厂急需一些对药品和法律都有涉及,并性格外向的人员参与行政和公关工作。

所以,当下中药学的学生如若想要获得更广阔的职场空间,不仅仅需要在本专业的知识中有较深的领悟,对制药设备和各种中药材制作工艺有娴熟的操作技巧,更加需要对一些法律和国家政策有所了解,善于与人沟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

(4)加强沟通与交流能力

在医院里,一个药剂师是需要直接接触病人指导用药的,如果与病人的交流与沟通不够,得不到病人的信任,一旦中药的药效不能达到病人的要求或者其他会引起医患纠纷的情况,就很难解决。

(5)学好专业课知识

药是直接使用于人类治病用的,如果一个人制药或者是搭配药物稍出差错,则会产生很坏的后果。也许现在的专业课知识不是以后都用的到的,但是,学习是没有任何坏处的,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来服务病人。专业知识对于医药人员来说是最重要的。

(6)珍惜医院或药厂的实习机会

在与多家药厂主管生产的负责人沟通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当下药厂对于新进场员工最为头痛的就是员工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中很多新员工测出的数据误差惊人。所以,实习是大学生为就业做的模拟训练。在实习期间,还不需要担任那么多的职责,但是就业所需要的技能会得到完全的锻炼。同时,中药学学生大四的实习也是大学生对于自身合适的发展方向再判定。

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分析

团队名称:凌星

团队成员:陈启伟、龙洁旎、刘鸿雁、王穗琳、郑斯楠、王翀

指导老师:曾细花

团队简介:南方医科大学“凌星”团队的六名成员都来自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临床心理学)专业,该专业对口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故此团队调查渠道广泛,对行业认识清晰。队长陈启伟在校担任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具备良好的团队领导能力。队员王翀任临床医学(临床心理学)专业班长,队员刘鸿雁任临床医学(临床心理学)专业团支书,这两位同学对该专业了解透彻,沟通能力出众。队员郑斯楠、王穗琳、龙洁旎除透彻了解专业情况外,具备良好的文书功底与资料收集能力。此团队实力强劲,耗时仅一周便完成此报告初稿。

一、心理咨询和治疗行业

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的对象既可以是出现心理异常的人也可以是遭遇问题需要心理引导的正常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或夫妻。寻求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的人可能会因为心身疾病或躯体化问题而向医院求诊,也有可能通过其他单位或机构寻求帮助,因此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实际上在各个行业均可涉及,从而形成了分布广泛的行业发展结构特点。

由于行业的涉猎之广,较不集中,心理咨询和治疗行业的门槛低,行业进入壁垒也较低,因此监管方面也相对滞后。

目前,同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相关的机构大致包括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心理咨询公司、教育培训公司、学校及其他。

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速度明显越来越快,规模也越来越大。伴随着规范性、专业性的不断提高,心理咨询和治疗行业已从从第一个十年步入进了第二个十年,即这个行业发展的规范期、整顿期。随着相关专业如临床心理学专业和培训机制的不断完善,未来将会有大型的、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不断产生,为更多的来访者和求助者提供更专业更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也为中国企业提供更专业更有效的员工和组织心理咨询服务。

二、临床心理学专业分析

根据南方医科大学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心理学)专业(下简称“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心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所述,临床心理专业培养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临床心理学人才。毕业生可以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可获得国家医师资格;可以胜任医疗卫生单位各科临床医疗工作,尤其擅长心理治疗与评估;也可以继续攻读本学科或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从事临床教学、研究工作。不同学校的培养要求略有差异,但大体相同。

该专业本科设立院校甚少,虽然研究生层次培养成熟,但还是存在人才短缺的现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的精神卫生服务计划和预算:每10000人口需要0.5名精神科医生,1.5名心理医生,0.6名社会工作者,0.8名心理治疗师,3.6名护士。

目前,我国拥有13亿人口,按照此标准计算,从事精神科医师数量应达6.5万人。我国医学背景临床心理学人才,2002年比2000年增加4000人,2005年比2002年增加100人,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仍不能满足我国的实际需求。由此可见,临床心理本科专业在行业中将会占有不可小觑的一部分。

