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张旺明:从医三十载,雕刻式手术改写患者命运

时间:2020-07-09

来源:仁心

点击:

张旺明,主任医师、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小儿神经外科主任。擅长脑胶质瘤、脑膜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松果体区肿瘤、髓母细胞瘤、脑干肿瘤等各种成人和儿童颅脑肿瘤显微外科切除,以及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抽搐等功能性神经疾病的手术治疗。

“手术我也没有办法,你去珠江医院找张旺明吧…… ”

从厦门到福州,再从南昌到广州,江西爸爸阿强已经记不清带2岁的女儿看过多少医生了。几乎每个大夫看到孩子脑袋上那颗比苹果还大一倍的肿瘤,都直摇头:“做不了手术”,“还是回去吧,带孩子吃点好的”。

终于这次有人给了他一丝希望。张旺明果然不负众望,他用精湛的技术成功切除病人的脑肿瘤,把这位父亲的朴实心愿变成了现实。

同样对这位医者感激不尽的,还有宝妈钟小爱。1岁7个月的宝宝,因患脑肿瘤被多家医院宣判“死刑”——无手术希望,活不了几年。这条脆弱的小生命在张旺明手里获得重生,术后5年至今没有复发,堪称生命奇迹!

神经外科疾病涉及人体最重要的部位——大脑,神经外科手术是超高难度的,属于外科中的王冠级别,而小儿神经外科更是皇冠上的明珠。

作为中国小儿神外大夫中的佼佼者,张旺明经常被求医无门的绝望家长当成最后一棵救命稻草。心怀仁术、谦逊和蔼、对手术精益求精,是他给人的最深印象。

三十年沉淀与磨练,成为广东神外领域“一把刀”

张旺明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近30年,对颅脑外科各种复杂、疑难病例的处理有较深造诣。近十年来专注小儿颅脑肿瘤、脑积水及脑(脊)膜膨出、狭颅症、脊柱裂、脊髓拴系综合征等先天性疾病的手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三十年如一日,在国内神经外科的象牙塔内慢慢打磨自己,潜心研究。

把时针拨回到三十多年前,青年学生张旺明高考因物理发挥失常,与最心爱的工科擦肩而过,冥冥之中与医学结缘,继而报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进入大学后的张旺明,一如既往勤奋学习,对医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性格使然,心灵手巧,“要当一名外科医生”的种子在他心中悄悄发芽。因品学兼优,毕业后被分配到学校附属医院——珠江医院上班。

“我当时最想干整形美容外科,”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是军人的天职,就这样,张旺明去了医院的两大重点学科之一——神经外科。今天的热门科室,三十年前是个名副其实的“冷门”。

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治非常依赖高精尖的设备,当时1993年,珠江医院只有一台CT,其他很多医院连一台都没有,显微镜也同样缺乏。硬件设备跟不上,脑外科手术范围十分有限,治疗效果差,不少医生觉得越干越没意思,要求转岗。

面对现实的落差,张旺明没有抱怨,三十年如一日,在国内神经外科的象牙塔内慢慢打磨自己,潜心研究,刻苦训练,让手术技术、专业能力和心智得到最大成长。

随着科技日益进步,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各种高端设备助力颅脑手术,治疗效果越来越好,神经外科华丽转身成为行业的“香饽饽”。三十年的沉淀,张旺明成了广东神经外科领域的“一把刀”。

由于学科发展的需要,医院提出发展小儿神经外科,张旺明又主动挑起重任,通过10年的努力把小儿神外从无到有,带出了一支富有战斗力的专业队伍。

通过10年的努力把小儿神经从无到有,张旺明带出了一支富有战斗力的专业队伍。

小儿不是成人缩小版,医生不能只关注手术

业内公认,难度最大的外科专业之一,小儿神经外科医生的培养周期特别长,必须成长于成人神经外科。在国外,通常需要有10年以上的成人神经外科工作经验的医生,才能从事小儿神经外科临床工作。

