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南医大4位专家受聘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专家顾问

时间:2018-01-10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

1月8日—9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大会在广东惠州召开。这是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粤港澳三地医疗卫生与健康产业界首次交流合作盛会,将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共同体。大会计划于2018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珠三角九市及港澳两地将轮流成为承办会议的东道主。

首届大会上,粤港澳三方签署了《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框架协议》,还将签署其他26个合作项目,为大湾区居民带来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推动粤港澳三地医疗卫生官方政策衔接

2017年7月1日,香港举行特区政府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香港、澳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广东省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事业协同发展,共建健康大湾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共同体,粤港澳三地卫生行政及有关部门协商决定,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大会。

本次大会由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三方联合主办,惠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香港医院管理局协办。

大会的主要目的是为粤港澳三地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医药卫生与健康产业界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医疗卫生官方政策衔接,鼓励大会有关单位组成战略合作关系,促进医教研产良好结合,实施医疗卫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汇聚全球优质医疗资源,打造医疗卫生与健康产业发展高地,促进大健康产业繁荣发展,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段宇飞介绍,大会的主题是“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共同体”,是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粤港澳三地医疗卫生与健康产业界首次交流合作盛会。大会特聘国家、广东、香港和澳门专家共29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专家顾问,为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本届大会于1月9日上午主会场特设粤港澳合作工作会,由广东省、香港、澳门的领导、专家、院士进行主题演讲。1月9日下午设行政高层圆桌会议以及健康产业发展专题会议、医院管理专题会议、中医药发展专题会议和医学创新之精神卫生专题会议四个专题分会议。

在本届大会上,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三方,将在会上共同签署《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框架协议》,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事业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共建共享。

此外,本届大会还将另有粤港澳三地26个合作项目的签署及文本交换,这些项目的落地将有力推进粤港澳医疗卫生领域的务实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带来更多、更完善、更便利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地合作从学习借鉴向优势互补发展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刘冠贤介绍,多年来,粤港澳三地积极开展医疗卫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大力落实CEPA政策,促进粤港澳医疗卫生服务贸易发展和自贸区建设,致力于为三地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同时,加强粤港澳防治传染病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合作,完善传染病防控信息通报交流机制,继续实施传染病防控技术合作平台项目,每年举办粤港澳三地传染病防控联席会议,目前已举办了17次会议。

多年来,广东进一步学习借鉴香港免疫规划工作理念和免疫成功经验,提高我省免疫规划工作水平。同时,开展粤港传染病防控技术人才的交流培训学习合作,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合作,提高了联防联控传染病水平。

通过粤港澳多方面的合作,促进了三地医疗卫生更深入交流融合。三地探讨了便利粤港澳人士紧急就医以及跨境运送转诊安排,方便港澳居民在粤获得及时的治疗。

粤港澳三地在应急项目联合演练、医院管理、科学研究、专科医生、全科医生培养、护理管理人才培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更深入的交流和合作,从学习借鉴向优势互补发展,并在体系管理协调发展融合方面作尝试。

广东还探索了为港澳提供医疗购买服务与资源共享,在发展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共建粤港医疗城,推进中医药合作和国际化,传染病防控,食品安全标准等领域开展一些新的合作项目。

同时,三地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不断加强。广东定期与港澳互派公共卫生业务骨干和医疗专业人员进行交流学习。每年派出护理人员赴港开展专科培训。

广东根据澳门医疗人才需求,继续推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医疗机构与澳门在临床医疗和护理管理、技术培训以及派出医疗专家援助澳门开展专科建设等的合作。

广东积极落实粤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协议和CEPA政策,鼓励港澳资本进入广东高端医疗服务领域,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制定相关配套管理措施,吸引更多港澳服务提供者来粤设置医疗机构。并要求地级市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落实鼓励社会办医的各项政策。此外,广东还探索先行先试允许港澳医师以本土模式来粤办医、行医,包括办医模式和标准、行医方式和习惯,推动三地医疗卫生更加紧密合作发展。

据省卫生计生委统计,截至2017年12月31日,港澳服务提供者在广东省申办的医疗机构共46家,其中独资44家,合资2家;医院3家,诊所6家,医学检验所1家,门诊部36家;港资41家,澳资5家,基本分布在珠三角城市。其中,在深圳设置的首家港资独资眼科医院——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2013年3月开业,是中国第一家境外独资医疗机构,目前仍在良性运营。

■首届大会为何选在惠州召开?