三、临床心理学专业的就业战略和就业指导

临床心理学作为一门将临床医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中间学科,其就业范围广阔,提供了从传统的学术研究、医疗行业、咨询与治疗从业到商业和工业界的各种各样的事业机会。

当前影响临床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临床心理学专业以及其就业方向,临床心理学专业意识较强,使得就业方向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这就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门槛。毕业生必须要淡化临床心理学专业的意义,牢固树立“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的理念,以此作为就业的重要支撑观念。此外,淡化临床心理学专业意识,并不是指可以随意且盲目的择业,而是指在满足自身 职业生涯规划的条件下,去寻找临床心理学有关行业以及自己能够胜任的就业突破口。

从个人发展前途考虑,临床心理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建议遵循“立足基础,扩展视野,逐步细分”的原则。立足基础,即先选择在各级医疗单位、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学校和其他相关机构就业,培养各类基础实践技能,积累临床治疗经验;而扩展视野,则不仅仅限于传统的心理学和医学就业方式,还应看到其他医疗康复机构、社区服务等公共卫生行业,以及各类企事业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调研与分析、用户研究等部门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需求,扩展就业渠道,实现人生的更多可能性。最后,逐步细分,即在行业大方向下细分领域,进一步深入学习,以达到深入掌握领域知识的目的。如在精神科大方向下选择临床心理科、心身障碍科、儿少精神科或睡眠中心,将自己塑造成为更为精深的专业人才。

社区医疗与卫生院行业临床医学专业就业分析报告

团队名称:社区医生团队

团员:汤明慧、丁文艳、孟洁、刘斐然

指导老师:刘少琴

团队简介:本团队成员都为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五年制本科在读学生,对临床医师就业前景有一定的认识和规划。利用假期在各地医院走访见习,对现在实行的医疗制度有充分的认识。团队成员有人文学科辅修学位,对医患关系和人文关怀有深刻的指导作用。成员中有临床实习医生,为临床调研提供一手资料。团队得到了第一临床医学院就业指导办公室的帮助,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性。

社区医生,又称全科医生,作为医学模式转变和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国家的支持鼓励政策下正在逐步发展壮大。这一职业打破了民众对基础医疗的看法。以往民众眼中的“赤脚医生”、“万金油医生”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从生到死家庭式管理民众健康的健康“守门人”。

一、行业分析:需求、执业方式、薪酬、竞争力

社区医生的需求

1.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的迫切需要。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

3.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4.按照国务院2011年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全科医生的执业方式

取得执业资格的全科医生一般注册1个执业地点,也可以根据需要多点注册执业。全科医生可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医院)全职或兼职工作,也可以独立开办个体诊所或与他人联合开办合伙制诊所。鼓励组建由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生或乡村医生等人员组成的全科医生团队,划片为居民提供服务。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为全科医生提供服务平台。推行全科医生与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随着全科医生制度的完善,逐步将每名全科医生的签约服务人数控制在2000人左右。

全科医生的薪酬

按签约服务人数收取服务费。全科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按年收取服务费。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分担,具体标准和保障范围由各地根据当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签约人群结构以及基本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经费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

行业竞争力分析总结

全科医生从国外的社区医生模式演化而来,以分诊和双向转诊为特色,同时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在医疗资源方面,它具有普遍亲和和来源广泛的竞争优势,同时又有缺乏高精设备,从业人员培训的发展障碍。特别是政策不匹配的初期,资源缺乏,资金支持不够,人才急缺,从业人员待遇差,社会地位低,患者不信任。它与现行医疗截然不同的业务范围,决定其可以相辅相成,但同时又有着改变初期的竞争压力。患者方面,签约资金相对医保较高,但总体医疗过程节省成本,会出现服务满意度高,但不满足与药品供应缺口的矛盾。

社区健康管理的总体已有基本医疗能力,生存能力较强。面临急缺行业人才,小范围推广试点上下游衔接磨合的困难。技术能力和规模都能达到要求,但仍然不能满足需求。未来应加大覆盖规模,给予人性化的政策支持。在能力的提升方面有很大空间,可以执行全科医师在培训,全面建设和增设心理治疗,养生指导,运动指导,和形象支持。