根据2012底的统计数据,我国从事神经外科医师约有1.3万名。由于儿童神经外科手术技术要求高的特点,造成优秀的小儿神外医生比较匮乏。目前,能够专注并擅长做儿童脑颅手术的医生不过五六十个。

外科切除是儿童神经外科疾病的常规治疗,只有做好了、做精了成人脑壳手术才能做好小儿脑壳手术。

“但小儿绝非成人缩小版”,张旺明称,不能完全套用成人的治疗理念。跟成人相比,小儿神经外科疾病有4个特点:

1、孩子的神经系统尚在发育,代偿功能好,自身修复能力强于成年人。

2、对手术的耐受能力不如成人,但术后恢复速度比成人快许多。

3、幼儿病情变化快,疾病风险往往更更高。

4、疾病谱系跟成年人明显不同。成年人多见脑膜瘤、神经鞘瘤等良性肿瘤,儿童先天疾病占比很高,发生肿瘤以胚胎性肿瘤为主,80%的儿童脑肿瘤都是恶性肿瘤,瘤子长在脑干和中线,手术难度很大。

参加学术交流会,做报告分享。

在小脑瓜的生命禁区舞动手术刀有多难?年龄越小,难度越高。两岁以下的婴幼儿颅骨稚嫩,并且正在生长发育,幼儿外科手术从开颅、关颅、到术后的病情观察,要求都非常高。医生尤其要照顾到幼儿的颅缝(是颅骨不断长大的源头)不能破坏,损坏会影响颅骨发育造成未来畸形。尽量通过自然腔缝进入,避免对脑实质的损伤。一台手术耗费八小时、十个小时很正常。

“小儿神经外科大夫非常在意手术做的好不好、肿瘤有没有切干净,尽管这很关键,但不是手术做好就代表所有问题解决了”,张旺明说,患者的最终治疗结果是综合的,在术后需要儿科、麻醉科、康复科、放化疗等多学科协作,才能实现最佳疗效。如果没有专业的团队,没有完整的治疗链,哪有底气为患儿开颅做手术呢?

相信希望,雕刻式手术改写患者命运

儿童脑肿瘤已经超越白血病成为儿童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而治疗各种小儿神经外科的疑难病症,就是张旺明的日常工作。作为神经外科的主任医师,他的大多数病人是脑肿瘤患儿,开颅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据张旺明介绍,白血病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60%-70%;儿童脑肿瘤的除了手术以外,没有更新的治疗方案,传统放疗和化疗对孩子身体伤害太大。

“通过手术把肿瘤切除干净,是孩子活下来的唯一机会。只有长期存活下来,他(她)才有恢复的机会。”他解释说,因为孩子有发育成长空间,自我修复能力强。对于一名成年人来说,手术切除功能区肿瘤可能带来比较严重的神经功能性损害甚至致残,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在医治得当的情况下,往往可以恢复得出乎意料的好。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脑肿瘤很严重,也许想放弃,或退而求其次保守治疗,但我们至少要给孩子一次手术的机会,不该轻易放弃!奇迹往往就是这样发生的,他们顽强的生命力也许能给家长和医生带来巨大的惊喜。”张旺明用这个治疗理念,帮助无数患者把肿瘤从生命“剔除”,让暗淡的家庭重燃希望。

六年前,钟小爱带着1岁7月大的宝宝四处求医,对是否手术治疗很纠结,也有不少人劝她放弃。张旺明多年的诊治经验认为,应该给孩子一个希望。

“不做手术,孩子就一个结果,何不多给一个选择给他?第一,我会尽最大努力把肿瘤切干净,第二手术至少能明确肿瘤的性质,也许我能治呢?”朴实的两句话一下说到了钟小爱的心坎上,详细的沟通也让她感受到了一个医者的真诚。此刻,她完全信任张旺明了。

