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江医院肝胆二科教授潘明新带领硕士冯嘉楠和博士张成等人开发的新型肝癌术后复发预测模型,获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录用为壁报展示。该研究首次证实:基于ctDNA-MRD的纵向动态监测模型,预测肝癌术后复发的准确性显著优于传统MVI指标(83.6% vs 51.2%),为肝癌精准医疗提供全新工具。

研究成果摘要壁报展示
据了解,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是全球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最具权威性的临床肿瘤学顶级盛会,每年汇聚全球超过40000名肿瘤学医生、研究人员及行业专家。作为肿瘤学领域最重要的国际舞台,ASCO年会是全球顶尖药企和研究机构展示突破性成果的核心阵地。会议涵盖肺癌、乳腺癌、肝癌等多种癌症类型及靶向、免疫疗法等前沿议题,为全球学界提供至关重要的交流平台。
肝细胞癌是全球范围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目前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率高达80%。传统预后指标微血管侵犯(MVI)虽具价值,却无法动态捕捉肿瘤负荷的实时演变,存在静态评估的固有局限。究其根源,术后微小残留病灶(MRD)是肝癌复发的关键驱动因素。

肝细胞癌全球发病率与死亡率(世界卫生组织)
潘明新团队创新应用全球前沿的液体活检技术——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成功实现从血液中捕获MRD的“分子信使”。这些由癌细胞释放的ctDNA片段携带独特肿瘤基因图谱,可实时、高敏地示踪残留癌细胞动态。相较于传统影像学检查,ctDNA-MRD检测灵敏度实现百倍级跃升,能在分子层面提前3至6个月精准预警复发风险,为临床干预抢占关键时间窗。

ctDNA监测MRD状态

肿瘤负荷发展规律
近年来,潘明新团队持续活跃于国际顶级学术舞台,多项研究成果亮相全球盛会。继2022年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发布肝癌ctDNA-MRD重要发现后,团队不断突破,研究成果相继入选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摘要,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摘要,并于今年再度在ASCO年会上成功进行壁报交流。

中期研究成果摘要壁报现场照片
这一研究成果将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启示,引领个体化精准诊疗。基于ctDNA-MRD动态变化曲线,医生能实时掌握患者复发风险的演变趋势,为制定个体化的随访和干预策略提供精准导航。具体而言,对MRD阳性患者应加强随访密度(如缩短间隔),并积极评估早期干预(如靶向/免疫治疗)的必要性,以降低复发风险;而对持续MRD阴性患者,则可安全延长随访间隔,在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的同时,显著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负担。
未来,团队将深度融合ctDNA、影像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数据,构建多维度智能预测模型,显著提升复发预测的准确性、灵敏度及临床普适性;开发针对MRD阳性患者的创新干预方案(如靶向/免疫治疗及其联合应用),达到早期将复发风险扼杀于萌芽;并深入解析肿瘤时空异质性、克隆演化与复发转移的内在关联及复发耐药的核心分子机制,为开发下一代个体化疗法奠定坚实科学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