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为学生们作“揭示人体奥秘的技术”讲座。
近日,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广州市教育局共同主办的“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走进广州市铁一中学,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为学生们作“揭示人体奥秘的技术”讲座。
随着钟世镇进入广州市铁一中学的小礼堂,观众席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位93岁高龄的院士是目前“院士专家校园行”年纪最大的专家,至今还坚持着科普的工作。
开拓数字医学领域
“你们觉得解剖很可怕,其实一点都不可怕,你看这些标本像珊瑚,像水晶,像工艺品。”钟世镇在现场介绍了管道铸型标本、虚拟仿真技术、血管内腔的漫游、数字化人体技术等等探索人体的技术手段,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不少同学在讲座后纷纷发问,希望能够知道更多关于人体、解剖学的知识。
“静脉灌注就不容易”“当医生也不容易呀”……钟世镇在讲座中提到了七次“不容易”不仅道出了人体无穷无尽的奥秘,也说出了解剖学工作者的艰苦。钟世镇在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的临床解剖学专家。他于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现任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钟世镇建立了解决临床外科发展需要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体系,开拓了古老传统学科与新兴前沿学科间的交叉科研领域,开展了工医结合的生物力学的研究,是我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领域的开拓者。
当好配角也很重要
“因为我曾经当过兵,打过仗,所以面对尸体不在话下,很多同学的确有这样的顾虑,实际上在学校也有很多同学连解剖室都不敢进去,后来熟悉了以后,晚上也敢到教研室复习功课了,心理状态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面对记者的疑问,钟世镇耐心地解释。
年轻时钟世镇曾参加过抗日战争,1946年退伍以后,钟世镇进入中山大学医学院,1951年他成为解剖学教师,直到60岁被评上教授,72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一直致力于“临床解剖学”的研究和教学。
作为一名医生,钟世镇的愿望是在一线治病救人,但解剖学不能到第一线救死扶伤,他说,“在任何群体里面,主角只有一个,不反对当主角,但当好配角也非常重要,只要尽心尽力,‘行行出状元’。”
早年,钟世镇从事“中国人体质调查工作”,是中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的奠基人,为中国显微外科的发展提供了解剖学理论依据,还领导组建了有国际影响的人体博物馆。他还是我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领域的开拓者。他告诉记者,“我后来了解到美国的国立图书馆,他们把人体的资料当作图书馆的查询资料,做了数字人的数据库,后来韩国也做了(数据库),我得知以后,在2001年的第174次北京香山科学会议,提出讨论数字化虚拟人体的若干问题,国家科技部马上有基金资助,所以3年以后我们自己也有了数据库。”
此后钟世镇以执行主席的身份,再次召开了香山科学会议,主题为“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的发展与应用”,2007年,钟世镇主持召开中国首届数字医学研讨会,开拓医疗问题上的实质创新。“国外早就有了,我是倡导者、提倡者。”钟世镇说。
钟世镇在现场提到医学数字化的最新进展是数字医学,他说,“数字医学应用得非常快,比如肝胆外科、妇产科、整形美容等应用发展很快,发展方向是精准医学,我国数字医学已经在领先的潮头。”
说起来参加“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钟世镇认为这非常重要。“应该多到校园里,把年轻的接班人培育好,树立好他们的科学发展观。我们也非常高兴,跟年轻人在一起,我们也年轻得多了!”
新闻链接: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G/html/2018-05/11/content_26214.htm#article