肿瘤是从脑干长出来的,把几条重要的神经紧紧包裏在里面,手术难度很大。这种颅内的精细手术哪怕出现1毫米误差,也可能彻底改写患者的生命。张旺明每一次手术的心态都是如履薄冰。

通过1厘米左右的小缝隙,张旺明将手术器械层层深入10厘米以上到颅内,通过显微镜放大10倍进行操作。精准找到了肿瘤,他气沉丹田,像雕刻艺术品一样一点点抠掉肿瘤,当神经露出时立即保护起来,再继续抠肿瘤,这场精密的手术花了十几个小时。

手术非常成功,经病理诊断是高度恶性的肿瘤,孩子不到两岁,做不了术后放疗,肿瘤对化疗又不敏感,这个结果又是让人绝望的。

“唯一的指望,肿瘤已经切干净了,至少给了孩子和你们一个机会。”张旺明安慰钟小爱,已尽人事,剩下就是听天命了!

术后除了在家做功能康复锻炼之外,钟小爱带孩子定期回医院复查,没有接受其他任何疗法或药物,这条年幼的生命竟然出现奇迹,连续复查5年肿瘤都没有复发,并能正常上学。

至今张旺也没弄明白为什么患儿能恢复得那么好。不过他始终相信一点:永远不要用我们的主观推测去决定一条生命,因为你不确定上帝关了这扇门,会不会打开另一扇窗!也更加坚定不轻易放弃脑肿瘤患儿,相信希望。

“我是医生不是上帝,不能帮你做抉择但会尽全力”

张旺明的小病人很多,来自全国各地,他的大部分时间也都是花在手术上面,经常是一天四五台手术连轴转。

大多数都是走投无路的父母带着年幼的孩子过来,张旺明被视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很多时候,孩子的病情很严重,根本等不起,连最严重的疫情期间也没有办法关停手术。”张旺明口中的没有办法,其实更多是不忍心,所以甘愿冒风险、顶着巨大压力,也要救治那些患儿。

张旺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手术上面,经常是一天四五台手术连轴转。

到目前为止,他做过的最小年龄脑肿瘤不过出生才三天,是一位广西女宝宝小希。

小希在妈妈肚子里7个月大时查出患有一个3公分大的脑肿瘤。当时产科医生建议引产,但是妈妈坚持要把她生下来,她说:“这个孩子跟我有缘,我想看一下他(她)长什么样子,也想让他(她)见见这个世界,还有他的爸妈)长什么样子”。

于是,一边生孩子,一边打听国内哪个医生能做这类手术,最终把希望寄托于张旺明。

熟悉张旺明都知道,他不但医术精湛,还特别会聊天,善于读懂家长的心。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家长进门时六神无主,出来时变得心静如水。

“你找到了我,我会尽最大努力帮忙!我是医生,我能做医生的事,但我做不了上帝的事,不能给别人做抉择,但可以帮孩子切除肿瘤,也许她有将来。”他的这番话让小希的爸妈很安心,出生第三天就把孩子就送过来做手术。

原本以为会经历一场凶险,没想到整个手术过程出奇顺利。小希在手术后正常清醒过来,吃奶情况也不错。虽然证实是恶性肿瘤,术后需要化疗,但一切都很顺利。

待到出院时,两月龄大的小希已经会跟人对视逗笑,一家人都很开心,尤其是达成心愿的妈妈为当初的决定感到自豪,感恩遇到好医生好医术。

张旺明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默默祈祷,“希望这个孩子可以一直好好活着,那样我真的会非常开心!”

尽最大努力救治每一个小生命,给家长给家庭解除痛苦,正是张旺明一直践行的医者仁心。看着一个个病重的孩子做完手术被父母接回家,半年后竟然蹦蹦跳跳地回来复查,那种喜悦和成就感使他不断的肯定着自己当初的选择。

注:患者及家属姓名均为化名。

原文链接:

http://m.39.net/disease/a_8020867_2.html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