惠州与香港、澳门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共饮一江水”,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惠州优美的山水人文资源,吸引港、澳市民前来休闲旅游、投资兴业、养生养老。惠州历来重视推进CEPA及其补充协议落实,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强与香港、澳门在医疗卫生领域交流合作。

2012年6月,惠港国际医疗中心挂牌成立,设立了全科医学、涉外医疗、再生医学、肿瘤防治、急救应急、中医中药、老年病与养生保健、旅游医疗、口腔及微创等高新特色医疗项目。该中心有香港全科医生全职坐诊,主要为市民及港澳、外籍人士提供多元化、国际化全程跟踪式医疗服务。

以惠港国际医疗中心为平台,惠港联合开展了全科医师培训,为惠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师培训;加强与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香港圣约翰救伤队等多家机构合作,建立惠港医养结合联盟,筹建惠港医养中心;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和论坛,目前已成功举办四届惠港医疗与健康论坛。

此外,惠州还大力推进惠港医疗卫生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惠港医疗卫生合作联盟,造福两地民众健康;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广泛开展医疗卫生国际交流与合作。除设立惠港国际医疗中心外,还成立了惠港—瑞盈国际医疗部,面向日本、韩国、欧美等开展国际医疗服务。

多年来,在惠州市卫计局、港澳办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下,惠州医疗卫生交流合作逐步形成“1112”工作格局,即建设一个惠港国际医疗中心作为交流合作平台、每年开展一次互访交流、每年举办一届惠港医疗与健康论坛、每年组织两次惠港国际医疗新进展讲座。

至今,已有惠港国际医疗中心、惠港医养中心大厦、惠港社区急救培训中心等合作项目落地,取得显著工作成效,得到省卫生计生委、省港澳办等有关部门充分肯定。

在连续举办四届惠港医疗与健康论坛基础上,省卫生计生委和惠州市有关领导提出进一步提升和拓宽论坛,打造省级活动品牌的工作目标。

2017年,经粤港澳三方卫生行政机构研究磋商,决定将惠港医疗与健康论坛扩容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大会,并将首届大会定在惠州举办。

■链接

粤港澳三地合作优势是什么?

取长补短共同打造世界一流优质健康生活圈

“综观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合作有着基础,更有着各自的优势。”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打造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的宏伟目标中,医疗是重要组成部分,两地及三地交流能起到互相取长补短,学习促进的目的。三地的卫生主管部门都有强烈的合作愿望,发挥各自的优势,将整个大湾区打造成世界一流的优质健康生活圈。

◎广东

地域辽阔,积极开放与港澳合作

广东地域辽阔,医疗人才队伍庞大,医疗技术发展快,不断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建设高端医疗专家队伍,还拥有一支被世卫组织授牌的国际应急医疗队伍。这几年广东健康产业的发展也很快。在改善国际办医、粤港澳台的办医环境,落实CEPA框架协议方面,广东也做了很多工作。在港澳合作的态度上,广东整体是很积极开放的。这几年,港澳在与广东的合作中,看到了广东的发展,也看到了广东的潜力。这一点是广东最大的优势。

◎香港

先进医疗制度与国际化水平值得学习

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医疗制度的体系性与国际化是香港最大的特点。香港公立医院的绩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卫生防护及疫情信息通报的系统性、完整性均非常完善。香港医管局属下有八大联盟,每一个联盟都是一个区域紧密型医联体。香港还形成了清晰的医疗卫生“管办分离”制度。卫生局主管医疗资源的配置、公共卫生及传染病防控和健康产业布局,医管局则负责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进行管理,所管辖的43家公立医院再加私立医疗卫生机构,保障了香港700多万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准。

◎澳门

卫生投入大,社区网络覆盖全面

澳门有较大的医疗卫生投入,尤其是在社区卫生的精细化管理方面,很值得广东学习。澳门的医疗体系是把重点放在社区中心,每一家社区中心都辐射着一定的区域,有完善的社区医疗网络,在政府医疗机构体系中担当“守门人”角色,与仁伯爵医院建立严格的双向转诊制度。

■相关

粤港澳三地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鼓励港澳服务提供者来粤独资办医

在本届大会上,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三方,将在会上共同签署《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框架协议》,在三个重点领域开展合作:

1.建立合作长效机制

广东将在条件较为成熟的城市建立医学人才进修、培训基地,促进港、澳专家来内地交流、执业;并建设港澳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创业就业基地,为粤港澳居民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充分发挥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的试验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

