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院三项智能精准诊疗成果亮相第十六届国际胃癌大会

时间:2025-05-26

来源:南方医院

点击:

近日,第16届国际胃癌大会(International Gastric Cancer Congress, IGCC)在荷兰召开,南方医院普通外科胃癌科研团队在科室主任胡彦锋带领下,携3项研究成果受邀参会。研究成果聚焦分子影像精准示踪、微创手术人工智能、中西医协同肿瘤免疫治疗增敏等前沿领域,包括“人工智能与精准赋能外科”专题会场口头报告1项和壁报展示2项。

普通外科受邀参会科研成员(自左至右):沈国栋、胡彦锋、陈豪、李振豪

作为全球胃癌领域最国际化、规模最大的学术会议,本届大会以“全球胃癌治疗领域的丰收与革新”(Harvest and Refresh the Field of Gastric Cancer Treatment Worldwide)为主题,共设置全体会议7场,专题分会场会议15场,研讨会/研究组会12场,卫星会2场,特邀专家演讲61项。

胡彦锋团队在国际上原创性开展胃癌分子影像精准诊疗的基础与转化研究以及中西医协同“冷肿瘤”免疫增敏研究,系列后续研究最新成果在壁报展示会场引起了国外同行的广泛关注。沈国栋博士开展的《High risk Lymph Node Preselection Improves The Diagnostic Efficiency Of Lymph Node Staging In Gastric Cancer Via Targeted Tracing Method》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子靶向的融合蛋白自组装探针的新型肿瘤示踪成像方法,克服淋巴转移异质性这一研究难点,实现对转移淋巴结的特异性可视化标记,有望提高胃癌转移淋巴结的在体识别能力,为保护正常淋巴结、避免过度清扫、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新思路。李振豪博士开展的《Icariside I enhances the effects of immunotherapy i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via targeting TRPV4 and upregulating the cGAS-STING-IFN-I pathway》研究提出中药小分子Icariside I可激活cGAS-Sting通路,招募效应免疫细胞,并通过联合A-PD-1增加肿瘤微环境内免疫细胞浸润,从而增强胃癌免疫治疗效果,为中西医联合治疗免疫不响应的“冷肿瘤”提供了新策略。

普通外科胡彦锋课题组作系列交流展示

副教授陈豪的口头报告是本次大会接收的53项口头报告中唯一一项关于外科手术人工智能的研究。该研究将胃癌微创外科与计算机视觉AI技术向结合,可术中辅助外科医生动态、实时识别胃癌腹腔镜手术过程中的血管结构,从而减少医源性血管损伤,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南方医院普通外科作为广东省胃肠肿瘤精准微创诊疗重点实验室、省微创外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普通外科(胃肠)质量控制中心,在学科“智能精准微创”科技战略指引下,全体医疗科研人员将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分子影像、多模态大数据等前沿交叉技术,全力瞄准下一代肿瘤智能精准诊治新技术新方案的研发转化,为临床医学提供更多的未来新质生产力,提高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生存疗效。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