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坪山实现亚洲首批1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延缓发病治疗突破

时间:2025-06-23

来源:深圳坪山区人民医院

点击:

近日,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冯琨团队通过替利珠单抗(Teplizumab)创新疗法,成功为亚洲首批1型糖尿病高危患者实施干预,延缓疾病进展。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代谢性疾病防治从"被动治疗"迈入"主动干预"新阶段。

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临床诊断前进展隐匿,早期筛查是干预的关键。坪山区人民医院作为“国家糖尿病标准化防控中心(DPCC)坪山分中心”和“深圳市代谢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东部分中心”,致力于推动1型糖尿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和前沿治疗。

患者琳琳(化名)因家族中有1型糖尿病患者,在坪山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接受筛查时引起冯琨主任团队高度警惕。科室主任冯琨带领医护团队,通过对患者连续的糖尿病抗体监测,捕捉到从“单抗体阳性”到“双抗体阳性”的关键转折;结合OGTT和C肽检测,在患者尚未出现典型症状时就确诊1型糖尿病2期。研究表明“这类患者就像行走在薄冰上,赶在胰岛功能不可逆损伤前完成干预,就有希望延缓1型糖尿病的发生。”

冯琨教授与患者家属交流病情

替利珠单抗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获美国FDA批准用于延缓1型糖尿病发病的CD3靶向单克隆抗体,可保护胰岛功能,延缓疾病进展近3年及以上,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无症状时间”。由于替利珠单抗(Teplizumab)仅于美国和海南博鳌应用,尚未在国内正式上市,需要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

冯琨团队借助海南博鳌乐城“特许医疗”政策,实现“用药零时差”,确保治疗周期内用药及静脉输注治疗的安全实施。科主任、护士长亲自赴博鳌的医院,治疗期间冯琨前期驻地及后期每日远程会诊,通过实时数据传输调整治疗方案;护士长前期驻地陪护,严格管理输液反应,缓解患者及家属对新型疗法的焦虑。

目前患者已完成治疗安全返深,医院将进行为期5年的精准随访,检测国人自己的疗效数据。

此次突破不仅彰显了医院内分泌科的临床科研能力,也为中国1型糖尿病防治体系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实践,真正实现从“被动治疗”到“主动干预”的转变。未来,科室将继续探索创新疗法,推动代谢性疾病的早防早治,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前沿的医疗服务。

冯琨表示,此次治疗的成功,离不开科室团队的紧密协作和乐城先行区的政策支持。她呼吁有1型糖尿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尽早筛查,抓住干预的黄金窗口期。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