二、专业分析:临床专业人才的供求状况分析与专业学习诉求

人才数量分析及预测

随着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医学院校办校条件得到改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临床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大提高。随着住院医师三年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出台,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的门槛越来越高,高中毕业生盲目报考医学专业的趋势会降温。最终会出现供求平衡的合理局面。

人才综合素质分析及预测

近年来,临床专业人才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适应社会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上还有所欠缺。 临床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应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精神的专业知识,更应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在校生专业学习诉求

意见采集分析

联系调查结果,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医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安排应尽可能丰富多彩一些。

分阶段的专业考核也是很有必要的,便于督促医学生们时刻保持刻苦学习的态度,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打好功底。

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很多学生都会觉得很枯燥乏味或者觉得老师讲的内容很平淡,提不起兴趣来学习。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的资历、授课方式、授课水平、专业内容等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科期间设立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让医学生们能尽早选择好自己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要做好一名临床医生,基础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都是非常重要的。医学院校在注重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他们的实践技能。只有两方面都做好了才能做好一名临床医生。

综合评价分析

对于医学生的培养,要注重好方方面面,毕竟医生是与人打交道的行业,而现在的医学模式更注重的是生理-心理的结合治疗。所以,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操作技能,临床基础知识都同等重要。

三、就业分析:就业需求与指导

近年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概况

综合分析历年数据,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还是较多倾向于卫生行业-西医医师,占到所有就业的70%到90%。而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也保持在90%以上。本科毕业生中选择升学深造的占到30%到50%,很多医学生都希望能进入二甲、三甲级别的医院,这就需要一个高学历。这样的选择有处于对实现个人价值的渴望以及对就业前景、工资待遇的期盼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也是在导致进入临床工作的毕业生中,选择社区医师这一就业方向的人少之又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有少部分毕业生选择了进入企业或其他的事业单位、国家机构等。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对该专业在校学生的意见与建议

1、对于未来想要从事临床方向的医学生来说,在本科期间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2、本科期间是很好的一个时期,一边学习,一边观察考虑自己是否适合继续学习临床,未来是否适合从事临床方面的工作。

3、 对于目前源源不断的医学院校临床毕业生的增加,二级甚至三级医院的竞争日益增加。作为一名还在医学院里学习的在校医学生,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的同时,也要多考虑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究竟是要削尖脑袋的往大医院里钻,还是选择更有发展前景,政府目前更重视的社区医疗服务方向发展。两者各有各的优缺点,关键在于自己的权衡。

相关指导者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就业指导单位意见与建议

对于目前大医院日趋饱和的现状,以及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提上日程,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更多的考虑向社区医疗服务及卫生院方向发展。虽然目前国内对于社区医疗服务的相关制度、政策的出台,待遇的提高等问题都有待解决,但随着目前中国超老龄化的出现,慢性病的增加,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而政府也一直在努力的做出相应的改革,例如付费方式的改革,对慢性病治疗的改革。

专业老师的意见与建议

医学专业特别是临床医学方向是不同于其他学科方向的,这门学科要求的学术性更高,但它同时也要求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就要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还不一定能学到医学里的百分之一二。对于学习临床的人来说,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临床经验。

对于还在读的医学生,首先就要确定自己的方向,以后究竟是否要从事临床工作。其次,摈弃那些“我那么辛苦的学了那么多年的医,必须得在大医院里面工作,有一份很高工资的工作才可以”类似的想法。不是因为你是学医的就硬是比别人高半个头或是怎样,学医、做医生确实辛苦,但若是为此而眼高手低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目前国家对社区医疗服务及卫生院方面的工作日趋重视了,而且就目前国内医疗环境的现状来看,此行业的发展壮大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要走大多数人都在走的路,也可以走那些很多人还不愿意走却会越来越广阔的路。对于社区卫生院的医疗工作来说,会更侧重健康保健、慢性病的监测治疗、健康档案等的建立等,虽然工作内容相对会简单繁琐一些,但是对于社区居民、病人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到医院看病的病人都因为缺乏完整的健康档案,对于自身的健康状况不了解、不重视,而给后续的医院的诊查、治疗带来了很多的不变。