2.共建优质医疗生活圈

规划创建粤港澳医学园区,鼓励港澳服务提供者来粤独资办医,或引入港澳资本、港澳知名医学院校与内地法人合作办医;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健康联合研究中心和学术奖;组建医养结合战略合作联盟,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粤港澳大湾区医养结合机构,为粤港澳居民在内地养老就医提供更加便利条件;开展互联网+医疗及中医药医疗、科研、教育、产业等合作,推动中医药产品走出去,开展卫生与健康领域的法治交流合作;拓展粤港澳健康产业发展空间,多领域、多层次推进卫生与健康产业合作发展,共建优质医疗生活圈。

3.提升专业化水平

粤港澳三方发挥资源和地域优势,推动卫生与健康合作,构建专业化、人文化卫生合作新格局。完善医疗卫生对外开放平台,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产业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加强医疗卫生合作,加强信息互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重大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治、传染性疾病等防控合作和卫生应急联动机制,健全大湾区联合救援和病人转送等机制,共商健康城市建设和发展策略,携手应对全球健康挑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健康保障。

■大会签署的十个代表性项目

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框架协议

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交流合作,完善防治传染性疾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和医疗救治机制,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共同体,打造大湾区优质生活圈。

粤港澳生活饮用水监管合作

开展粤港澳生活饮用水监管模式研究合作,评估饮用水法规与标准、多头管理、职责交叉或缺失的问题,提出完善法规标准、监管体系、全过程监测的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介入医学联盟

制定行业技术规范共识,加强人才交流培养,开展介入医学医护人员国际资质认证培训,学术研讨合作和相关新技术研发,建立以介入医学为核心的胸痛急救绿色通道。

粤港澳全科医生培训项目

粤方每年派遣数批全科医生骨干人才赴香港或者澳门开展短期社区全科医生培训,预计三年内培训200名全科医生骨干人员。

粤港澳三地立体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框架合作协议

探索粤港澳三地医疗转运方面的合作,以惠州作为试点,就急救站建设、海上医疗救护基地建设互相交流经验及协作;就陆地救护车医疗救护、海上医疗救护、抗灾救灾、政府重大活动医疗保障、医疗救护培训与演练、非紧急医疗转运等进行交流协作。

粤港澳大湾区医师联盟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医师学术交流平台、医学技术转化平台以及医学人文学习研究和宣扬平台。

粤澳医疗事故鉴定合作协议

加强粤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交流,每年召开1次以上以医疗事故鉴定为主要内容的研讨会。

粤港联合培养认证专科护士项目

通过香港国际化的平台和窗口,借鉴国际标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专科护士培训标准、课程标准和实践标准等,并形成规范,推动广东省乃至中国专科护士的规范性管理。

深港专科医师培训项目

探讨将香港专科医师培养经验与深圳实践结合,探索建立既具有国际先进性,又具有中国特色和深圳特点,引领珠三角,辐射华南地区以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科医师培养制度。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葛洪奖

葛洪奖将组成粤港澳专家评审团,对在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的创新项目、临床应用新技术、新技术推广论文等方面的杰出成就进行奖励、表彰。

■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专家顾问

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事业协同发展,提升大湾区医疗卫生专业化、人文化水平,共建健康大湾区,经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同意,聘请29位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专家顾问,每届任期三年。

姚志彬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省医学会会长

张宗久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局长

高 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钟南山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世镇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研究所荣誉教授

姚开泰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

侯凡凡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

梁智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医院管理局主席

周岱翰 国医大师、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

徐安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吕景山 国医大师、针灸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脑穴研究会副理事长

梁锦松 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原司长、香港南丰集团行政总裁

高永文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原局长

梁卓伟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院长

胡定旭 全国政协常委、健康中国医疗基金会主席、香港医管局原主席

蓝辉耀 香港中文大学首席教授

劳力行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

刘泽星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主席

黄金月 香港护理专科学院院长

刘 良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

吴培娟 澳门镜湖慈善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镜湖医院代院长

柯庆华 澳门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主席

黄洁贞 澳门立法会直选议员、镜湖医院副护士长

徐瑞华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

吕玉波 中国医院协会中医医院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

余学清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陈宝田 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广东省葛洪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邱健行 全国名中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王声湧 首届国家教学名师、暨南大学医学院资深教授

新闻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8-01/09/content_7695749.htm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