社区医疗服务行业用人单位的意见与建议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及各卫生院都欢迎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就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及卫生院的门槛相对较低,专业性没有那么强,主要针对社区居民的卫生保健、常见病的诊治、慢性病的监测治疗、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相对简单,工作压力也不会像在大医院里那样那么繁重。另外,国家也在加大对社区医疗服务的建设,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有望成为继公立医院之后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很多不愿在此就职的医学生都是因为工资待遇及目前面临的医疗环境的问题,这些都是亟待解决,也会最终得到很好的解决的问题。

总 结

作为卫生和社会工作中的一部分,近来社区医疗服务在国家大力支持和扶持下已建立起雏形。以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为首的特色社区医疗服务体制已经初步显现出其优越性。我国面临着医患关系复杂、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医疗问题,而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紧随社区医疗服务发展,社区医生必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现存的社区医疗制度还存在着许多的弊端,首先来讲,现在居委会的作用比以前弱化,邻里关系比较淡漠,这就使得社区本身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不能有效降低社区医疗服务供给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不能有效弥补正式制度的不足。连社区居民之间都相互不了解,何况医生和病人之间。因此,社区医生和家庭之关系和大医院与家庭之关系并无本质区别。这就直接导致社区医生很难取得家庭信任,家庭不管病有多大,都首先选择去大医院。这是现在社区医生无法起到分散大医院病患压力的重要原因。其次,社区医生服务价格非常低廉。社区医生不能从药品中挣钱,又不能从服务中挣钱,当然也就缺乏经济激励。对社区医生这个职业来说,有点吃力不讨好。和家庭直接打交道,非常辛苦,付出也多;但没有大医院支持,其待遇就差了。一来一去,成了个苦差事。因为经济激励的不足,使得优秀的人才无法进入社区医疗服务行列,结果导致总体上社区医疗机构人才匮乏,更加难以取得家庭的信任。如此一来,社区医生和家庭之间就形成了某种困境,与经济学中经常讲的囚徒困境类似,双方都选择了一个对各自不利的结果。

因此,我们团队认为要解开这个困境,必需要改变社区医疗服务的制度。首先需要提高社区医生的服务价格和收入水平,让社区医生的收入相对于大医院来说至少能挣到平均数以上;同时对社区医生的其他晋升制度和培训制度等都应有相应的优惠政策,让医学生感到做社区医生得到的回报高于去大医院工作。其次,鼓励退休的老教授参与社区医疗工作,增强居民对社区医生的信赖度。为每个家庭安排相对固定的社区医生(可以一个医生同时照顾多个家庭),让居民在任何时候遇到健康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找到是社区医生咨询,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相信在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医生将会成为受人尊敬,待遇优厚的职业。

最新文章

南医人

更多>>

【教师节】郑磊:尽心尽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郑磊,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医学科主任。作为一名高教教师,郑磊以高尚的师德师风、精湛的业务能力和满腔的教育热情,孜孜不倦地培育着一届届医学人才,尽心尽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方面,郑磊担任第一临床医学院实验诊断学等课程教学任务,近一年来,授课人数达 1961人次,总学时达774小时;临床接收规培生25人,实习生20人,进修生51人。作为第一指导老师共培养硕士6...

【更多】

【援藏】第三附属医院程亮:践行援藏初心 扛起医者担当

图为程亮(右一)手把手指导当地医生开展脊柱内镜手术。(图片由程亮提供)在林芝市人民医院开展援藏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累计开展约200台脊柱微创手术;累计开展3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并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开展自治区首例颈椎内镜和自治区首例胸椎内镜手术;……2023年8月,带着对西藏这片高原的无限憧憬和一丝忐忑,2023年度“双百计划”援藏医疗队员、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二科副主任医师程亮来到林芝市人民医院,开启了自己的...

【更多】

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